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12篇
  免费   175篇
  国内免费   98篇
安全科学   95篇
废物处理   39篇
环保管理   1127篇
综合类   726篇
基础理论   355篇
环境理论   44篇
污染及防治   207篇
评价与监测   119篇
社会与环境   267篇
灾害及防治   106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54篇
  2022年   50篇
  2021年   79篇
  2020年   89篇
  2019年   111篇
  2018年   94篇
  2017年   172篇
  2016年   149篇
  2015年   103篇
  2014年   103篇
  2013年   151篇
  2012年   124篇
  2011年   191篇
  2010年   87篇
  2009年   161篇
  2008年   156篇
  2007年   116篇
  2006年   124篇
  2005年   95篇
  2004年   83篇
  2003年   74篇
  2002年   84篇
  2001年   72篇
  2000年   80篇
  1999年   67篇
  1998年   42篇
  1997年   44篇
  1996年   37篇
  1995年   42篇
  1994年   33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16篇
  1985年   23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13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6篇
  1978年   4篇
  1977年   6篇
  1973年   4篇
  197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21.
中国可再生能源政策演化、效果评估与未来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展可再生能源已成为中国能源转型及减缓气候变化的关键途径。2006年《可再生能源法》实施至今,中国可再生发展取得举世瞩目成绩。然而可再生能源在中国整个能源结构中的占比仍然偏低,其未来可持续发展仍面临挑战,如可再生能源发展资金缺口持续扩大,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仍然面临一定障碍。在未来新的发展背景下,有必要对中国可再生能源政策进行系统的评估和总结,进一步探讨未来可再生能源政策的优化方案。本文首先对中国2005—2019年可再生能源政策的发展历程及演化路径进行总结梳理,基于不同时期的发展特点及面临的主要矛盾将中国可再生能源政策历程划分为四个阶段;然后在综述相关研究基础上,对中国可再生能源政策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估,包括政策有效性、政策成本、技术进步等。结果表明,中国过去十年的可再生能源政策对促进可再生能源快速发展是积极有效的,而促进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政策成本仍然有进一步下降的空间;另外,虽然中国可再生能源发电成本下降显著,然而基于历史经验的技术进步率仍然不足以支撑实现中国2020年平价上网的目标,未来需要进一步推动可再生能源技术的进步和发电成本的下降。结合当前及未来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所处阶段的特点及面临挑战,我们提出进一步完善中国可再生能源政策以促进可再生能源持续稳定发展的政策建议,一是完善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交易制度,增强可再生能源发展的内生激励并降低政策实施成本;二是建立储能技术市场机制,为减少弃电以及推动可再生能源消纳提供政策支持;三是推进碳金融体系建设,为可再生能源发展提供新的融资来源并降低发电成本。  相似文献   
822.
Urban rail network safety is a critical sector of urban public safety. However, there is no uniform standard for the safety evaluation of the urban rail network. This paper presents a novel methodology by integrating a multilevel decision tree with a fuzzy analytical approach to enhance urban rail network safety. The proposed methodology overcomes serious limitations such as subjectivity in the data and independence of the variables in decision-making processes. The proposed methodology is applied to the risk evaluation of the selected Chongqing rail transit lines and the Expo Line. The risk analysis is considered using the field data collected from these transit lines. The applied case studies confirm the general applicability of the methodology and the multilevel decision tree network. The main risk factors identified for the Chongqing rail traffic system are the terrorist threat, emergency management, and aging infrastructure which need to be investigated as a priority to mitigate risk associated with these infrastructures.  相似文献   
823.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ight and perceived safety at night is intuitively strong, yet theoretically and empirically its workings are largely unknown. Intelligent dynamic road lighting, which continuously adapts to the presence and behavior of users, can light the street only when and where it is needed. As such, it offers a solution to the energy waste and luminous pollution associated with conventional road lighting. With this innovation, however, new questions emerge about the effect of lighting on perceived safety. We need to consider not only how much lighting pedestrians need to feel safe, but also which parts of the street should be lit. In two experiments, we investigated the effect of different light distributions on perceived safety, and explored mediation by people's appraisal of three safety-related cues suggested in the literature: prospect (having an overview), escape (perceived escape possibilities), and refuge/concealment (perceived hiding places for offenders). Both experiments, one with stationary and one with walking participants, demonstrated that people prefer having light in their own immediate surroundings rather than on the road that lies ahead. This could be explained, partially, by changes in prospect, escape, and concealment. Against expectations, prospect was higher with lighting distributions in which participants' immediate surroundings, but not the more distant parts of the road, were most strongly lit.  相似文献   
824.
