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214篇 |
免费 | 510篇 |
国内免费 | 362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376篇 |
废物处理 | 70篇 |
环保管理 | 411篇 |
综合类 | 1484篇 |
基础理论 | 207篇 |
污染及防治 | 235篇 |
评价与监测 | 116篇 |
社会与环境 | 68篇 |
灾害及防治 | 11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9篇 |
2023年 | 69篇 |
2022年 | 78篇 |
2021年 | 123篇 |
2020年 | 98篇 |
2019年 | 91篇 |
2018年 | 87篇 |
2017年 | 121篇 |
2016年 | 141篇 |
2015年 | 98篇 |
2014年 | 153篇 |
2013年 | 198篇 |
2012年 | 216篇 |
2011年 | 200篇 |
2010年 | 173篇 |
2009年 | 156篇 |
2008年 | 87篇 |
2007年 | 170篇 |
2006年 | 147篇 |
2005年 | 107篇 |
2004年 | 96篇 |
2003年 | 87篇 |
2002年 | 50篇 |
2001年 | 44篇 |
2000年 | 36篇 |
1999年 | 51篇 |
1998年 | 41篇 |
1997年 | 37篇 |
1996年 | 22篇 |
1995年 | 22篇 |
1994年 | 14篇 |
1993年 | 11篇 |
1992年 | 9篇 |
1991年 | 9篇 |
1990年 | 2篇 |
1989年 | 3篇 |
1988年 | 1篇 |
1987年 | 1篇 |
1986年 | 4篇 |
1983年 | 1篇 |
1982年 | 1篇 |
1981年 | 1篇 |
1978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0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在绿色发展的过程中,金融作为现代经济体系中必不可少的一环正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从一般的理论认知和实践而言,可从金融的深化和广化两个角度来看待金融发展。相对金融广化而言,金融深化更能体现金融对于资本的配置功能和金融体系不断完善的过程,它通过引导投资边际收益率促进绿色发展的效率,进而影响整个绿色经济系统的全要素生产率。本文通过构建一个经济内生增长模型来检验金融深化对绿色发展的影响效应,以2003—2014年中国280个地级单元的面板数据为样本,采用面板门槛模型分析其内在作用的非对称性。结果表明:(1)模型推导发现,金融深化作用在不同生产部门所占份额的配置未达到最优时,金融深化对绿色发展存在门槛效应,即金融深化对绿色发展作用存在可能的非对称性;否则,二者以近似对数函数的关系相互作用。(2)实证发现,金融深化对绿色发展在中国地级层面存在一重门槛效应,似然比检验结果表明该门槛效应在1%的临界值下显著,并且其门槛值大小为0.635 5,门限回归结果显示金融深化对绿色发展在门限值前后的偏效应系数分别为-0.056 8和0.129 9,说明中国金融深化与绿色发展的关系呈现库兹涅茨曲线的倒U形形状。(3)稳健性检验发现,控制变量对金融深化导致的绿色发展门槛效应的扰动仅体现在P值的变化范围之内且变化幅度较小,门限值的大小及置信区间不会发生明显变化,反映中国金融深化与绿色发展的关系结构依然稳健。显然,应当大力推进金融深化过程,突破"门槛效应"的制约,充分发挥金融深化对资本的配置效应,从而推动中国绿色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32.
33.
34.
