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6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211篇
安全科学   17篇
废物处理   17篇
环保管理   44篇
综合类   390篇
基础理论   32篇
污染及防治   94篇
评价与监测   7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35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46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73年   3篇
  1972年   2篇
  197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81.
间歇曝气对硝化菌生长动力学影响及NO-2积累机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采用间歇曝气方法处理低氨氮浓度生活污水,在SRT 10、 5、 2.5和1.25 d条件下,SBR反应器出水中NO-2含量(以N计,下同)为18、 19、 14和5 mg/L,积累率达到73%、 85%、 91%和78%,而连续曝气SBR仅为14%、 21%、 31%和34%;同时氨氮去除率维持在97%、 95%、 76%和39%,与连续曝气SBR的92%、 97%、 71%和47%相当.对硝化菌的生长动力学分析表明,在间歇曝气硝化系统中,氨氧化菌(AOB)可以通过产率系数(YAOB)的增加来提高自身在反应器中的绝对生物量,并补偿因间歇曝气引起的比底物利用速率下降,从而使比增殖速率(μm)和NH+4的氧化速率不变.与此相反,亚硝酸盐氧化菌(NOB)却不具备这种补偿特性,导致其μm和对NO-2氧化速率降低,引起了NO-2在出水中积累.  相似文献   
582.
污泥堆肥处理过程中氧气消耗的动态变化与分布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城市污水污泥、粪渣污泥和造纸污泥进行好氧堆肥试验,以研究不同物料堆肥过程中氧气消耗的动态变化、分布特征及其差异.结果表明.不同污泥堆肥时,耗氧速率和温度具有相似的动态变化阶段.在堆体刚进入高温阶段时,耗氧速率不断升高并达到峰值,之后则逐渐减小并趋于稳定,堆肥结束时的耗氧速率只相当于最大值的1/3~1/15.物料组成影响升温速率,耗氧速率的最大值及达到最大值的时间.有机物含量高时,堆体温度上升快、维持持续高温的时间长.堆体各部位耗氧速率存在差异;中间部位的耗氧速率始终较高,在升温期,上层的耗氧速率略高于下层,此后下层的耗氧速率高于上层.堆体上层和下层的氧气含量在堆肥过程中波动较小(>18%),而中间部位的氧气含量波动较大,在高温阶段其含量较低(约12%).使用无机调理剂(CTB调理剂)时,耗氧速率明显小于使用有机调理剂的处理,供氧所需的通风量减少35.9%;堆体升温较慢,温度变化较平缓.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优化通风控制的建议.  相似文献   
583.
通风填埋层原位脱氮:回灌渗滤液和垃圾组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不同的垃圾组成和回灌渗滤液性质对间歇通风填埋层原位脱氮的影响,在固定的间歇通风条件下,对新鲜垃圾填埋渗滤液自身回灌、分别以新鲜和部分稳定渗滤液回灌部分稳定垃圾填埋层的氮转化过程进行了模拟实验.结果表明:新鲜垃圾填埋渗滤液自身回灌的氮溶出率(82.4%)和总去除率(61.4%),高于新鲜和部分稳定渗滤液回灌部分稳定垃圾填埋层;而部分稳定渗滤液回灌部分稳定垃圾填埋层的氮总去除率(58.0%)和渗滤液氮净去除率(32.2%)又高于新鲜渗滤液回灌同样的部分稳定垃圾填埋层(氮总去除率38.2%和渗滤液氮净去除率21.3%).造成这些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垃圾的生物可降解性,以及填埋层内氮负荷与通风供给的硝化可利用分子氧的比例不同.  相似文献   
584.
人工湿地系统具有投资运行费用低、设备少、管理简单、处理效果稳定、便于就地回用等特点。在上向流人工湿地的基础上增加曝气装置,通过厌氧和好氧处理的结合,推动了系统对COD的去除作用以及氨氮的硝化作用。结果表明,在进水COD为326 mg/L、NH4+-N为32 mg/L的条件下,其出水平均浓度分别为20 mg/L、4 mg/L,达到了GB18918-2002的一级A标准。沿人工湿地床层分布的氧化还原电位趋势线表明由附加曝气所产生的厌氧区和好氧区之间有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585.
