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432篇 |
免费 | 342篇 |
国内免费 | 17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37篇 |
废物处理 | 1篇 |
环保管理 | 321篇 |
综合类 | 894篇 |
基础理论 | 157篇 |
污染及防治 | 44篇 |
评价与监测 | 89篇 |
社会与环境 | 182篇 |
灾害及防治 | 66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4篇 |
2024年 | 28篇 |
2023年 | 52篇 |
2022年 | 59篇 |
2021年 | 51篇 |
2020年 | 63篇 |
2019年 | 63篇 |
2018年 | 50篇 |
2017年 | 57篇 |
2016年 | 77篇 |
2015年 | 80篇 |
2014年 | 68篇 |
2013年 | 74篇 |
2012年 | 136篇 |
2011年 | 127篇 |
2010年 | 95篇 |
2009年 | 76篇 |
2008年 | 66篇 |
2007年 | 112篇 |
2006年 | 77篇 |
2005年 | 68篇 |
2004年 | 50篇 |
2003年 | 41篇 |
2002年 | 45篇 |
2001年 | 18篇 |
2000年 | 30篇 |
1999年 | 28篇 |
1998年 | 16篇 |
1997年 | 12篇 |
1996年 | 7篇 |
1995年 | 27篇 |
1994年 | 4篇 |
1993年 | 6篇 |
1992年 | 1篇 |
1990年 | 2篇 |
1989年 | 2篇 |
1988年 | 1篇 |
1987年 | 1篇 |
1986年 | 1篇 |
1985年 | 4篇 |
1984年 | 1篇 |
197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7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01.
日喀则市农业生态足迹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采用水资源足迹和化石能源供给地概念,对日喀则市2005年农业活动的生态足迹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日喀则市农业综合足迹为334 153.27 hm2,占日喀则市总足迹的77.6%,其中,化石能源地足迹仅占农业综合足迹的13.3%,表明农业现代化程度不高.对农业综合足迹贡献最大的是耕地和牧草地,二者合占65.6%,主要原因是大量使用农用化学品和牧草地严重超载;生产足迹占农业综合足迹的82.8%,说明农村占用的大部分资源主要用来进行资源再生产.对日喀则市农业综合足迹的实证研究表明,资源产量法可以有效减小土地面积法引起的生态赤字扩大化现象,将肉、蛋、奶产品作为次级产品更能反映牧草地利用现状. 相似文献
802.
满堂河是沈阳市的典型黑臭水体,也是东北地区典型的季节性河流,其水质直接影响着两岸居民的生活,亦影响着浑河干流水质。近年,通过控源截污、内源治理、生态修复及长效管理等综合措施,已基本解决了满堂河河道污染问题,显著改善了河道水质及水环境。以满堂河为例,在分析河流主要污染来源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重点介绍满堂河治理的总体方案、目标及措施,总结满堂河黑臭水体整治的典型治理技术及经验,以及综合比较满堂河整治前后的成效,以期为东北地区黑臭水体的治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03.
通过对廊坊市2008年环境统计数据中主要污染物COD、SO2排放规律的科学分析,提出改善环境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804.
自然资本与人造资本的分配公平与配置效率是可持续共享区域生态资源的保证。论文在测算2005—2014年关中城市群生态足迹的基础上,以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GDP分别表征区域内自然资本需求、自然资本收益、人造资本收益,采用基尼系数、时空分析指标、生态承载系数、经济贡献系数分析区域资源分配公平与配置效率的程度。结果显示,2005—2014年,关中城市群生态承载基尼系数、经济贡献基尼系数、综合基尼系数分别置于 [0.18, 0.20]、[0.24, 0.29]、[0.23, 0.28]区间。同时,结果表明,关中城市群GDP上升趋势显著快于生态足迹,生态要素匹配较好,其中,咸阳市、宝鸡市、铜川市属相对“高生态承载贡献、低经济贡献”城市,西安市、杨凌示范区属相对“高经济贡献、低生态承载贡献”城市。 相似文献
805.
