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202篇 |
免费 | 215篇 |
国内免费 | 1291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162篇 |
废物处理 | 147篇 |
环保管理 | 300篇 |
综合类 | 1869篇 |
基础理论 | 410篇 |
环境理论 | 1篇 |
污染及防治 | 646篇 |
评价与监测 | 81篇 |
社会与环境 | 75篇 |
灾害及防治 | 1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篇 |
2023年 | 35篇 |
2022年 | 62篇 |
2021年 | 88篇 |
2020年 | 75篇 |
2019年 | 92篇 |
2018年 | 97篇 |
2017年 | 131篇 |
2016年 | 164篇 |
2015年 | 153篇 |
2014年 | 198篇 |
2013年 | 227篇 |
2012年 | 209篇 |
2011年 | 194篇 |
2010年 | 180篇 |
2009年 | 188篇 |
2008年 | 134篇 |
2007年 | 210篇 |
2006年 | 229篇 |
2005年 | 182篇 |
2004年 | 142篇 |
2003年 | 132篇 |
2002年 | 98篇 |
2001年 | 83篇 |
2000年 | 83篇 |
1999年 | 70篇 |
1998年 | 55篇 |
1997年 | 34篇 |
1996年 | 24篇 |
1995年 | 33篇 |
1994年 | 31篇 |
1993年 | 21篇 |
1992年 | 13篇 |
1991年 | 11篇 |
1990年 | 3篇 |
1988年 | 4篇 |
1987年 | 1篇 |
1985年 | 1篇 |
1984年 | 1篇 |
1983年 | 1篇 |
1982年 | 4篇 |
1980年 | 2篇 |
1979年 | 2篇 |
1978年 | 2篇 |
1973年 | 2篇 |
1971年 | 1篇 |
1970年 | 1篇 |
1967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7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介绍了如何在国家级生态示范区的可持续发展评估中运用灰色系统理论构建定量评估系统模型,并给出了关系型指标表、量纲模型、多元灰色预测模型和发展系数模型以及应用实例.根据该评估系统模型所开发的灰色评估系统由数学模型、计算机软件和硬件组成,可自动完成量纲统一、指标预测、相关分析、综合评估和趋势图表的运算和输出. 相似文献
2.
土著致病菌及其胞外物在生物防治斑马贝中的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无脊椎动物斑马贝(Dreissena polymorpha) 的生物污损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而应用从斑马贝体内分离出的土著菌株及其体外代谢产物对它进行生物防治是一种经济效益显著且对环境友好的方法.本文主要报导从斑马贝体内分离的土著菌株中筛选出致病菌并研究该细菌及其代谢产物对它的控制作用.在三十多种土著菌株中,中间气单胞菌( Aeromonas media),维罗纳气单胞菌(A. veronii),杀鲑气单胞菌杀鲑亚种(A. salmonicida subsp. salmonicida)和腐败希瓦氏菌(Shewanella putrefaciens)是幼体斑马贝的致命致病菌.当接种量为每只斑马贝107 个细菌时,接种中间气单胞菌、杀鲑气单胞菌杀鲑亚种和腐败希瓦氏菌的5 d 死亡率为100%,而维罗纳气单胞菌为65%.通过扫描电镜(SEM)发现,垂死的斑马贝肌肉组织被破坏并含有大量的细菌.4种细菌代谢产物的不同组分表现出对斑马贝不同的致死效果,在所研究的3种不同Mr组分中(Mr<5×103,5×103~10×103及>10×103),>10 ×103组分具有最高致死率.这些结果为控制贝类无脊椎动物的生物污损提供了新方法. 图4 参24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了国外近二十年来专家系统在废水生物处理工艺控制领域的应用及开发的典型系统,分析了废水生物处理工艺难于控制的原因、各类系统的结构和特点及目前废水处理专家系统的不足,探讨了废水生物处理专家系统今后应深入研究的问题及方向 相似文献
4.
5.
6.
制药废水硝化-反硝化除氮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含高浓度氮的制药废水经好氧生化处理后,虽然出水的COD,BOD5均可达到行业排放标准,但TN仍高达约170mg/L。本研究在曝气池中设置填料,利用生物膜外层好氧,内层缺氧厌氧的条件,使硝化-反硝化脱氮在同一构筑物内进行,NH3-N和TN去除率分别可达约90%和70%。在本试验条件范围内,温度越高,负荷越低,硝化和反硝化作用越完全,NH3-N和TN去除率越高。 相似文献
7.
8.
一株好氧反硝化菌的反硝化性能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从长期运行的生物滤塔中筛选出一株好氧反硝化菌株A1,经鉴定为恶臭假单胞菌Pseudomonas putida。文章目的是对A1的反硝化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A1菌株在好氧条件下能有效去除培养液中的硝酸盐氮,24h脱氮率可达到94.84%。C/N对菌株A1的好氧反硝化能力有很大影响,当C/N>5时,基本能够进行完全的反硝化。和其他已报道的好氧反硝化菌相比,A1菌株有着更高的氧耐受浓度。菌株A1能够以硝酸盐或亚硝酸盐和氧气为电子受体进行协同呼吸,硝酸盐呼吸和亚硝酸盐呼吸都具有较高的脱氮效率,并且亚硝酸盐呼吸要较硝酸盐呼吸更容易进行。以丁二酸盐、葡萄糖和乙酸盐作为碳源时,其脱氮效果均要明显好于乙醇作为碳源。 相似文献
9.
利用玉米浸泡液产电的微生物燃料电池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以玉米淀粉生产过程中的浸泡液(玉米浸泡液)作为接种液和基质,利用“三合一”膜电极的单室空气阴极微生物燃料电池进行试验,采用在线监测电压和废水分析方法对产电功率和化学需氧量(COD)、氨氮进行测定,探讨高COD、高氨氮有机废水产电及废水处理的可行性.结果表明,经过94 d(1个周期)的连续运行(固定外电阻为1 000 Ω),17 d时输出电压达到最大(525.0 mV),稳定期最大输出功率可达169.6 mW/m2,此时电池相应的电流密度为440.2 mA/m2,内阻约为350 Ω,开路电压619.5 mV;但燃料电池电子利用效率较低(库仑效率为1.6%);1个周期结束时浸泡液的COD去除率达到51.6%,氨氮去除率25.8%.本试验利用玉米浸泡液成功获得电能,同时对浸泡液有效地进行了处理,为其资源化利用提供新途径. 相似文献
10.
The influence of different driving cycles on their exhaust emissions and fuel consumption rate of gasoline passenger car was investigated in Bangkok based on the actual measurements obtained from a test vehicle driving on a standard chassis dynamometer. A newly established Bangkok driving cycle (BDC) and the European driving cycle (EDC) which is presently adopted as the legislative cycle for testing automobiles registered in Thailand were used. The newly developed BDC is constructed using the driving characteristic data obtained from the real on-road driving tests along selected traffic routes. A method for selecting appropriate road routes for real driving tests is also introduced. Variations of keyed driving parameters of BDC with different driving cycles were discuss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HC and CO emission factors of BDC are almost two and four times greater than those of EDC, respectively. Although the difference in the NOx emission factor is small, the value from BDC is still greater than that of EDC by 10%. Under BDC, the test vehicle consumes fuel about 25% more than it does under EDC. All these differences are mainly attributed to the greater proportion of idle periods and higher fluctuations of vehicle speed in the BDC cycle. This result indicated that the exhausted emissions and fuel consumption of vehicles obtained from tests under the legislative modal-type driving cycle (EDC) a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from those actually produced under real traffic conditions especially during peak periods.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