通风量对厨余堆肥氮素转化及氮素损失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采用静态好氧工艺对厨余垃圾进行了堆肥化试验。堆肥设三个处理V0、V1、V2,其对应通风量分别为0.015m3(/kg·h)、0.030m3(/kg·h)和0.060m3(/kg·h),实验结果反映了不同通风量条件下,厨余垃圾堆肥的氨挥发及各形态氮的转化规律和其氮损失的数量。堆肥过程中,堆V0、V1、V2的厨余氨氮总释放率分别为6.02g/kg、8.54g/kg和5.74g/kg。堆制后,V0、V1、V2堆体全氮含量分别下降15.1%、17.1%和23.2%;有机氮分别下降46.5%、24.5%和23.0%;堆V0、V1的氨氮浓度分别提高364.8%和52.7%,V2下降25.7%。堆V0、V1、V2的氮损失率分别为33.3%、35.4%和48.9%,氨挥发占氮损失的比例分别为50.6%、58.2%和34.6%,堆V0、V1氮损失的途径主要是氨挥发,而堆V2的氮损失大部分来自有机氮物质的直接挥发。从堆肥效率、无害化程度和营养持留来看,厨余堆肥系统的通风比率以0.030m3(/kg·h)为宜,通风量过大会使有机氮的挥发增强,氮损失的比率加大。  相似文献   
586.
孔秀琴  张绍斌  包晗 《上海环境科学》2009,28(6):235-237,257
为了降低高动力消耗,探讨不同时间不同方式的曝气处理对光合细菌处理苯胺废水效果的影响,利用酸化-PSB-活性污泥法工艺处理高浓度毒性苯胺废水,在24 h的停留时间下,比较PSB阶段不同曝气时间对苯胺废水处理效果的差异.结果表明:不同时间的曝气处理对光合细菌处理苯胺废水的效果存在差异.曝气时间为2 h的反应器处理效果最佳,COD去除率达96.1%,苯胺去除率达97%,同时,相邻周期交替采用1.2 h曝气处理,废水COD去除率可提高20%以上,苯胺去除率提高了10.9%~14.2%.  相似文献   
587.
采用超声波-Fenton试剂-曝气相结合处理保险粉生产废水。探讨了超声波-曝气对保险粉生产废水处理的协同作用以及多种因素对保险粉生产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获得了最佳工艺条件:100mL COD为11500mg/L的废水(初始pH=5)在超声功率为200W下,辐射60min,H2O2用量1.3mL,FeSO4用量为0.06g的条件下,COD去除率达到83%。  相似文献   
588.
为研究反应周期内同步硝化反硝化(SND)过程的持续稳定性,试验以模拟城市污水为研究对象,于恒定气量连续曝气的SBR反应器内,在反应周期内恒定不同曝气量的条件下,考察氮转化规律和DO、ORP及pH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SND持续稳定的时间和TN去除率随曝气量的增加而减少和降低,DO、ORP和pH曲线上出现的折点可预示SND过程的结束和完全硝化反应的开始,而pH曲线上的"谷点"可预示硝化反应的结束。由此可知,在恒定气量连续曝气模式下,SND的持续稳定时间是有限的,不能延续到反应周期结束,但可用DO、ORP和pH值作为SND过程持续稳定程度的控制参数。  相似文献   
589.
印染废水具有水量大、有机污染物浓度高、色度深、碱性大、水质变化大、成分复杂等特点,属较难处理的工业废水之一。印染废水治理方法研究与应用针对问题提出了一种完整的处理工艺,该处理工艺采用物化与生化技术相结合并以生化处理为主的优化组合,并以实例进行了详细说明。  相似文献   
590.
DAF—A/O工艺在饮料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混凝气浮-水解酸化-接触氧化工艺处理某饮料废水,工程实践证明:该工艺具有处理效果好、出水水质稳定、操作简便、能耗低等优点,是处理该类饮料废水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