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757篇 |
免费 | 3793篇 |
国内免费 | 305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184篇 |
废物处理 | 158篇 |
环保管理 | 530篇 |
综合类 | 5419篇 |
基础理论 | 2683篇 |
污染及防治 | 966篇 |
评价与监测 | 356篇 |
社会与环境 | 296篇 |
灾害及防治 | 263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14篇 |
2024年 | 259篇 |
2023年 | 309篇 |
2022年 | 421篇 |
2021年 | 428篇 |
2020年 | 350篇 |
2019年 | 371篇 |
2018年 | 382篇 |
2017年 | 392篇 |
2016年 | 455篇 |
2015年 | 425篇 |
2014年 | 473篇 |
2013年 | 722篇 |
2012年 | 550篇 |
2011年 | 545篇 |
2010年 | 451篇 |
2009年 | 413篇 |
2008年 | 377篇 |
2007年 | 453篇 |
2006年 | 437篇 |
2005年 | 346篇 |
2004年 | 293篇 |
2003年 | 279篇 |
2002年 | 239篇 |
2001年 | 219篇 |
2000年 | 202篇 |
1999年 | 138篇 |
1998年 | 100篇 |
1997年 | 110篇 |
1996年 | 102篇 |
1995年 | 108篇 |
1994年 | 74篇 |
1993年 | 65篇 |
1992年 | 46篇 |
1991年 | 52篇 |
1990年 | 42篇 |
1989年 | 29篇 |
1988年 | 15篇 |
1987年 | 16篇 |
1986年 | 9篇 |
1985年 | 2篇 |
1984年 | 6篇 |
1983年 | 5篇 |
1982年 | 3篇 |
1981年 | 4篇 |
1980年 | 7篇 |
1979年 | 5篇 |
1978年 | 4篇 |
1972年 | 2篇 |
1971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除草剂硝磺草酮对土壤微生物生态效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室内培养试验,研究了硝磺草酮对土壤酶活性和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过氧化氢酶和蔗糖酶活性随硝磺草酮浓度增加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但比对照处理都有所升高,分别增加了22.6%~41.0%和3.4%~54.2%,且在硝磺草酮浓度为50mg/kg时达到最大.与之相反,尿酶活性则降低了12.0%~18.6%,但差异性不明显(P > 0.05).施用一定浓度的硝磺草酮激活了土壤微生物活性,微生物群落丰富度、均匀性和多样性都呈增长趋势,单孔的平均颜色变化率(AWCD)值和利用速率均随硝磺草酮浓度增加而增大,微生物群落对碳水化合物类、氨基酸类、多聚物类、羧酸类、胺类和酚酸类利用率整体上均有所提高,与对照相比,最大增幅分别达到5.3、1.0、4.4、3.2、0.2和6.8倍,但不同浓度硝磺草酮处理下土壤微生物在利用碳源的类型上是存在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152.
城市污水污泥发酵制园林营养土中微生物的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桶装发酵装置,进行城市污水污泥发酵制园林营养土过程中微生物的变化研究,测试不同好氧-厌氧交替组的发酵温度以及细菌、真菌、放线菌数量等的变化,探讨发酵温度与微生物变化的规律.结果表明,夏季不同发酵方式的发酵温度在50℃以上的持续时间均长于冬季,且夏季好氧-厌氧交替发酵的发酵温度在55℃以上的持续时间长于好氧发酵;冬季与夏季的好氧、好氧-厌氧交替发酵后,堆料中的粪大肠菌群数量均达到了《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园林绿化用泥质》(CJ 248-2007)的卫生学指标要求;夏季好氧-厌氧交替发酵过程中,厌氧后发酵温度有所下降,好氧后发酵温度又有所回升;无论好氧还是好氧~厌氧交替发酵中,细菌均为优势种群,真菌、放线菌数量比细菌数量低2~6个数量级. 相似文献
153.
通过土壤培养实验,研究了添加胡敏素对污染土壤中Cu、Pb生物有效性和化学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胡敏素可显著降低重金属的浸出浓度。当投加2%的胡敏素5 d后,土壤中重金属Cu2+和Pb2+的浸出浓度分别下降45.16%和56.97%,并且投加胡敏素10 d后对重金属的钝化基本达到稳定。尿素、硫酸铵、磷酸二氢钾可显著提高胡敏酸对Pb的钝化效果,浸出浓度分别下降了29.36%、23.57%和28.69%,但对Cu的影响不明显。进一步的研究表明,投加2%的胡敏素钝化处理30 d后土壤中交换态铜和铅的所占的比例由原来的15.68%和15.79%下降到了0.48%和1.22%,而有机态铜和铅的比例则由5.35%和10.93%上升到了13.24%和27.32%。因此,采用胡敏素作为重金属污染土壤的钝化剂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4.
通过2008年采集西安不同功能区表层土壤样品,运用GC/MS质谱联用仪对美国EPA优控的16种多环芳烃(PAHs)进行定性、定量分析,来探讨西安表层土壤种多环芳烃的污染特征及其来源。结果表明,16种PAHs均被检出,西安表土中ΣPAHs浓度范围为125~9 057 ng/g,平均值为2 727 ng/g,主要以4~6环PAHs为主,共占总量的69%。PAHs的空间分布规律为:工业区>文教区>绿化区>郊区>农村。应用特征比值判断法可知,西安表土中PAHs主要是煤的不完全燃烧和机动车尾气排放所产生的混合源污染。借鉴国外土壤污染标准可知西安城区表土污染较为严重。 相似文献
155.
