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4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15篇
安全科学   146篇
废物处理   5篇
环保管理   229篇
综合类   233篇
基础理论   84篇
污染及防治   8篇
评价与监测   3篇
社会与环境   30篇
灾害及防治   2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43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56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46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54篇
  2006年   65篇
  2005年   61篇
  2004年   38篇
  2003年   37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35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6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71.
杨士军 《上海环境科学》2000,19(12):590-592
分析了中小学环境教育目前存在的问题,并对20所学校进行了针对性调研,提出环境教育应树立以人为本的观众、综合发展的观念、系统教育的观念等;着重阐述提高环境教育实效性的主要途径有,更新环境教育观念、注重学生环境道德内化过程,强化学生的教育主体地位等,强调了教师在实施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2.
大学作为社会系统中的一个重要而敏感的子系统,其和谐程度如何会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产生直接的影响.当前,高等教育发展应以构建和谐大学为重点,努力实现大学与政府、社会之间的宏观和谐,大学内部组织要素之间的中观和谐以及大学师生个体之间的微观和谐.和谐校园的构建,党是核心、法是保证、师是关键,生是根本.  相似文献   
173.
讨论了发展野外环境教育基地的必要性,并以天童生态实验站为例,指出野外环境教育基地含有传承和发展两方面的功能,探讨了野外建设野外环境教育基地的策略。  相似文献   
174.
中小学生环境意识对比分析——以昆明市为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对昆明市中小学生从环境行为倾向、环境参与意识、环境关注程度等六方面的抽样调查及表明,昆明市中不上学生环境意识总体水平尚可,小学生环境意识较中学生的强,今后应进一步加强中学阶段的环境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175.
将中国机械史及国情教育融入机零机原课教学中,无疑对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能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中国机械史,内涵丰富;国情教育,贴近实际;是提高大学生素质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76.
中国石化高度重视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始终把安全生产放在首要位置,但基层调研发现,油田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依然存在薄弱环节。分析了油田企业安全生产现状,通过深化安全生产体系建设,推进双重预防机制,加大培训和重点工作安全生产监管,着力提升油田企业安全生产基础管理,建立油田企业安全生产管理长效机制,确保油田企业安全生产总体稳定。  相似文献   
177.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为什么要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文章认为,发展高等职业是市场经济发展和科教兴国的客观要求,并通过对高职教育的定位分析,阐明了发展高职教育的重要性.文章从高等教育的特点和“三改一补”的发展途征两方面论述了高职教育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78.
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退耕还林(草)是保护环境的有效措施.加强环境教育,完善环境法制,加强现代科技管理,发展生态经济,通过退耕还林(草)工程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最终达到环境与经济、社会“共赢”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9.
180.
The need for statistical methodology in environmental and ecological applications has grown dramatically over the past few decades, to where targeted and/or specialized courses in environmental statistics are necessary at both the undergraduate and graduate levels. We discuss here the construction of such courses, and pose questions on the course development process for the statistical and environmental community. Our exposition is based upon our own experience with the design of a graduate environmental statistics cours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