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838篇 |
免费 | 547篇 |
国内免费 | 2400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162篇 |
废物处理 | 214篇 |
环保管理 | 417篇 |
综合类 | 3789篇 |
基础理论 | 660篇 |
环境理论 | 4篇 |
污染及防治 | 1016篇 |
评价与监测 | 139篇 |
社会与环境 | 374篇 |
灾害及防治 | 10篇 |
出版年
2024年 | 73篇 |
2023年 | 240篇 |
2022年 | 309篇 |
2021年 | 243篇 |
2020年 | 233篇 |
2019年 | 254篇 |
2018年 | 266篇 |
2017年 | 309篇 |
2016年 | 365篇 |
2015年 | 355篇 |
2014年 | 334篇 |
2013年 | 521篇 |
2012年 | 530篇 |
2011年 | 498篇 |
2010年 | 322篇 |
2009年 | 276篇 |
2008年 | 213篇 |
2007年 | 249篇 |
2006年 | 262篇 |
2005年 | 154篇 |
2004年 | 114篇 |
2003年 | 113篇 |
2002年 | 94篇 |
2001年 | 83篇 |
2000年 | 70篇 |
1999年 | 59篇 |
1998年 | 48篇 |
1997年 | 44篇 |
1996年 | 39篇 |
1995年 | 22篇 |
1994年 | 30篇 |
1993年 | 24篇 |
1992年 | 16篇 |
1991年 | 9篇 |
1990年 | 5篇 |
1989年 | 3篇 |
1987年 | 1篇 |
1982年 | 1篇 |
1981年 | 1篇 |
1979年 | 1篇 |
1973年 | 1篇 |
1972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67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51.
利用方式对紫色水稻土有机碳与颗粒态有机碳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土壤是陆地生态系统中重要的动态碳库,其微小的变化可能带来对全球大气CO2浓度的较大变化。颗粒态有机碳在土壤中周转速度较快,比土壤总有机碳更易受土地利用方式的影响,对于评价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壤碳固定过程影响具有重要意义。采集不同的耕作、轮作和施肥处理的14年28茬的紫色土长期试验土壤,分析有机碳与颗粒态有机碳含量在土壤及不同深度分布特点,结果表明:长期垄作免耕并实行水稻(Oryza sativa)油菜(Brassica)轮作的利用方式下,0~10cm土层土壤有机碳与颗粒态有机碳含量明显高于其他利用方式下,而稻油水旱轮作平作利用方式下最低。整个耕层0~30cm深度的土壤有机碳含量介于8.92~29.98g·kg-1之间,颗粒态有机碳含量变幅为0.54~3.43g·kg-1之间,且存在随深度递增而降低的趋势。土壤有机碳与颗粒态有机碳都可用作评价利用方式影响紫色水稻土土壤质量变化与固碳能力的有效指标,但颗粒有机碳对于管理措施的响应更为敏感。从总有机碳与颗粒有机碳的关系来看,不同管理下有机碳的增加与土壤物理保护能力的提高有关。垄作免耕(稻油)的利用方式最有利于有机碳的保护和稳定。 相似文献
952.
953.
采用浸渍法在活性碳纤维(ACF)上负载MnOx制备了MnOx/ACF催化剂,考察了将其用于常温催化氧化二氯甲烷的活性和稳定性。实验结果表明,MnOx负载量(质量分数)为9%的9%MnOx/ACF催化剂活性最高,在反应温度为25 ℃、二氯甲烷质量浓度为600 mg/m3时,反应90 min后9%MnOx/ACF催化剂对二氯甲烷的去除率达71%。9%MnOx/ACF催化剂重复使用5次后对二氯甲烷的去除率仍可达57%,具有较好的重复使用性能。催化剂表面的主要元素为C、O和Mn,且Mn主要以Mn4+形式存在。使用后的催化剂中存在二氯甲烷降解的中间产物甲酸盐和甲氧基物种,说明二氯甲烷已被成功降解。 相似文献
954.
Chlorinated ethenes such as trichloroethene (TCE), cis‐1,2‐dichloroethene (cis‐1,2‐DCE), and vinyl chloride along with per‐ and polyfluoroalkyl substances (PFAS) have been identified as chemicals of concern in groundwater; with many of the compounds being confirmed as being carcinogens or suspected carcinogens. While there are a variety of demonstrated in‐situ technologies for the treatment of chlorinated ethenes, there are limited technologies available to treat PFAS in groundwater. At a former industrial site shallow groundwater was impacted with TCE, cis‐1,2‐DCE, and vinyl chloride at concentrations up to 985, 258, and 54 µg/L, respectively. The groundwater also contained maximum concentrations of the following PFAS: 12,800 ng/L of perfluoropentanoic acid, 3,240 ng/L of perfluorohexanoic acid, 795 ng/L of perfluorobutanoic acid, 950 ng/L of perfluorooctanoic acid, and 2,140 ng/L of perfluorooctanesulfonic acid. Using a combination of adsorption, biotic, and abiotic degradation in situ remedial approaches, the chemicals of concern were targeted for removal from the groundwater with adsorption being utilized for PFAS whereas adsorption, chemical reduction, and anaerobic biodegradation were used for the chlorinated ethenes. Sampling of the groundwater over a 24‐month period indicated that the detected PFAS were treated to either their detection, or below the analytical detection limit over the monitoring period. Postinjection results for TCE, cis‐1,2‐DCE, and vinyl chloride indicated that the concentrations of the three compounds decreased by an order of magnitude within 4 months of injection, with TCE decreasing to below the analytical detection limit over the 24‐month monitoring period. Cis‐1,2‐DCE, and vinyl chloride concentrations decreased by over 99% within 8 months of injections, remaining at or below these concentrations during the 24‐month monitoring period. Analyses of Dehalococcoides, ethene, and acetylene over time suggest that microbiological and reductive dechlorination were occurring in conjunction with adsorption to attenuate the chlorinated ethenes and PFAS within the aquifer. Analysis of soil cores collected pre‐ and post‐injection, indicated that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colloidal activated carbon was influenced by small scale heterogeneities within the aquifer. However, all aquifer samples collected within the targeted injection zone contained total organic carbon at concentrations at least one order of magnitude greater than the preinjection total organic carbon concentrations. 相似文献
955.