对绵阳市某居住区典型的配套设备噪声源进行分析,选取变配电房噪声、车库噪声、电梯井噪声、电梯控制室噪声、家用空调室外机、水泵房等6种典型噪声源。分析这些噪声源的频谱及低、中、高频段的能量比率。结果表明,各声源最大声压级所在频段以低频段最多(6种典型噪声中占5种),最大能量分布频段也是以低频段最多(6种典型噪声中占5种),因而低频噪声已经成为居住区中影响最大的噪声源。  相似文献   
825.
海洋政策评估是检验海洋政策质量的基本途径,但目前我国海洋政策评估体系尚不健全。针对当前海洋政策评估存在的问题,从评估主体、评估客体、评估标准和评估方法四个方面对海洋政策评估体系的构建进行了系统探讨,提出了完善我国海洋政策评估机制的建议。  相似文献   
826.
一个国家的环境政策是国家保护环境的大致方针,直接关系到这个国家的环境立法和环境管理,更直接影响到这个国家的整体环境状况,不同类型的环境政策对企业也产生了各方面的影响。本文研究环境政策的不同形式、内容、具体执行手段及其对企业的环境、经济绩效产生的影响。通过研究西方发达国家的成功环境政策,探讨我国环境政策中存在的不足与缺陷。最后根据不同管理手段的可行性,有效性及最终效果,联系我国具体国情,在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的同时,提出更为有效,对企业绩效具有正面刺激的环境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27.
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分析阐述了再生资源回收行业新税收政策实施一年来,对再生资源回收行业产生的巨大影响。为促进行业健康发展,提出了完善再生资源回收行业税收政策的建议。  相似文献   
828.
大型的城市森林绿地是城市生态框架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景观结构的优化有助于城市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稳定。九峰城市森林保护区是武汉近郊最大的森林绿地。应用快鸟遥感影像并结合实地调查,在RS和GIS的支持下对九峰城市森林保护区的景观结构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森林景观的规划对策。结果表明:九峰城市森林保护区景观分为林地、农耕地、苗圃地、水域、建设用地、墓地、荒地、草地和裸岩9个景观类型,263个斑块,其中林地最多,占总面积的36.56%,占斑块总数的8.75%,为景观基质,但对景观过程的控制作用不强。建设用地和农耕地斑块形状最为复杂,易造成人类活动干扰的扩散。林地成片分布,破碎化程度较低,连通性较高,有利于其资源保护。九峰城市森林保护区表现出整体结构简单,局部结构复杂的特征。针对这些景观结构特征,提出了大幅提高林地比例,压缩建设用地和其他人类活动明显的景观类型面积,构建聚集间有离析的空间优化格局,加强荒地和裸岩的植被恢复,设置“踏脚石”斑块和建立保护性廊道的景观优化对策,以期为九峰城市森林保护区的规划与管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29.
公钥基础设施(PKI)安全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详细介绍公钥基础设施(PKI)的基本概念、PKI的基本框架组成以及其各部分的主要特征、功能;重点对PKI的安全性问题作了剖析,当前PKI的最主要安全缺陷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政策性缺陷即PKI本身的标准不一,没有一个统一的国际标准;其二,即PKI在应用中的合理性问题主要包括其证书认证、密钥的安全性以及密钥的长度等问题。对于PKI的自身及其使用缺陷,笔者认为应由相关权威部门尽早地制定出一套统一的标准,另外,还要相应地增强其公钥加密算法以及采用合理的密钥长度,进而完善证书的颁发、撤销以及认证等问题。  相似文献   
830.
国外屋顶绿化推广的政策分析与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屋顶绿化的生态价值和经济效益,介绍了国内外屋顶绿化政策及实施情况,探讨了如何在我国城市化进程中,通过相关政策和技术标准的运用,不断推广屋顶绿化,充分发挥其对城市环境保护和生态服务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