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2946篇 |
免费 | 3696篇 |
国内免费 | 343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2862篇 |
废物处理 | 242篇 |
环保管理 | 2320篇 |
综合类 | 6414篇 |
基础理论 | 1788篇 |
环境理论 | 16篇 |
污染及防治 | 793篇 |
评价与监测 | 995篇 |
社会与环境 | 730篇 |
灾害及防治 | 825篇 |
出版年
2025年 | 79篇 |
2024年 | 408篇 |
2023年 | 556篇 |
2022年 | 620篇 |
2021年 | 654篇 |
2020年 | 651篇 |
2019年 | 647篇 |
2018年 | 534篇 |
2017年 | 685篇 |
2016年 | 688篇 |
2015年 | 635篇 |
2014年 | 659篇 |
2013年 | 874篇 |
2012年 | 949篇 |
2011年 | 1053篇 |
2010年 | 674篇 |
2009年 | 732篇 |
2008年 | 607篇 |
2007年 | 778篇 |
2006年 | 675篇 |
2005年 | 540篇 |
2004年 | 422篇 |
2003年 | 403篇 |
2002年 | 349篇 |
2001年 | 279篇 |
2000年 | 232篇 |
1999年 | 224篇 |
1998年 | 155篇 |
1997年 | 178篇 |
1996年 | 150篇 |
1995年 | 104篇 |
1994年 | 130篇 |
1993年 | 95篇 |
1992年 | 75篇 |
1991年 | 68篇 |
1990年 | 45篇 |
1989年 | 38篇 |
1988年 | 43篇 |
1987年 | 25篇 |
1986年 | 19篇 |
1985年 | 24篇 |
1984年 | 15篇 |
1982年 | 25篇 |
1981年 | 23篇 |
1980年 | 25篇 |
1979年 | 20篇 |
1978年 | 16篇 |
1977年 | 13篇 |
1972年 | 18篇 |
1971年 | 2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 毫秒
471.
472.
近42年成都地区雷暴的气候统计特征 总被引:27,自引:4,他引:27
利用成都地区5个测站1959—2000年的雷暴观测资料,通过数理统计和小波分析,研究了成都地区雷暴的气候特征。结果显示:成都地区年雷暴日数较多,年际变化较大,年雷暴日数有减小的变化趋势,每10a雷暴日数减少近4d;成都地区的雷暴有很强的季节性特点,集中出现在4—9月的5个月中,而夏季6,7,8三个月占7成以上;成都地区雷暴初日普遍在4月中旬,终日普遍在10月中旬,雷暴初/终日年际间差异很大。从小波分析结果看,成都、金堂、双流和蒲江4站近42a年来雷暴日数在1982年以前有12a左右的震荡周期,1982年以后表现为6a左右的周期;都江堰的年雷暴日数分布特征和其他4个测站有较大不同,主要表现为15a的震荡周期。 相似文献
473.
以磁流变阻尼器所在层的层间位移和层速度响应为输入变量,以控制电流为输出变量,根据抗震规范和实际经验提出了模糊控制器的合理的设计方法。对一个3层钢筋混凝土结构进行了实例分析,结果表明,模糊控制无论是对于位移响应还是加速度响应都有较好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474.
高填方路基诱发滑坡机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上三高速公路K92滑坡工程地质条件、滑坡特征及滑坡稳定性的分析,采用不分离接触数值模型模拟边坡的变形破坏,初步揭示了松散覆盖土层上厚度较大的高填方路基是诱发滑坡的内在机理。该类型滑坡的产生是由于路基堆载使坡体产生垂直方向的压缩变形,也使坡体向坡脚方向产生一定的挤出变形,最后诱发了推动式滑坡。 相似文献
475.