956.
957.
森林土壤储存着全球陆地生态系统大约45%的碳,在维持全球碳平衡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不断加剧的全球氮沉降对森林生态系统碳循环和碳吸存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进而改变了森林生态系统的生产力和生物量积累。本文以欧洲和北美温带地区开展的有关氮沉降对森林生态系统影响的研究为基础,提炼出最可能决定加氮影响碳输入、输出效应方向和大小的因素:凋落物分解、细根周转、外生菌根真菌、土壤呼吸及可溶性有机碳淋失,并探讨了森林生态系统碳动态对氮沉降响应的不确定性。陆地生态系统碳氮循环密切相关,由于氮循环的复杂性,尽管以往碳循环研究都考虑了氮对碳循环的限制作用,但在碳氮循环耦合机理方面的研究还比较少见。在未来研究中,应通过探寻森林土壤碳氮相互作用特征,及土壤微生物、土壤酶等与土壤碳氮过程的互动机制,来增进氮沉降对森林碳储量和碳通量的理解。 相似文献
958.
生物质炭的性质及其对土壤环境功能影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7,自引:0,他引:37
在厌氧或者绝氧的条件下对生物质进行热解,可产生含碳丰富的固体物质,称为生物质炭。由于生物质炭在农业和环境中的巨大应用前景和对土壤碳的增汇减排作用,近期成为土壤学和环境科学的研究热点。综述了生物质炭的一些基本性质及其对土壤环境功能的影响,分析了该领域未来的发展趋势。国内外的研究表明:生物质炭含有大量植物所需的营养元素,可以促进土壤养分的循环和植物的生长;生物质炭一般呈碱性,施用生物质炭可以降低土壤的酸度和有毒元素如铝和重金属对植物的毒性;生物质炭表面含有丰富的-COOH、-COH和-OH等含氧官能团,它们产生的表面负电荷使生物质炭具有较高的阳离子交换量(CEC),施用后可以提高土壤的CEC;生物质炭对农药等有机污染物和重金属等有很强的吸附能力,可用于污染土壤的修复;生物质炭具有高度的孔隙结构,可以增加土壤的空隙度和保水能力,降低土壤容重,有利植物根系生长;生物质炭是一种含碳的聚合物,主要由单环和多环的芳香族化合物组成,这种结构特点决定了生物质炭具有较高的化学和生物学稳定性,较强的抵抗微生物分解的能力,增强了土壤的固碳作用,减少碳向大气的再释放。该文可为从事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固碳减排、污染土壤修复和土壤改良与管理等领域的科研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59.
温度和氮素输入对青藏高原三种高寒草地土壤碳矿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了海北高寒草甸、那曲高寒草原和当雄高寒湿地3种典型高寒草地生态系统类型为研究对象,采集了表层0~10 cm土壤,在实验室内进行可控温度下的碳矿化培养实验。结果表明,青藏高原土壤碳矿化在不同高寒草地类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在较低的温度下,高寒湿地土壤的碳矿化速率显著低于高寒草甸土壤,而温度在15℃左右时,高寒湿地土的碳矿化速率略高于高寒草甸土壤,当温度处于较高的水平时(〉20℃),高寒湿地土壤碳矿化速率远高于高寒草甸土壤,高寒湿地土壤碳矿化的Q10显著大于高寒草甸。无论是低温还是较高的温度,高寒草原土壤碳矿化速率最低,数值范围也最窄。高寒草甸和高寒湿地土壤碳矿化均受温度的显著影响(P≤0.05),其速率均跟温度呈现一级指数函数方程关系,而高寒草原土壤碳矿化速率与温度间未呈现明显的函数关系,但不同温度间的土壤碳矿化速率存在显著差异。氮素输入对高寒草甸和高寒湿地土壤碳矿化的影响不明显,但显著促进了高寒草原土壤碳矿化作用。 相似文献
960.
外来植物入侵对生态系统碳过程的影响已经成为入侵生态学研究的热点问题。采用比较研究的方法分析了薇甘菊(MikaniamicranthaH.B.K.)入侵对深圳湾红树林生态系统碳储量的影响,分别设置红树林(Kandelia candel)群落、红树林.薇甘菊群落、薇甘菊群落以及光滩等样地,采集植被、凋落物和土壤剖面样品,分析生态系统各组分的碳储量变化。结果表明,薇甘菊入侵对红树林生态系统碳储量有着显著的影响,碳储量从未被入侵下215.73tC/hm^2减少到轻、高度入侵下的197.56tC/hm2和166.70tC/hm2,分别减少8.42%和22.72%。其中植被和土壤碳储量显著减少,凋落物碳储量显著增加。薇甘菊入侵一方面导致红树林枯萎,减少植被生物量,增加凋落物量,另一方面促进了土壤微生物活动,使土壤有机碳分解释放,降低土壤碳储量。薇甘菊入侵后红树林碳储量的降低将大大削弱生态系统的碳汇功能。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