针对矿业废弃地复垦土壤硒与重金属\"双高\"现象,为充分开发其富硒土地资源,确保作物安全,本文基于\"点对点\"采集的土壤和玉米样品,利用反距离权重(inverse distance weighted,IDW)、多元线性回归(multiple linear regression,MLR)、偏最小二乘回归(partial least squares regression,PLSR)和随机森林回归(random forest regression,RFR)等方法,开展了西南某硫磺矿复垦区玉米硒元素吸收预测的同时,分析硒(Se)对重金属(Hg、As、Cd和Cr)的拮抗效应.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中硒资源丰富,土壤Se平均含量达到0.83mg·kg-1,是中国土壤Se平均含量的2.87倍,玉米籽粒硒含量处于0.02~0.16mg·kg-1之间.由相关性分析和模型预测可知,研究区玉米籽粒硒含量主要影响因素为土壤硒、pH值、有机质和重金属As等,多元线性回归(MLR)对其预测最为有效,决定系数R2为0.52.通过比较研究区土壤硒不同含量梯度下玉... 相似文献
156.
建立了污染土壤预制床处理工程,对不同类型原油污染土壤分别进行堆腐处理,历时2个阶段,共运行210d.当稀油、稠油、特稠油和高凝油污染土壤中石油烃总量(TPH)为25.8~77.2g·kg-1时,经过53d(为第1阶段)的运行,TPH去除率38.37%~56.74%.第2年(为第2阶段)继续处理156d,TPH降解率达到66.59%~80.96%.连续运行结果表明,污染土壤中易分解的石油烃污染物大部分在第1阶段得到降解,第二阶段降解率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57.
不同城市功能区土壤中酞酸酯污染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天津市和辽宁省鞍山市不同城市功能区以及不同工业类型所在地共计12个土壤样品进行采样调查,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对样品中15种酞酸酯类化合物进行分析测定,研究了两市土壤样品中酞酸酯的污染水平,分析了不同城市功能区以及石化、化工、钢铁等工业行业所在地土壤中酞酸酯的浓度差异,研究了不同酞酸酯类化合物的单体污染特征,将两市土壤样品中DBP和DEHP的浓度与国内外部分城市进行了比较,分析了产生上述结果的原因。结果表明,天津市各采样点总酞酸酯(ΣPAEs)浓度在0.524~2.058 mg/kg之间,鞍山市各采样点ΣPAEs浓度在0.779~2.016 mg/kg之间;两城市不同城市功能区土壤ΣPAEs浓度均呈现风景区<生活区<工业区的趋势;15种酞酸酯中,DBP和DEHP在天津市和鞍山市各采样点土壤样品中均有检出,为两城市土壤中酞酸酯主要污染物,其浓度值与国内其它城市处于同一污染水平,略高于我国贵州地区。 相似文献
158.
再生水灌溉对土壤团聚体中有机碳、氮和磷的形态及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解再生水灌溉对砂质紫色土土壤有机碳、氮和磷的形态及其在不同粒级团聚体中分布的影响,比较了四川省彭州市灌溉年限分别为3a和8a的2个再生水灌溉区土壤中不同粒径团聚体中有机碳、氮和磷的分布及化学形态.结果表明,再生水灌溉区土壤有机碳、氮和磷主要分布在>2mm和2mm的大粒径团聚体所占比例下降,向较小粒径转化;>0.25mm团聚体中有机碳和氮含量显著上升,在所有5个粒级的团聚体中磷素含量都有显著提高.再生水灌溉还有利于紫色土重颗粒态有机碳和颗粒态氮的形成,且灌溉时间越长,效果越明显.在除<0.053mm的其它4个粒级团聚体中,再生水灌溉区土壤中交换态磷及钙结合态磷比例上升,而铁铝结合态磷比例下降.综上,再生水灌溉有效的改善了砂质紫色土土壤的有机碳库、氮库和磷库,长期灌溉可以减少人工施肥量. 相似文献
159.
Environmental contamination due to uncontrolled e-waste recycling activities is drawing increasing attention in the world. Extraction of these metals with biodegradable chelant [S,S]-ethylenediaminedisuccinic acid (EDDS) and the factors influencing extraction efficacy were investigated in the present study.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addition of EDDS at low pH (5.5) produced higher metal extraction than that at high pH (8.0) solution. Metal speciation analysis indicated that Cu was completely complexed with EDDS at different pH conditions with various amounts of EDDS applied. For Pb and Zn, at low EDDS dose of 0.304 mol/kg soil, they were present as Pb- and Zn-EDDS. However, at high EDDS dose of 1.26 mol/kg soil, most of Pb was bound with dissolved organic matter. Ca and Al were found to be strong competitors for trace metals to EDDS at low application dose and low pH condition. 相似文献
160.
浅谈新疆风电场水土保持措施配置——以新疆华电小草湖风电场二场一期工程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风能作为一种清洁无污染的可再生能源,已经被广泛运用到电力事业的发展中来。近年来,新疆的风力发电发展迅速,风电场建设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对土壤及植被造成一定的破坏,人为地加剧了水土流失。概述了风电项目水土流失特点,以新疆华电小草湖风电场工程为例,结合项目区具体特点,分区设置防治措施。通过工程措施、植物措施与临时措施的有机结合,有效地防止水土流失。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