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2篇
  免费   48篇
  国内免费   161篇
安全科学   17篇
废物处理   15篇
环保管理   24篇
综合类   352篇
基础理论   55篇
污染及防治   42篇
评价与监测   18篇
社会与环境   6篇
灾害及防治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6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3 毫秒
491.
The principle and technique were reported here to produce lignin-based sand stabilizing material (LSSM) using extracted lignin from black liquor of straw paper mills. Field tests using LSSM to stabilize and green sand dunes were started in 2002. The field experiment was carried out in August 2005 when the newly formed plant community was 3 years old. The results from the comprehensive field experiment demonstrated that unlike polyvinyl acetate or foamed asphalt commonly used for dune stabilization, LSSM was plantfriendly material and could be used in combination with seeding and planting of desert species. With the help of LSSM, the desert species (i.e., Agriophyllum squarrosum (L.) Moq. and Artemisia desertorum Spreng. etc.) could be used to form community in 2–3 yeas and to stabilize sand dune e ectively. The newly formed community was sustainable under an extremely dry climate condition. The organic matter and total nitrogen in the soil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as the community were formed, while the change in P and K contents in the soil was negligible.  相似文献   
492.
秸秆焚烧期的碳黑气溶胶观测及研究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2007年5~6月在合肥市郊3个站点连续实时监测碳黑气溶胶,研究其在秸秆焚烧期的变化特征和来源.正常时期碳黑气溶胶平均质量浓度约为4.85 μg/m3,而秸秆焚烧期其平均浓度约为 8.38 μg/m3,这说明秸秆焚烧是碳黑气溶胶的重要来源.同步监测的PM10与BC一致性较好,相关系数为0.74,一般情况下BC约占PM10的4.7%,而秸秆焚烧期BC/PM10的统计平均值较高,约为7.9%.比对2004年秸秆焚烧期BC浓度数据,证实了合肥市在实行农作物秸秆禁烧后,碳黑气溶胶的污染情况有较大好转.  相似文献   
493.
通过热重分析实验和固定床热解实验研究了麦草碱性亚硫酸钠-蒽醌法制纸桨黑液固形物的热解特性和热解产物分布。结果表明:黑液固形物热解过程分为干燥脱水、有机物热解和无机物转化三个阶段,主要失重发生在200~550℃间;在热重分析基础上按一级反应动力学模型得到了黑液固形物热解各阶段的动力学参数;实验条件下,麦草浆黑液固形物固定床热解后约三分之一转化为挥发分,余下为固体残渣。  相似文献   
494.
济南市春季大气颗粒物污染研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对济南市2005年春季大气颗粒物中PM10、PM2.5和细颗粒物中的黑碳气溶胶的浓度水平、时间分布和日变化进行了观测,并结合气象资料对变化特征进行综合分析,探讨了PM10,PM2.5和黑碳的相对含量以及对能见度的影响等.研究结果表明,PM10和PM2.5平均浓度分别为242.5μg·m-3和109.4μg·m-3.与我国空气质量二级标准PM10日均值150μg·m-3和美国国家空气质量PM2.5日均标准65μg·m-3相比,超标率分别达到80.77%和84.61%,污染较严重;监测期间PM2.5/PM10的平均值为0.456.在PM2.5中,黑碳气溶胶平均质量浓度为5.39μg·m-3,占PM2.5的5.06%,日浓度变化呈双峰型.在监测时间内,污染物浓度与温度无明显的相关性;与相对湿度呈弱正相关;与风速呈明显的负相关关系.降水对PM10、PM2.5和黑碳的清除作用较为显著.PM10、PM2.5和黑碳浓度与能见度均呈负相关,相关系数(r)分别为-0.633、-0.695和-0.704,细颗粒物是影响能见度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495.
燃油锅炉运行与监测的分析与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燃油锅炉的数量在不断增加,由此引出一系列的监测问题。在实际操作基础上,结合燃油锅炉的运行与现场监测,提出了一些观点和建议。  相似文献   
496.
肠杆菌对偶氮染料活性黑5的脱色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实验室处理印染废水的改良厌氧-缺氧-好氧系统的活性污泥中分离出对偶氮染料具有脱色活性的菌体,研究了不同pH值、脱色温度、接菌量以及装液量等条件对菌株降解活性黑5的影响,并设计正交实验,获得其降解模拟偶氮染料废水的最佳反应条件.研究结果表明,菌株Enterobacter sp.Gl在30℃、pH为6、装液量为100 m...  相似文献   
497.
何卓  郑夏琼  李雁  林春绵 《环境科学与技术》2011,34(10):160-163,167
硫铁矿废水预处理除铝后作为二价铁源,添加一定量的氯化高铁作为三价铁源,以化学共沉淀法制备纳米铁黑颜料.通过考察nFe3+/nFe2+( 1.8~2.1)、反应温度(30~70℃)、反应溶液初始pH值(7.5~12.5)和反应时间(0~60 min),探索了资源化利用硫铁矿废水制备纳米铁黑颜料的较优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在...  相似文献   
498.
丁飞 《能源环境保护》2011,25(1):48-50,59
炭黑为工业发展所需重要的工业原料之一,同时炭黑生产过程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随着能源危机以及国际社会对于能源使用造成的气候影响的日益关注,炭黑生产企业面临着节能减排、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巨大压力。利用清洁生产审核思路就炭黑生产企业内部存在的节能减排潜力进行研究分析,为炭黑生产企业进行节能减排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499.
环境持久性自由基(environmental persistent free radicals, EPFRs)是一种近年来备受关注的环境风险物质,可能会危害人体健康.本研究利用溶剂萃取方法从西安市大气PM_(2.5)样品中分离出物质,运用电子顺磁共振波谱(EPR)技术分析了不同大气污染状况下大气PM_(2.5)样品及类黑碳成分中EPFRs的种类和含量,并分别测定PM_(2.5)和类黑碳成分催化H_2O_2产生羟基自由基的能力.结果表明:PM_(2.5)中的EPFRs约有85%~90%是由类黑碳成分产生的.可见光照(400~700 nm)前后,PM_(2.5)样品中EPFRs的含量增加10%~20%.此外,实验结果亦表明PM_(2.5)中能催化H_2O_2产生羟基自由基的物质主要是PM_(2.5)中水溶性物质而不是类黑碳.大气PM_(2.5)中的EPFRs没有显著催化H_2O_2产生羟基自由基的能力,也不能将O_2分子转化为活性氧物质.  相似文献   
500.
使用AE-33于2019年8月12日至10月4日观测了黑碳(BC)浓度,结合PM、污染气体和气象要素数据、 HYSPLIT模式、 PSCF和CWT模式,分析了BC的时间演变特征、潜在来源及其主要影响区域.结果表明,ρ(BC)平均值为882 ng·m-3,占PM2.5的质量分数为6.08%.ρ(BC)主要集中在200~1 000 ng·m-3,占总样本数的55.9%.在不同BC浓度范围内,均是以BC液态为主,平均占比为86%. BC和PM2.5浓度的日变化均为单峰型分布,峰值分别位于08:00和10:00,峰值浓度分别增加了24.3%和47.2%.BC固态的日变化为双峰型分布,峰值分别位于08:00和20:00, BC液态的日变化为单峰型分布,峰值位于08:00. BC与NO2的相关性较好,与SO2的相关性较弱,说明BC受交通源的影响较大,受工业源的影响较小.影响鄂尔多斯市的主导气团可分为4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