不同菌种组合对发酵残余物好氧堆肥进程及氮素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适宜菌剂组合对于初始电导率(Electronic conductivity,EC)较高的发酵残余物二次干化腐熟效果具有重要影响。通过在发酵残余物(猪场沼渣、城市生活污泥)好氧发酵过程中添加不同菌种组合,研究堆肥腐熟指标变化,特别是不同形态氮素指标变化,以期更好提升发酵残余物的干化和腐熟程度。结果表明:F3菌剂组合处理高温期达16 d,最高温度为69.5℃,最早进入腐熟阶段,全氮损失比例最少,为8.72%;对照组在高温期(14 d、69.3℃)及全氮损失比例(9.21%)指标上仅低于F3处理组,表明自然堆体存在耐盐菌种;在促进堆肥腐熟效果方面,霉菌起着关键的作用,堆肥后期酵母菌的存在促进堆体腐熟度的提升;菌种比例和种类的合理设置对于堆体腐熟度提高的重要性要高于活菌添加量;在堆肥保氮过程中,真菌(霉菌和酵母菌)起着重要作用。F3处理(即芽孢杆菌:霉菌:酵母菌=1:2:2),是实现发酵残余物快速高效堆肥的理想菌剂配方,其他复配菌种组合保氮效果改良侧重点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35.
Meinardus HW Dwarakanath V Ewing J Hirasaki GJ Jackson RE Jin M Ginn JS Londergan JT Miller CA Pope GA 《Journal of contaminant hydrology》2002,54(3-4):173-193
Over the last few years, more than 40 partitioning interwell tracer tests (PITTs) have been conducted at many different sites to measure nonaqueous phase liquid (NAPL) saturations in the subsurface. While the main goal of these PITTs was to estimate the NAPL volume in the subsurface, some were specifically conducted to assess the performance of remedial actions involving NAPL removal. In this paper, we present a quantitative approach to assess the performance of remedial actions to recover NAPL that can be used to assess any NAPL removal technology. It combines the use of PITTs (to estimate the NAPL volume in the swept pore volume between injection and extraction wells of a test area) with the use of several cores to determine the vertical NAPL distribution in the subsurface. We illustrate the effectiveness of such an approach by assessing the performance of a surfactant/foam flood conducted at Hill Air Force Base, UT, to remove a TCE-rich NAPL from alluvium with permeability contrasts as high as one order of magnitude. In addition, we compare the NAPL volumes determined by the PITTs with volumes estimated through geostatistical interpolation of aquifer sediment core data collected with a vertical frequency of 5-10 cm and a lateral borehole spacing of 0.15 m. We demonstrate the use of several innovations including the explicit estimation of not only the errors associated with NAPL volumes and saturations derived from PITTs but also the heterogeneity of the aquifer sediments based upon permeability estimates. Most importantly, we demonstrate the reliability of the 相似文献
36.
页岩气开发压裂返排液处理是近年的研究热点,本文采用电-Fenton氧化技术对压裂返排液絮凝出水进行深度处理研究,主要考察了H2O2投加量、pH值、电压和反应时间对COD去除效果的影响。通过正交实验和单因素影响实验,确定电-Fenton氧化处理絮凝出水的适宜条件为:H2O2投加量为40 mL·L-1、pH=3、电压6 V和反应时间60 min。在此条件下,出水COD为71.3 mg·L-1,COD去除率达到62.5%。实验结果表明化学絮凝-电-Fenton氧化是页岩气压裂返排液达标外排的一种适宜处理工艺。 相似文献
37.
电解气浮含油污水处理工艺是一种新型的污水处理技术。基于室内试验及现场小试的研究成果,对该技术进行了放大的工业性试验研究,设计了试验流程及装置,取得了阶段性的试验结果。研究结果表明,经电气浮处理后除油率最高可达89%,悬浮固体去除率最高为73%,最低为30%;杀菌率达到99.6%~100%,达到了电气浮除油的要求。电气浮含油污水处理工艺与其他含油污水处理工艺相比,药剂投加量为常规工艺的1/3,运行电耗为0.2 kW.h/m3,总的运行费用约为常规工艺的40%~60%。研究成果为电气浮工艺在石油化工废水处理中的广泛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8.
