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80篇
  免费   560篇
  国内免费   2530篇
安全科学   338篇
废物处理   853篇
环保管理   640篇
综合类   5060篇
基础理论   539篇
污染及防治   1660篇
评价与监测   157篇
社会与环境   21篇
灾害及防治   2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76篇
  2021年   89篇
  2020年   106篇
  2019年   113篇
  2018年   132篇
  2017年   168篇
  2016年   208篇
  2015年   290篇
  2014年   416篇
  2013年   460篇
  2012年   614篇
  2011年   586篇
  2010年   489篇
  2009年   513篇
  2008年   374篇
  2007年   641篇
  2006年   735篇
  2005年   528篇
  2004年   417篇
  2003年   434篇
  2002年   383篇
  2001年   291篇
  2000年   244篇
  1999年   208篇
  1998年   165篇
  1997年   122篇
  1996年   113篇
  1995年   104篇
  1994年   62篇
  1993年   64篇
  1992年   32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78年   4篇
  1976年   1篇
  1974年   2篇
  1973年   2篇
  1972年   3篇
  1971年   1篇
  197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71.
采用内循环活性炭生物流化床反应器处理某农药厂生产废水,通过试验研究了该反应器在室温条件下处理农药生产废水的性能.结果表明:当进水pH值控制在7.0~7.5、水力停留时间为6h、曝气量控制在使活性炭处于流化状态时,CODcr的去除率为50%,总氮的去除率为32.33%,同时可生化性明显提高,生物毒性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372.
针对污水处理过程中采用传统的流量程序控制和时间程序控制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单片机的模糊控制方法。该方法以污水流量、溶解氧(DO)浓度和污泥回流比为主要被控对象,以DO浓度为主要控制参数,通过离散计算和在线查表的模糊推理方法可得到最佳的风机转速,使污水处理生化池内DO浓度保持在最佳状态,同时还通过控制曲线展示了当输入污水流量发生扰动时对DO浓度的控制精度,使污水处理质量保持稳定。通过实际应用表明,该控制方法不但能确保出口净化水水质达标,还可以节约15%的电能。  相似文献   
373.
电催化氧化法处理阳离子染料废水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结晶紫作为阳离子染料,采用电催化氧化法对阳离子染料溶液进行了电解脱色处理试验,研究了电流密度、电解质种类、电解质浓度、pH值等对该溶液脱色率的影响,测定了电解时溶液中生成的余氯浓度和溶液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曲线,并对不同电解时间的溶液的吸光度进行了归一化计算。结果表明:随着电解时间的延长,水溶液中活性氯浓度不断上升,经一定时间后达到最大值;在电催化和活性氯的协同作用下,阳离子染料结晶紫分子中的大π共轭体系被破坏、苯环结构基本瓦解,溶液快速脱色;在电流密度为5.1mA/cm2、NaCl浓度为4g/L、pH值为9.41的条件下,初始浓度为100mg/L的结晶紫溶液经过20min的电解,其脱色率可高达98.31%。  相似文献   
374.
高径比对猪场废水脱氮与沼气脱硫耦联反应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竹  伍钧  蒲小东  邓良伟 《环境科学》2010,31(9):2214-2219
采用填料鼓泡塔反应器研究其高径比对猪场废水脱氮与沼气脱硫耦联过程的影响,比较了3种不同高径比(8∶1、3∶1、2∶1)反应器的废水脱氮与沼气脱硫效能.在温度30~32℃、空塔停留时间6.70 min、水力停留时间3.35 d、沼气中H2 S浓度1 414~1 838 mg.m-3、进水NO x--N浓度114~243 mg.L-1的条件下,高径比2∶1反应器的运行较稳定,且处理效果较好,硫化氢去除率平均值为96.7%,NO x--N去除率平均值达到88.7%;而高径比8∶1和3∶1反应器的运行不太稳定,硫化氢去除率的平均值分别为68.0%、80.4%,NO x--N的去除率平均值分别为89.7%、90.2%.主要是因为高径比2∶1反应器的实际气速(3.12×10-2 m.s-1)比高径比3∶1、8∶1反应器的实际气速(分别为3.62×10-2 m.s-1和6.64×10-2 m.s-1)更慢,其气液传质系数(1.79×10-5 s-1)比高径比3∶1、8∶1反应器的气液传质系数(分别为1.64×10-5 s-1和1.55×10-5 s-1)更大,传质效果更好.处理效能试验结果以及反应器流体力学特征参数均表明,高径比2∶1反应器为最适合的反应器.  相似文献   
375.
