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4篇
  免费   101篇
  国内免费   247篇
安全科学   271篇
废物处理   13篇
环保管理   67篇
综合类   565篇
基础理论   187篇
污染及防治   89篇
评价与监测   93篇
社会与环境   49篇
灾害及防治   2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35篇
  2021年   56篇
  2020年   48篇
  2019年   49篇
  2018年   40篇
  2017年   48篇
  2016年   62篇
  2015年   53篇
  2014年   58篇
  2013年   89篇
  2012年   97篇
  2011年   93篇
  2010年   88篇
  2009年   62篇
  2008年   55篇
  2007年   66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2篇
  1976年   2篇
  197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991.
利用Landsat遥感数据定量研究了淮河流域1995—2007年间各湿地类型的规模变化,分析了其变化特征,辨识了湿地消长的热点区域,并研究湿地变化热点空间分异的影响因子。结果表明,研究期间流域内水田、库塘等人工湿地大幅增加(净增量分别占1995年湿地总面积的16.81%、4.57%);湖泊、沼泽等自然湿地则明显减少(净减少量分别占1995年湿地总面积的1.06%、2.79%),且多转为人工湿地。湿地变化热点多分布于流域东部及南部;人工湿地变化热点分布连续而集中,自然湿地变化热点则稀少而分散。高程和气温对人工湿地增长热点及自然湿地减少热点的发生影响强度相对较高;社会经济与可达性因素对热点的发生具有显著作用,但其影响强度相对较弱。整个淮河流域,湿地变化热点的发生受多种要素的耦合作用,但湿地变化热点空间分异的首要因素是流域自然地理等背景条件的约束作用。  相似文献   
992.
天津市可吸入颗粒物及元素室内外相关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选取天津市某社区作为采样点,于2009年8、9月(代表非采暖季)和11、12月(代表采暖季)采集了室内和室外可吸入颗粒物(PM10)样品,以研究天津市PM10及元素的室内外相关性.结果表明,采暖季PM10的室外平均浓度为198.88μg/m3.非采暖季和采暖季PM10的室内外浓度比(I/O比值)的变化范围分别为0.14~3.22和0.10~3.70,平均值分别为0.88和0.96,室内外相关系数(R2)分别为0.32和0.46.Al、Ca、Fe等元素的浓度均高于1μg/m3,V、Mn、Cu等元素浓度变化范围为0.01~1μg/m3;非采暖季和采暖季元素I/O比值的变化范围分别为0.62~1.04和0.41~0.92.以采暖季为例,使用PM10质量(元素)浓度的质量平衡模型计算的有效穿透因子(Finf)、贡献值、贡献率分别为0.26(0.39)、50.84μg/m3(78.69μg/m3)、43.97%(50.05%),两种结果存在差异的原因是2种模型对Finf的假设不同.  相似文献   
993.
为客观评价当归中金属微量元素对长期服用患者的健康影响,在当归的道地产区随机选取了9个采样点,采用高效毛细管电泳法同时检测当归中Mn、Fe、Mo、Cu四种金属微量元素含量,并对当归中的4种金属微量元素进行健康风险评价.结果表明,9个采样点中,有5个采样点当归的危害指数大于1,4种微量元素中Cu和Mo是影响人体健康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994.
城市污染场地风险评价过程充满不确定性因素,其中评价系统的客观随机性、评价因子选取的不完整以及监测数据的不精确都易导致评价结果失真,不能客观反映场地的实际风险情况。在综合考虑场地污染带来的潜在生态风险和人体健康风险的基础上,本文将递阶分层的评价指标体系用于场地污染风险分级,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层各指标的权重;并用模糊聚类思想建立了评价指标集,同时对综合评价指标进行量化,根据对综合评价指标的取值研究,将污染场地风险等级划分为低、中、较重、重和严重5类;构建了一个基于不确定信息的场地污染风险集对分析模型。实例验证表明,集对分析法与模糊综合评价法评价结果基本一致,评价手段合理,为场地污染风险等级划分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995.