进行网络抗震可靠性分析的目的,不仅在于定量评价生命线工程网络系统的抗震性能,更重要的是利用这种分析工具指导网络抗震性能的优化设计。以无向边权网络系统为分析对象,分别以管网造价和系统抗震可靠度作为优化目标和约束条件,建立网络系统拓扑优化模型,利用递推分解算法作为网络系统抗震可靠性分析工具,并引入系统单元的灵敏度分析,采用遗传算法求解网络系统的拓扑优化问题,从而发展了一类工程网络抗震优化设计方法。实例分析结果表明,网络系统拓扑结构与系统可靠度之间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476.
大跨结构多维多点输入抗震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对于大跨度结构来说,应该考虑地震动的多维多点效应。从国内外发展现状及取得的主要研究进展和近期的发展动向等角度,对大跨度结构多维多点输入抗震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系统的综述和总结。首先论述了多维地震动及其相关性,从地震动的各个分量之间的强度比、频率、持时及相关性等方面说明地震动分量的特性;然后论述地震动时空模型,侧重于反映地震动空间变化的相关函数模型的研究现状;最后比较了大跨度结构考虑多维多点输入的抗震计算方法,包括反应谱法、时程分析法以及随机振动分析法。对今后关于这一问题所应开展的研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477.
马咏真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2006,26(4):414-418
火灾现象具有随机性、模糊性,是个复杂的模糊系统行为。运用模糊聚类分析方法,借助于M ATLAB计算软件,对中国火灾的危害程度进行了分类。根据2000年中国火灾统计资料,把31个省市分为重灾区、较重灾区、一般灾区、轻灾区等4类,与传统的概率统计方法相比,本方法更符合客观实际。城市火灾分类是动态的,重灾区吸取教训,增强消防意识,增大消防投入,可减少火灾隐患;而轻灾区如不注意防范,也会增加火灾隐患。因此不论轻重灾区,均应时时增强防范意识,把火灾危害降至最低。 相似文献
478.
通过提高混凝土材料的阻尼比,有效地改善混凝土结构自身的阻尼性能,从材料的角度出发实现结构高阻尼化已成为一种新的结构振动控制方法。根据结构动力学原理,分析了提高系统阻尼比在结构发生共振时,对降低结构振动响应的有效性;利用有限元软件AN SY S模拟了普通混凝土结构、局部高阻尼混凝土结构以及整体高阻尼混凝土结构的动力响应,主要包括模态分析和谐响应分析,并对3种不同组成材料的结构响应结果进行比较。有限元分析表明:高阻尼混凝土结构的动力特性较普通混凝土结构有了显著的改善,而且当高阻尼混凝土仅用于结构的柱中时,其改善效果与整体结构都与使用高阻尼混凝土的效果比较接近。这对研究结构局部高阻尼化,降低结构在地震等动荷载作用下的响应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79.
本文重点关注对盾构隧道的纵向地震响应分析方法的研究,提出了一种简化的动力有限元分析方法。这种方法采纳了响应位移法的一些基本思想,采用和响应位移法一样的环梁和土弹簧模型,但采用动力有限元法来评估地基地震动,而摒弃了响应位移法中采用的地基振动为谐波形式的假定。与响应位移法相比,简化动力有限元法能够提高地基震动的计算精度,从而提高结构响应的计算精度;而与三维连续模型相比,新方法的计算规模小得多,从而能够大幅提高计算效率。然后,本文分别采用相应位移法和新提出的简化动力有限元法,对武汉长江隧道盾构段隧道进行了纵向地震响应分析,并对这2种方法计算结果的差异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80.
针对苏州轻轨一号线盾构隧道的施工情况,采用三维有限元数值模型,研究了盾构施工对不同刚度桩体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当盾构施工时,不同刚度桩体均偏向隧道移动,在隧道轴线处的横向位移均为最大.桩身横向位移最大值、竖向位移随桩体刚度增大而变小,桩身轴力、弯矩则随桩体刚度增大而逐渐增大,桩身最大负弯矩均出现在隧道轴线位置处.在盾...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