潜在蒸散发对水资源评价和气候变化均具有重要意义。采用Penman-Monteith公式和气象观测资料计算了中国西南地区90个气象站的潜在蒸散发,并采用多种统计方法分析了潜在蒸散发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西南地区近52a的平均潜在蒸散发为3 209.8 mm,其中云南省潜在蒸散发最高(3 664.7 mm),其次为四川省(3 015.0 mm)、重庆市(2 972.4 mm)、贵州省(2 958.0 mm)。四季潜在蒸散发空间分布特征与年不同,从大到小排序为夏季,春季,秋季,冬季。(2)西南地区整体呈增加趋势(0.9 mm/10 a),其中31个站点呈减少趋势(p0.1),17个站点呈增加趋势(p0.1),其余站点变化趋势不显著。大部分站点春季(55.6%)和夏季(63.3%)呈减少趋势,秋季(62.2%)和冬季(58.9%)则呈增加趋势。(3)经MannKendall突变检验,该区整体潜在蒸散发的突变时间为1995年(p0.05);单个站点突变检验显示,76个站点发生突变,突变年份集中于1980s,未发生突变的站点主要分布于青藏高原东缘。整体上看,近52a来西南地区潜在蒸散发略呈增加趋势,并存在突变点,但部分站点存在相反的变化趋势,这和复杂的地形环境和气候特征有较大关系,体现出西南地区水文气象变化的独特性。 相似文献
39.
针对秸秆类农业废弃物干法厌氧发酵过程中易产生物料分层、表面结垢以及存在“死角”等问题,通过改进横卧推流式中试厌氧反应器搅拌工艺,探索了连续运行条件下机械搅拌、前端气动搅拌和全程气动搅拌等3种单一搅拌方式对稻秸干法厌氧发酵产气规律、底物降解特性及系统稳定性的影响,并通过进一步设置不同的搅拌频次优化了机械搅拌和前端气动搅拌组合工艺,综合考察了发酵效率和能源消耗情况。结果表明,在单一搅拌工艺条件下,稻秸干法厌氧发酵40 d总产气量呈现出“机械搅拌>前端气动搅拌>全程气动搅拌”的规律,分别为75.5、66.5和61.9 m3,对应的单位VS产气量分别为441.9、389.3和362.3 L·kg−1,这说明采用改进型框型叶片的机械搅拌可有效翻动物料,以促进其与发酵液的充分接触。在进一步优化“机械+前端气动”的组合搅拌工艺后发现,稻秸40 d产气量与单一机械搅拌模式较为接近,尤其是“机械搅拌(每天4次)+前端气动搅拌(每天4次)”的组合搅拌方式,单位VS产气量高达447.2 L·kg −1,纤维素和半纤维素降解率分别可达14.9%和15.1%;但从能源损耗角度来看,“机械搅拌(每天2次)+前端气动搅拌(每天4次)”的组合搅拌方式中能耗最低,仅为单一机械搅拌方式能耗的约40%。在稻秸干法厌氧发酵工程实际运行过程中,可根据厌氧发酵效率和能耗节省需求,因地制宜地选择合适的组合搅拌工艺。本研究结果可为木质纤维素类废弃物干法厌氧发酵工程中的搅拌方式改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0.
通过多批次的小试试验考察了结晶沉淀-树脂吸附组合工艺对黄连素含铜废水的处理效果,并对产生的碱式氯化铜(TBCC)结晶沉淀进行X射线衍射(XRD)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反应pH为7.0~9.0时,废水中超过99.9%的Cu 2+以碱式氯化铜结晶沉淀的形式得以回收,反应生成的碱式氯化铜沉淀通过水洗后,其成分符合GB/T 21696—2008《饲料添加剂 碱式氯化铜》质量标准。剩余的废水再经过树脂吸附工艺处理后,出水Cu 2+浓度小于1.0 mg/L。在小试试验的基础上,开展了中试试验研究,其结果进一步验证了小试试验的运行效果及该工艺的可行性。通过该处理工艺既可综合利用废水中的铜资源,又可将废水的pH由小于1调至大于7,有利于实现制药废水综合处理和达标排放。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