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5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80篇
安全科学   80篇
废物处理   11篇
环保管理   101篇
综合类   198篇
基础理论   73篇
环境理论   1篇
污染及防治   45篇
评价与监测   40篇
社会与环境   26篇
灾害及防治   1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3篇
  1977年   5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3年   2篇
  1972年   1篇
  1971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Abstract

Objective: The focus of this study is side impact. Though occupant injury assessment and protection in nearside impacts has received considerable attention and safety standards have been promulgated, field studies show that a majority of far-side occupant injuries are focused on the head and thorax. The 50th percentile male Test Device for Human Occupant Restraint (THOR) has been used in oblique and lateral far-side impact sled tests, and regional body accelerations and forces and moments recorded by load cells have been previously reported. The aim of this study is to evaluate the chestband-based deflection responses from these tests.

Methods: The 3-point belt–restrained 50th percentile male THOR dummy was seated upright in a buck consisting of a rigid flat seat, simulated center console, dashboard, far-side side door structure, and armrest. It was designed to conduct pure lateral and oblique impacts. The center console, dashboard, simulated door structure, and armrest were covered with energy-absorbing materials. A center-mounted airbag was mounted to the right side of the seat. Two 59-gage chestbands were routed on the circumference of the thorax, with the upper and lower chestbands at the level of the third and sixth ribs, respectively, following the rib geometry. Oblique and pure lateral far-side impact tests with and without airbags were conducted at 8.3 m/s. Maximum chest deflections were computed by processing temporal contours using custom software and 3 methods: Procedures paralleling human cadaver studies, using the actual anchor point location and actual alignment of the InfraRed Telescoping Rods for the Assessment of Chest Compression (IR-TRACC) in the dummy on each aspect—that is, right or left,—and using the same anchor location of the internal sensor but determining the location of the peak chest deflection on the contour confined to the aspect of the sensor; these were termed the SD, ID, and TD metrics, respectively.

Results: All deformation contours at the upper and lower thorax levels and associated peak deflections are given for all tests. Briefly, the ID metrics were the lowest in magnitude for both pure lateral and oblique modes, regardless of the presence or absence of an airbag. This was followed by the TD metric, and the SD metric produced the greatest deflections.