东莞市农业土壤和蔬菜砷含量及其健康风险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研究系统采集了东莞市118个农业土壤样品和43个蔬菜样品进行砷含量分析,研究了土壤和蔬菜砷含量及其健康风险。研究发现,东莞市农业土壤砷含量变化范围0.40~28.87mg/kg,平均值12.95mg/kg,远高于东莞市背景值,其中62%的样品砷含量超过国家一级标准限定值,砷含量的变异系数为53.28%,变异程度较大。东莞市各区域土壤砷空间分布不均匀,土壤砷含量平均值大小排序如下:西部平原区环境保护区中部过渡区东南丘陵区。土壤砷主要来源于成土母质,化石燃料燃烧、农药、化肥(磷肥)等工农业活动的输入也不容忽视。东莞市蔬菜砷含量超标比较严重,蔬菜砷对东莞市部分人群存在一定的健康风险。 相似文献
806.
为了掌握泸州市城区近年空气质量时空变化,对泸州市城区2004-2009年空气质量监测数据进行系统分析。结果表明,近年来泸州市城区空气质量总体良好,平均空气污染指数为80,空气质量优良率在72.33%以上。空气质量有逐步好转的趋势,SO2和PM10年平均浓度明显下降,NO2略有上升。污染物浓度时空分布不均匀,SO2与PM10夏季浓度较低,冬季较高,NO2浓度季节性变化不明显;兰田宪桥、小市上码头污染物浓度总体上高于忠山环监站。 相似文献
807.
现代化的交通、通讯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经济发展和环境质量改善,健全和谐的生态环境要求完善的交通、通讯设施.玉溪市应在大力加强交通、通讯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保护生态环境免遭破坏,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808.
809.
为探明华北典型丘陵地区——安阳市龙安区的地下水水质状况,共检测了龙安区内127个监测井的24项水质指标,开展区域地下水水质特征及污染成因研究;在水化学统计和水质评价的基础上,应用反距离权重空间插值法对污染物进行空间分布特征解析,并通过主成分分析法识别污染源。结果表明:龙安区浅层地下水化学类型多为HCO3-Ca型,区域内93.0%的地下水样品中NO3 −浓度超过GB/T 14848—2017《地下水质量标准》中Ⅲ类标准限值,最大超标倍数为47.1倍。单因子污染指数评价结果显示,研究区地下水样品中NO3 −污染指数最大值为48.10,其中27%的样品处于较重污染状态,19%处于严重至极重污染状态;SO4 2−处于中度污染状态,Cl−、NH4 +、F−处于轻度污染状态。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评价结果显示,研究区地下水综合污染指数为0.01~34.69,地下水水质整体处于良好水平,但有4%的样品处于极差状态,主要分布于研究区中部。NO3 −、NH4 +、SO4 2−、Cl−浓度高值区主要分布于区域中部,且呈现中部高、东西低的分布特征;F−浓度高值区分布于地下水滞留区,且呈现西低东高的分布特征。污染成因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地下水水质状况主要受区域水文地质条件、地下水地球化学特征和农业面源污染影响。
相似文献810.
合肥市近19年来土地利用格局的时空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Landsat TM、ETM 、CBERS—2资源卫星数据,采用基于知识型光谱特性的增强与人机交互解译相结合的方法,提取了合肥市1987年、2000年和2006年土地利用类型的专题信息。利用GIS空间分析技术和数理统计方法,分析了合肥市近19年来的土地利用变化特征。结果表明:①在整个阶段—耕地减少了23.38%,建设用地增加了61.26%;城镇用地新增速度最快,且新增速率远大于转移速率,属高速扩张型;②区内最"敏感"的类型是交通用地,其新增速率在两个阶段分别达到1.64和1.62,远高于其它的类型;④从城市扩展的方向上看,合肥城市的发展主要以西南部、南部和东部为主,西南部最为明显;城市已经形成以老城区为核心,向东、北、西南三翼伸展,形成"南进—东拓—西缓—北抑"的空间发展布局。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