基于活性污泥模型的污水COD组分划分方案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活性污泥数学模型(ASM)在污水处理厂的成功应用与进水组分的正确划分密切相关.从标准化和定量化的角度利用3个批式试验开发了COD组分划分方案及Matlab计算程序.该方案在上海2个污水处理厂的测定结果表明,曲阳污水厂进水COD中含有8.1%±1.6%的易生物降解组分SS、6.3%±2.2%的溶解性惰性组分SI、45.5%±3.5%的慢速生物降解组分XS、31.1%±2.1%的颗粒性惰性组分XI和9.0%±1.1%的异养菌组分XH.而白龙港污水厂进水COD中含有11.1%±2.2%的SS、9.9%±2.0%的SI、38.9%±10.7%的XS、23.3%±9.8%的XI和16.9%±1.8%的XH.与曲阳污水厂相比,白龙港污水厂进水COD中XS和XI含量偏低,而XH/COD值则明显偏高,表明长距离管道输送会显著影响COD组分浓度.  相似文献   
376.
浮床水蕹菜对养殖水体中营养物的去除效果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研究浮床水蕹菜对池塘养殖水质的改善效果,于2007年6月至11月,在6个2000m2的标准养殖池塘进行了中试研究.3个池塘放养常规鱼类和部分名优鱼类,并利用浮床技术在水面上种植200m2的水蕹菜(Ipomoea aquatica),另外3个池塘放养相同重量的常规鱼类作为对照塘.实验结果显示,种植塘的渔产量为1467k...  相似文献   
377.
基于CFD的内构件强化内循环流化床流场结构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针对流化床内部流体结构的复杂性和缺乏有效放大设计理论的问题,以漏斗型导流内构件强化的内循环流化床的气液运动为研究对象,利用欧拉-欧拉双流体模型构建了能描述其复杂流动的CFD数学模型,通过宏观流场、气含率分布、液体速度分布解析内构件对气液混合传质的作用原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双流体模型能较好地揭示流化床内气液流场结构,流...  相似文献   
378.
城镇污水处理排放标准改革的费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费用效果角度对提高城镇污水处理排放标准的科学性和可实施性进行探讨,利用污染源普查数据,通过城镇污水治理投资和运行函数的构建,计算不同处理规模和排放标准下的污水处理投资和运行费用,在全国层面上计算提高污水处理排放标准所需费用和污染物的减排效果.研究表明:污水处理厂的投资和运行费用的增加随着污水处理规模的增加而递减.以污...  相似文献   
379.
一株嗜盐聚磷菌的筛选及除磷性能初探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张培玉  孙梦  张晨 《环境科学学报》2011,31(11):2368-2373
从运行稳定的以生活污水为碳源的污泥中富集分离,并筛选出一株嗜盐聚磷菌qdp05,通过对菌株的形态、生理生化特征及16SrDNA序列进行分析后,鉴定该菌株qdp05为肠杆菌属.当碳源为乙酸钠,盐度为2%的条件下,好氧条件下培养48h后,qdp05对磷的最终去除率为87.8%.在厌氧好氧连续培养过程,qdp05表现出明显的...  相似文献   
380.
The use of large quantities of sulfuric acid and other sulfur-containing chemicals causes high sulfate concentrations in the wastewater of a tannery. The aim of this work was reducing the sulfate concentration in the final wastewater from a tannery. For that, firstly a study about the main sulfate sources in a tannery was carried out and the total sulfates load in the tannery wastewater was evaluated. Two measures for sulfates reduction were studied: the recycling of unhairing wastewater to the soaking drums and the reuse of the chromium sulfate from the tanning washing wastewater after its separation by nanofiltration (NF). The first measure proposed was studied experimentally in laboratory drums of 5 L of volume. Two series of experiments with different volumes of unhairing wastewater in the soaking bath were carried out. The quality of the final leather was evaluated by means of mechanical tests. NF experiments were carried out in a laboratory pilot plant with a spiral wounded membrane element. Concerning the results, the combination of 50% unhairing wastewater and 50% of fresh water was appropriate in order to obtain leather with an acceptable quality. Besides, it drove to a diminution of approximately 10% in the addition of sulfide in the unhairing. Related to the NF experiments, 97% of the sulfates were rejected by the membrane. The separated ions could be recycled to the tanning drums. The application of the two measures (firstly the recycling of the unhairing wastewater and secondly the NF of the tanning washing wastewater) drove to a reduction of 14.82 kg SO4−2 t−1 of raw hid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