Conclusion: The chestbands provide a unique opportunity to compute peak deflections that parallel current IR-TRACC-type deflections and allow computation of peak deflections independent of the initial point of attachment to the rib. The differing locations of the peak deflection vectors along the rib contours for different test conditions suggest that a priori attachment is less effective. Further, varying magnitudes of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ID and TD metrics underscore the difficulty in extrapolating ID outputs under different conditions: Pure lateral versus oblique, airbag presence, and thoracic levels. Deflection measurements should, therefore, not be limited to an instrument that can only track from a fixed point. For improved predictions, these results suggest the need to investigate alternative techniques, such as optical methods to improve chest deflection measurements for far-side occupant injury assessment and mitigation.  相似文献   
72.
为了实现利用井下放水试验获取顶板含水层的钻孔单位涌水量,采用抽水试验中的地下水动力学计算公式,结合观测孔的水位降深,给出了放水孔水位降深的计算方法;利用观测孔水位降深和观测孔与放水孔之间距离的对数曲线图,提出了放水孔水位降深的图解法;对于承压含水层,基于钻孔单位涌水量与含水层渗透系数之间的线性相关关系,可以通过含水层的渗透系数获取钻孔单位涌水量;通过实例分析,解析法和图解法计算得到的放水孔单位涌水量相近,结合现场放水试验情况,分析了放水孔单位涌水量的可靠性,并对3种方法的适用条件进行了讨论。研究结果表明:利用放水试验获取的放水孔单位涌水量符合实际情况,可以作为含水层富水性评价和矿井水文地质条件分析的依据。  相似文献   
73.
阐明了能使防护林体系水土保持功能达到持续和稳定提高的造林和经营配套技术  相似文献   
74.
环境分析化学发展战略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环境分析化学是环境化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本文报导环境分析化学的研究领域,对象,国内外研究工作的发展趋势以及环境分析方法和环境监测仪器等。近年来,在污染物的超痕量分析、环境标准参考物的制备以及环境分析监测技术自动化方面都有较大的进展,对推动研究污染物的来源、毒性和含量,为最终控制和改造环境起到了推动作用,环境科学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环境分析化学所取得的成就。 在研究国内外工作动向的基础上,我们提出了环境分析化学的中近期研究方向,其中包括有机污染物和元素化学形态定值的环境标准参考物质、无机毒物的形态分析、分析技术的联用,有毒污染物的系统分析、我国优先监测污染物名单的制定、新型采样器,以及监测技术自动化研究等方面,以供从事这方面工作的领导和科研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75.
李鹏  赵忠  李占斌 《生态环境》2001,10(4):301-306
通过对渭北黄土高原地区沟坡地土壤理化性质的分析和对当地社会经济状况的调查研究,应用层次分析法对沟坡地土地自然生产力和现实生产力进行了分析和评价.在分析过程中,把当地主要造林树种根系垂直分布特征及其根系抗旱性特性纳入了分析评价体系.结果表明,嘴头村和西坡村不同树种沟坡地上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的自然生产力属于中等稍微偏上水平,而山杏(Prunus armeniacia var. ansu)、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和侧柏(Platycladus orientalis)的自然生产力水平则较低.两地沟坡地上的现实生产力计算结果则证明刺槐和山杏两个树种表现出了较高的水平,具有较好的发展前途;而油松和侧柏的现实生产力水平则较低,其发展推广受到了限制.群众对沟坡开发治理的态度和对开发方案的认可对沟坡开发的成功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6.
随着我国工业的发展,在工业产值不断提升的同时,向环境中释放出的各类污染物也逐渐增加,其中包括多种金属纳米颗粒物。这些金属纳米颗粒物进入大气、水源及土壤中,累积到一定程度引起环境安全问题;进一步可被动植物所吸收,经过食物链富集和传递,造成直接或间接人体暴露,危害人体健康。环境纳米金属组学,研究的范畴主要涉及自然或人为因素产生的金属纳米颗粒在环境介质和生物有机体中的生物/化学行为、转化归趋,并且据此评价金属纳米颗粒物的环境安全性及其生物健康效应。随着对金属纳米颗粒环境效应研究的不断深入,对传统的研究方法提出了更多的挑战。同步辐射具有高亮度、高准直和宽频谱等特性,在金属元素分析方面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本文主要介绍了同步辐射技术,如同步辐射X射线荧光分析技术(SR-XRF)和同步辐射X射线吸收光谱技术(SR-XAS)等,在金属纳米颗粒物的环境行为及其生物健康效应研究中的应用;结合本实验室及国内外的一些研究工作,阐述了同步辐射技术应用于环境纳米金属组学研究领域所取得的一些新进展,以期为拓展同步辐射技术在环境金属纳米颗粒物分析的应用研究提供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7.
我国城市垂直绿化现状与垂直绿化新技术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虽然我国各城市开展城市垂直绿化推广工作,取得了不少成效,但是依然存在着垂直绿化技术和植物种类单一、效果有待改善等问题。近年来,国内外出现了不少新的垂直绿化技术,若能借鉴、选择性地进行应用,对我国城市垂直绿化工作必定起促进作用。介绍了几种较新的垂直绿化技术,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78.
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多样性解析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多样性是微生物生态学和环境科学研究的热点内容,对于开发微生物资源,阐明微生物群落与其生境的关系,揭示群落结构与功能的联系,从而指导微生物群落功能的定向调控具有重要意义。基本按照年代顺序概述了常用的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多样性解析技术,同时也体现了解析技术由片面向全面、由低分辨水平向高分辨水平的发展过程。20世纪70年代以前,对环境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的认识依赖传统的培养分离方法,方法的分辨水平低,认识是不全面的和有选择性的;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在微生物化学成分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生物标记物方法(醌指纹法、磷脂脂肪酸法等),对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的认识进入到较客观的层次上;在80和90年代,以DNA为目标物的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rRNA基因测序技术、基因指纹图谱等)比较精确地揭示了微生物种类和遗传的多样性,并给出了关于群落结构的直观信息。指出了每种解析技术的功能特点和局限性,并展望了解析技术的发展趋势是原位、快速、灵敏、高通量和准确定量。  相似文献   
79.
海河平原农业供水的决策分析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海河平原水源不足的问题,采用系统分析的方法,探讨了农业供水的对策。提出的决策分析模型可望适用于不同大小的区域。通过实际资料的分析得出实行节流、管理与开源的具体方案及经济效益。分析成果表明推行节水灌溉技术与管理措施是完全可行的。在建立节流系统(包括管带与滴灌及调整耕作制度、作物布局)和加强水管理的基础上,实行开源引江、引黄,可大大缩减调水规模,降低开源工程投资,缓和工农与城乡供水的矛盾。  相似文献   
80.
本文引用了七十余篇近几年国内外的有关著文,对水和废水中的多氯联苯(PCBs)的测定方法进行了评述,全面系统地介绍了水样的采集、富集、净化和分析测定等操作程序,着重于样品的前处理和气相色谱分析,并提出了这一领域今后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