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7414篇 |
免费 | 4985篇 |
国内免费 | 4175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3171篇 |
废物处理 | 476篇 |
环保管理 | 4460篇 |
综合类 | 16003篇 |
基础理论 | 5425篇 |
环境理论 | 11篇 |
污染及防治 | 2703篇 |
评价与监测 | 1703篇 |
社会与环境 | 1475篇 |
灾害及防治 | 114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654篇 |
2023年 | 915篇 |
2022年 | 1109篇 |
2021年 | 1329篇 |
2020年 | 1277篇 |
2019年 | 1094篇 |
2018年 | 990篇 |
2017年 | 1211篇 |
2016年 | 1325篇 |
2015年 | 1290篇 |
2014年 | 1420篇 |
2013年 | 1869篇 |
2012年 | 1834篇 |
2011年 | 2006篇 |
2010年 | 1434篇 |
2009年 | 1634篇 |
2008年 | 1313篇 |
2007年 | 1793篇 |
2006年 | 1706篇 |
2005年 | 1449篇 |
2004年 | 1277篇 |
2003年 | 1193篇 |
2002年 | 1005篇 |
2001年 | 890篇 |
2000年 | 818篇 |
1999年 | 719篇 |
1998年 | 520篇 |
1997年 | 449篇 |
1996年 | 326篇 |
1995年 | 336篇 |
1994年 | 286篇 |
1993年 | 251篇 |
1992年 | 159篇 |
1991年 | 126篇 |
1990年 | 89篇 |
1989年 | 55篇 |
1988年 | 52篇 |
1987年 | 47篇 |
1986年 | 32篇 |
1985年 | 25篇 |
1984年 | 35篇 |
1983年 | 28篇 |
1982年 | 27篇 |
1981年 | 23篇 |
1980年 | 35篇 |
1979年 | 28篇 |
1978年 | 16篇 |
1973年 | 14篇 |
1972年 | 8篇 |
1971年 | 16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同步硝化反硝化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结合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从微环境理论、生物学理论对同步硝化反硝化的产生机理进行了介绍,阐述了同步硝化反硝化技术的影响因素及其研究进展,介绍了同步硝化反硝化技术的最新应用情况,对该技术需要解决的问题及应用前景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92.
介绍了氧气转炉煤气的干法和湿法净化回收技术的发展现状,着重二者的技术经济比较,阐述干法(LT法)的发展优势. 相似文献
93.
94.
底泥中营养物质及其他污染物释放机理综述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水体底泥(沉积物)污染,是世界范围内的一个重要环境问题.其污染物主要通过大气沉降、废水排放、水土流失、雨水淋溶与冲刷进入水体,最后沉积到底泥中并逐渐富集,使底泥受到严重污染.总结了底泥中氨氮、重金属的影响因素及释放机理,也指明了持久性有机污染物释放机理研究不足的现状,提出对其释放机理研究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95.
腐殖酸对砂质土壤吸附Cr(VI)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利用系列摇瓶振荡实验,研究了在砂质土壤介质中腐殖酸(HA)对Cr(VI)还原作用及增强土壤表面对其吸附的影响.通过改变反应接触时间、pH值、HA投加量等条件,确定了最佳吸附反应条件.结果表明:砂质土壤中存在HA时,可使Cr(VI)还原为毒性较小的Cr(Ⅲ),明显增强土壤对可溶态Cr离子的吸附能力,比同等条件下无HA的土壤吸附量增大1倍以上.一般整个反应过程约8 h即可达到稳定.pH值对Cr的还原和吸附有很大的影响,酸性条件下的吸附量比碱性条件可增大1倍,最佳pH值为2~4;当pH>5时吸附能力急剧下降,pH=10时吸附去除量降为20%.有HA存在时砂质土壤土对Cr(VI)的吸附反应为一级动力学反应,K298=0.033 5 min-1,砂土对CrO2-4的等温吸附曲线较好地满足Langmuir公式. 相似文献
96.
97.
生态用水和社会经济用水的竞争状况使得研究水资源短缺地区的流域生态经济系统安全状况、有效进行生态缺水条件下流域生态经济系统的调控十分必要.从宏观角度出发,首先分析了流域生态经济系统演化的机制和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通过建立指标体系,提出了构建流域主要指标为状态变量的生态经济系统演化模型,并利用模型进行系统安全性分析.以潮白河流域为例,构建了人口数量、人均GDP、生态系统指数以及生态用水比例为状态变量的生态经济系统演化模型.模型模拟结果表明,如果不加以调控,该流域将无法提供生态经济系统的安全保障.提出了提高生态用水比例、控制经济增长速度和积极进行生态建设、控制水土流失的对策,为实现潮白河流域的生态经济系统安全保障服务. 相似文献
98.
基于模糊聚类关联分析法的煤与瓦斯突出程度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运用模糊聚类分析方法对煤与瓦斯突出的样本集合进行分类,建立了不同突出程度的模糊模式.用关联分析确定待分析样本与模式的关联程度,以此预测预报样本的煤与瓦斯突出危险程度.实例分析表明,与模糊聚类分类后、将模式与待预报样本组成新样本集合进行聚类分析并以此分类结果进行预报的方法相比,这种预报方法不仅可靠程度高,而且能定量描述待报样本与模式的亲和程度. 相似文献
99.
100.
污水灌溉对土壤重金属含量、酶活性和微生物类群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沈阳张士灌区长期污灌的农田土壤为对象,研究了土壤重金属、土壤酶活性、微生物生物量和种群分布特征,分析了土壤微生物参数与土壤重金属和土壤性质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虽然已停止污灌十余年,张士灌区农田土壤仍存在Cd、Zn、Cu等多种重金属污染.土壤Cd污染最严重,含量达1.75~3.89 mg·kg-1.土壤耕作层(0~30cm)Zn、Cu、Pb总含量随土层深度增加逐渐减少,而Cd元素的垂直分布呈向下迁移的趋势.Cd、Zn、Cu、Pb等4种重金属含量水平分布特征相似,均为1号样地>2号样地>3号样地>4号样地.相关性分析表明,张士灌区土壤酶活性、微生物生物量和种群分布受重金属污染和土壤养分的影响,土壤养分含量(有机碳、N、P、K)对微生物的正面效应大于重金属对微生物的负面效应.土壤全量Cd和速效K对微生物参数的影响最为明显,Cd含量与多酚氧化酶活性和微生物生物量(Cmic)呈极显著负相关,与纤维素酶活性呈极显著正相关(P<0 01),速效K含量与多酚氧化酶活性、微生物生物量以及可培养微生物种群数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