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5篇
  免费   86篇
  国内免费   468篇
安全科学   86篇
废物处理   45篇
环保管理   47篇
综合类   729篇
基础理论   162篇
污染及防治   160篇
评价与监测   21篇
社会与环境   14篇
灾害及防治   1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34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46篇
  2018年   35篇
  2017年   37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69篇
  2014年   59篇
  2013年   88篇
  2012年   87篇
  2011年   80篇
  2010年   68篇
  2009年   72篇
  2008年   61篇
  2007年   75篇
  2006年   69篇
  2005年   54篇
  2004年   40篇
  2003年   37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Active Adaptive Management for Conservation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Abstract:  Active adaptive management balances the requirements of management with the need to learn about the system being managed, which leads to better decisions. It is difficult to judge the benefit of management actions that accelerate information gain, relative to the benefit of making the best management decision given what is known at the time. We present a first step in developing methods to optimize management decisions that incorporate both uncertainty and learning via adaptive management. We assumed a manager can allocate effort to discrete units (e.g., areas for revegetation or animals for reintroduction), the outcome can be measured as success or failure (e.g., the revegetation in an area is successful or the animal survives and breeds), and the manager has two possible management options from which to choose. We further assumed that there is an annual budget that may be allocated to one or both of the two options and that the manager must decide on the allocation. We used Bayesian updating of the probability of success of the two options and stochastic dynamic programming to determine the optimal strategy over a specified number of years. The costs, level of certainty about the success of the two options, and the timeframe of management all influenced the optimal allocation of the annual budget. In addition, the choice of management objective had a large influence on the optimal decision. In a case study of Merri Creek, Melbourne, Australia, we applied the approach to determining revegetation strategies. Our approach can be used to determine how best to manage ecological systems in the face of uncertainty.  相似文献   
142.
通过富集培养,从空气中分离到一株脱色真菌,经初步鉴定为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定名为ZH-1并研究了该菌株ZH-1对活性红ST-2BF脱色的条件,结果表明,其对活性红ST-2BF的最佳脱色条件为:pH=6.0、温度30℃、在此条件下运行40h脱色率达99.1%;探讨了碳源、氮源和接种量对其脱色率的影响;并对染料降解前后的紫外-可见光光谱进行了分析对比.图5参6  相似文献   
143.
浙江舟山北草蜥的野外活动体温及体温调节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自然条件下测定浙江舟山北草蜥的夏季活动体温和环境温度,在实验室条件下测定其生理体温调节能力和喜好体温,旨在揭示北草蜥的体温调节机制.结果表明野外北草蜥的活动体温显著高于空气温度和基质温度;尽管环境温度存在显著日变异,但活动体温相对恒定.实验室恒温箱内测定的北草蜥体温与环境温度接近在20~30℃范围内,体温与环境温度基本一致;而当环境温度超过该范围,体温与环境温度存在差异,且这种差异随温度的升高或降低而增大.北草蜥的喜好体温平均为30.7℃.以上结果说明,北草蜥生理调温能力较弱,行为热调节是其体温调节的主要方式.图1表1参15  相似文献   
144.
磷肥施用量对缺锌土壤上水稻生长的影响李延,潘伟彬(福建农业大学土化系,福州350002)(闽西职业大学,龙岩364021)EffectofPhosphaticFertilizeronGrowthofRiceonZincDeficientSoil¥Li...  相似文献   
145.
活性炭水处理技术应用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本文综述了活性炭水处理的特点,主要影响因素,活性炭的再生及活性炭吸附法在水处理中的应用,从而论证了活性炭吸附法应用于水处理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6.
多聚磷酸盐在分离柱上保留能力强,不易洗脱,因此采用离子色谱分析测定多聚磷酸盐时大多采用梯度淋洗的方法,实现多聚磷酸盐、硫酸盐的分离。具体方法为采用美国戴安ICS-1000型离子色谱仪,METROSEP A Supp 5 100型分离柱,36mmol LiOH+2%乙腈的淋洗液等度淋洗;进样20μL,流速0.7mL/min,8min内实现SO4^2-:PO4^3-和P2O7^4-的完全分离,保留时间分别为3.9,4.9和6.4min;检出限分别为4、11和17ng/L;加标回收率分别为96.88%,96.41%和98.48%。  相似文献   
147.
采用厌氧 缺氧SBR反应器对以硝酸盐作为电子受体的反硝化除磷过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反硝化聚磷菌完全可以在厌氧 缺氧交替运行条件下得到富集。稳定运行的厌氧 缺氧SBR反应器的反硝化除磷效率 >90 % ,出水磷浓度 <1mg L。进水COD浓度对反硝化除磷的效率影响很大 ,在COD浓度 <180mg L时 ,进水COD浓度越高 ,除磷效率也就越高。较高浓度的进水COD浓度将导致有剩余的COD进入缺氧段 ,对反硝化吸磷构成不利影响。污泥龄为 16d时 ,厌氧 缺氧SBR反应器取得稳定和理想的反硝化除磷效果。污泥龄减少到 8d ,由于反硝化聚磷菌的流失导致反硝化除磷效率的下降。当污泥龄恢复到 16d时 ,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行 ,反硝化聚磷菌重新得到富集 ,除磷效率恢复到 90 %以上。  相似文献   
148.
碳氮磷比例失调城市污水的同步脱氮除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解决现行同步脱氮除磷工艺处理南方地区碳、氮、磷比例失调城市污水中,因C/N、C/P偏低,碳源不足而降低脱氮除磷效率的难题,试验以碳源偏低的广州市城市污水为研究对象,采用厌氧/好氧交替运行的SBR系统,通过对厌氧、好氧时段的合理调控,在无需额外添加碳源的条件下,有机物、氨氮、总氮和总磷的平均去除率分别可达90%、72%、41%和99%,不仅能使有机物和氮的出水指标达到国家排放标准,而且总磷出水浓度能达0.5 mg/L以下。通过进一步分析同步高效脱氮除磷的影响因素和控制条件,得出合理污泥龄的控制是实现同步脱氮除磷的关键,厌氧/好氧交替运行的方式不仅强化了磷的释放和吸收,而且降低了碳源偏低和硝酸盐对同步脱氮除磷影响的结论。  相似文献   
149.
一种新型吸附材料的除磷性能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水体富营养化的磷,采用吸附法进行处理,制备出一种新型的除磷吸附剂,对水中磷酸盐的吸附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吸附剂对磷酸盐的吸附速率很高,在酸性条件下,其最大吸附容量为34mg/g。当溶液pH值在1~3范围内,含磷浓度为50mg/L,吸附剂投加量为200mg,接触时间为2h,磷酸盐的去除效率可达98%以上;再生后的吸附剂容量变化不大,是一种具有较高应用价值的新型材料。  相似文献   
150.
铵根离子可以和镁盐、磷酸根在适当的条件下生成磷酸铵镁沉淀,利用这一反应可以去除水中的氨氮.本文从磷酸铵镁的性质、反应机理、反应条件及沉淀剂循环利用等方面,对这一方法进行了介绍和总结,并对今后该技术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