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59篇
  免费   97篇
  国内免费   17篇
安全科学   107篇
废物处理   18篇
环保管理   337篇
综合类   338篇
基础理论   337篇
环境理论   1篇
污染及防治   90篇
评价与监测   67篇
社会与环境   49篇
灾害及防治   29篇
  2024年   28篇
  2023年   36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39篇
  2020年   39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40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74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84篇
  2010年   52篇
  2009年   89篇
  2008年   71篇
  2007年   62篇
  2006年   81篇
  2005年   55篇
  2004年   41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35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6篇
  1981年   9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12篇
  1978年   6篇
  1977年   5篇
  1973年   5篇
  1972年   7篇
  1971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91.
992.
为研究各种源强计算模式对低速城市道路噪声预测的适用性,本文选取了安徽省合肥市运营稳定的1条低速城市道路进行实测.将实测的噪声结果与分别采用3种平均车速计算公式(包括设计车速、JTJ 005-96规范车速、JTG B03-2006规范车速)、3种源强计算模式(包括JTJ 005-96规范源强模式、JTG B03-2006规范源强模式、卓春晖报道的源强模式)预测出的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采用道路设计车速、卓春晖报道的源强模式预测的结果与实测值最为相符.  相似文献   
993.
不同城市机动车尾气排放比较及数据可分享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宋宁  张凯山  李媛  陈琳 《环境科学学报》2011,31(12):2774-2784
针对我国绝大多数城市缺乏机动车相关基础数据的实际国情,探讨一种基础数据共享的可能性,用于城市机动车尾气排放清单的计算.以北京、上海、天津及成都4个城市为例,通过综合这些城市现有的机动车相关的基础数据(如机动车保有量,车龄分布,基于驾驶特征的发动机比功率(VSP),外界环境等),运用模型预测他们的机动车尾气排放并和相应城市已公布的预测值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这几个城市的尾气排放因子有很强的相似性.而且,以成都市为例,预测的尾气排放总量与当地环保局公布的数值相比,就NOx和CO而言分别相差10.4%和1.4%;但就HC而言,相差较大,可达52.6%.尽管如此,分析表明在缺乏机动车相关的基础数据的条件下,现有的其他城市的基础数据可以用来粗略预测一般城市的机动车尾气排放的总体水平.  相似文献   
994.
西南涌属于北江下游大堤左岸的分洪河道。西南水闸重建后,通过调节西南水闸闸孔的开度,引入北江水进行河涌整治,将导致西南涌上游污染物向下游迁移,但涨潮时须关闸门,不让污染较严重的西南涌水进入北江。由于下游珠江口河水的上溯,上下游河水交汇处河水流速最小,污染物的交换能力最弱,导致污染物的最大浓度沉积。本研究将应用珠江口一维感潮河网模型,从水环境效果的角度出发,模拟分析在水环境容量较小的平、枯水期,不同的引水方案对水质的影响程度,提出最佳引水方案和河涌整治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995.
线性规划方法在环境容量资源分配中的应用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金南  潘向忠 《环境科学》2005,26(6):195-198
分析了最优化数学方法,尤其是线性规划方法在环境容量资源分配规划中的若干种应用类型,提出了相关的目标函数模型和约束条件模型以及建立模型的基本步骤.以大气环境容量资源分配为案例,建立了大气环境容量分配优化线性规划模型及其边界约束条件.计算表明,线性规划最优化方法是解决区域大气环境容量资源分配的科学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996.
宋宁  张凯山 《环境科学学报》2013,33(12):3391-3398
针对我国城市能源供需矛盾日益恶化、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的现状,优化城市机动车能源结构,缓解城市机动车对传统能源的使用压力,减少尾气排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本文以成都市为例,采用线性优化技术,通过确定各种车用能源生命周期内的能源消耗及排放、各种能源车辆的经济成本等,分析得到成都市整个城区范围内能耗最低、排放最小的各种能源机动车数量比例.结果表明,成都市各种能源机动车的数量比例随所选目标函数的不同而有所变化.为实现总能耗最小,各种能源机动车的比例按汽油、柴油、纯电动、电力/汽油混合动力、CNG单燃料、CNG/汽油双燃料、LPG单燃料、及LPG/汽油双燃料等划分应分别68.6%、11.4%、3.7%、6.1%、5.0%、5.0%、0.1%、0.1%.与机动车数量比例优化前相比,优化后总能源消耗量、石油消耗量分别平均减少了11.5%、13.8%.除PM10及SOx排放量有所增加外,其他气体的排放均有所减少,如CO2、VOC、CO及NOx的平均排放量分别减少了10.6%、13.5%、13.5%及16.5%.这是因为机动车能源结构优化后,纯电动汽车及混合燃油汽车的比例有所增加,由于这两类汽车都需要经常充电从而增加了电网的压力.而我国发电技术主要采用火力发电,发电过程将会产生大量的PM10及SOx.本研究的成果可用于环境决策者制定有效的交通能源政策,达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997.
Condensed atmospheric photooxidation mechanisms for isoprene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wo condensed mechanisms for the atmospheric reactions of isoprene, which differ in the number of species used to represent isoprene's reactive products, have been developed for use in ambient air quality modehng. They are based on a detailed isoprene mechanism that has recently been developed and extensively evaluated against environmental chamber data. The new condensed mechanisms give very close predictions to those of the detailed mechanism for ozone, OH radicals, nitric acid, H2O2, formaldehyde, total PANS, and for incremental effects of isoprene on ozone formation in one day simulations. The effects of the condensations become somewhat greater in multi-day simulations, particularly in cases where NO3 reactions are important at nighttime, but the ozone predictions are still very close. On the other hand, the SAPRC-90, RADM-2, and Carbon Bond IV isoprene mechanisms give quite different predictions of these quantities. It is recommended that the new mechanisms replace those currently used in airshed simulations where isoprene emissions are important.  相似文献   
998.
矿产资源人口承载力研究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5  
本文建立了矿产资源人口承载力分析的指标体系与计算模型,并对现有资源和预测资源的人口承载力进行了定量计算和分析;确定了2000年、2010年的矿产资源人口承载数量。  相似文献   
999.
In this study, responses of biodynamic human body models to whole-body vibration during a vehicle ride were investigated. Accelerations were acquired from three different body parts, such as the head, upper torso and lower torso, of 10 seated passengers during a car ride while two different road conditions were considered. The same multipurpose vehicle was used during all experiments. Additionally, by two widely used biodynamic models in the literature, a set of simulations were run to obtain theoretical accelerations of the models and were compared with those obtained experimentally. To sustain a quantified comparison between experimental and theoretical approaches, the root mean square acceleration and acceleration spectral density were calculated. Time and frequency responses of the models demonstrated that neither of the models showed the best prediction performance of the human body behaviour in all cases, indicating that further models are required for better prediction of the human body responses.  相似文献   
1000.
人群疏散中"非适应性"行为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5,他引:7  
田玉敏 《灾害学》2006,21(2):114-120
本文从人与人的相互作用和社会学、心理学的角度,对人群疏散中“非适应性”行为的理论、计算机模型、模拟原理等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并以具体实例说明了Building Exodus软件在人群疏散模拟分析中的具体应用,为完善该研究方向的计算机模型和促进软件的开发提供理论和方法的指导.文章得出的结论是:“非适应”人群行为的研究需要从心理学和社会学的角度建立人群中个人行为与社会行为的理论框架.“非适应”人群行为的研究方法必须与紧急情况相结合,而紧急情况是一个由多个人员组成的复杂系统,大量人群环境的模拟需要涉及到人与人之间,人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