海南岛北部潮间带红树林对重金属的累积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海南岛北部潮间带红树林湿地7种红树植物(根、茎、叶)及其根系沉积物中重金属元素含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湿地沉积物中Ni、Cu、Zn、As和Cd的变异系数大于0.50,沉积物中重金属分布很不稳定。其中Cr、Cu、Zn、As和Cd的含量均高于海南水系沉积物背景值,可能存在外源的输入。仅有Pb的含量略低于海南水系沉积物背景值。总体来看,大部分植物显示了对Cd元素的较强的富集能力(BAC〉1),瓶花木对重金属元素的吸收能力总体上要比其他红树植物强一些,木果楝对重金属元素的吸收能力总体上最弱。其中,瓶花木(Scyphiphora hydrophyllacea)对Cr、Zn、As和Cd的吸收能力较强,莲叶桐(Hernandia sonora)对Cr和Ni的吸收能力较强,角果木(Ceriops tagal)对Pb的富集能力较强。角果木(Ceriops tagal)和桐花树(Aegiceras corniculatum)对Cd和Pb的运输能力较强,瓶花木(Scyphiphora hydrophyllacea)对Cu、Zn和Cd的运输能力较强,尖瓣海莲(Bruguiera sexangula)对Cr、Ni、Cd和Pb的运输能力较强,木榄(Bruguiera gymnorrhiza)对Ni、Cu、Cd和Pb的运输能力较强,木果楝(Xylocarpus granatum)对Cr、Zn和Cd的运输能力较强,莲叶桐(Hernandia sonora)对Cr也有较强的运输能力。但此次所研究的红树植物对As元素的运输能力均很弱,建议适量引入适宜在研究区生长并且对As元素富集能力较强的植物。  相似文献   
996.
围填海工程对海洋资源影响评价——以曹妃甸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受围填海工程影响的海洋资源及其影响程度,构建了用于评价围填海工程对海洋资源产生影响程度的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AHP)分别给出了主要受影响资源为港航资源、旅游资源和渔业资源的一级评价指标权重,在主要受影响资源为港航资源中,港航资源、旅游资源、空间资源和其他资源的权重分别为47.95%、11.99%、21.01%、11.99%、7.06%;利用德尔菲法通过三轮专家咨询给出了二级评价指标权重,分析评价了曹妃甸围填海工程对海洋资源的影响。结果表明曹妃甸围填海工程对其海洋资源有一定的影响,该海域对围填海工程的影响尚处于可承受范围,可以进行适度的围填海工程。  相似文献   
997.
试验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测定了大理、怒江、德宏三个地区香菇中Ca、Mg、Fe、S、P、K,Zn,Cu,Mn等9种元素的含量.研究结果表明:不同产地香菇同一元素含量存在差异,其中Fe的含量差异最为明显;此外,同一产地不同元素含量也存在差异.此方法具有简单、快速、可靠、高敏等特点,并且可同时测定多种元素.研究结果能够为进一步探讨香菇中元素的含量与其功能的相关分析提供参考,也能够为元素的开发利用以及香菇的栽培提供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98.
基于层次分析(AHP)的山东林火风险区划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宝华  张华  孙治军 《火灾科学》2014,23(4):225-232
利用RS和GIS构建山东森林火险区划模型,模型采取4类指标:第一类是森林火灾发生和蔓延的气象条件,选用代表干湿状态的多年近地面平均气温和近地面空气比湿;第二类是森林燃烧物质基础,林火行为主体的森林植被类型和植被覆盖度;第三类是高程、坡度和坡向等森林火灾发生和蔓延的地形条件;第四类是距居民点距离、距道路距离和人口素质(农民纯收入指数)等火源条件。分析2001-2010年10年间各类指标因子与火点分布关系,利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火险因子权重构建了山东林火风险区划,用2011-2012年火烧迹地信息进行验证,其中火点落在大于或高于三级占到了95%以上。  相似文献   
999.
灰色层次分析法在航空工业企业事故中的分析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航空工业常使用高精度、高价值的关键仪器、设备、设施,各种型号飞机试验、试飞频繁。机械伤害、高处坠落、冲压设备伤手等事故时有发生。分析航空企业事故致因主要为事故预防措施不到位,生产工艺设备安全性不高,职业病预防及管理不到位。利用数学建模的思路,引入灰色层次分析法(GAHP),以航空某企业为例,将评估对象安全状况分为指标层、准层次、目标层,逐级计算灰数,确定所属灰类,得出航空某企业的安全综合评估结果。评估结果显示,GAHP法能够客观反映航空企业安全状况,值得在航空企业安全生产事故风险评估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00.
从风险因素交互作用的角度探讨民机着陆阶段风险因素的权重分布。针对着陆事件中所涉及的风险因素,引入层次分析法,通过分析确定风险因素的重要性标度,构建交互式信息空间中的风险因素权重模型。在此基础上,研究风险因素的定量评估问题。进一步考虑机队的航线持续运行对于风险因素的影响,提出层次分析法的增量式过程,研究目标风险因素权重的增量评估方法,揭示时间维度下风险因素的权重分布,给出度量各种着陆环境及机组行为下着陆风险因素重要性的一般方法。工程实例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