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2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1篇
安全科学   115篇
废物处理   6篇
环保管理   83篇
综合类   94篇
基础理论   31篇
环境理论   3篇
污染及防治   5篇
评价与监测   5篇
社会与环境   55篇
灾害及防治   33篇
  2025年   4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39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21.
学会的改革必须把握好方向;学术交流和科普宣传两大任务,是学会的生命线,而科技咨询,开办实体,则是学会的生存线,要想增强学会的影响力、凝集力、经济实力,就必须抓好这"二线".  相似文献   
222.
民航事故征候的关联度分析和灰色模型预测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民航事故征候的分析和预测是民航安全研究的重要内容,其目的是掌握民航事故征候影响因素的影响程度和未来发展状况,以此提出相应的安全措施,减少民航事故.通过对民航事故征候及其影响因子作灰色关联度分析,发现机组失误是关键因子,其后依次为总飞行时间、机械原因和天气原因;运用灰色模型对现有2001-2004年机组失误导致的事故征候的实测统计数据进行分析,预测出2005-2009年机组失误导致的事故征候次数分别为37、44、52、61和73;经过残差、后验差等检验分析,发现该模型精度较高,效果较理想.预测的趋势指示出机组失误导致的事故征候随时间的推移在增加.所以,在以后的航空安全管理工作中要着重加强机组管理,有效的预防和矫正机组行为失误,从而达到减少事故征候的目的.  相似文献   
223.
对民航单位的安全信息管理能力进行科学有效的评价有助于提高其安全信息管理水平,进而提升安全绩效。借鉴已有信息管理研究成果,提出基于资源、过程及效果综合视角的民航安全信息管理能力模型,并结合民航单位调研访谈构建了由58个指标构成的初始指标集,通过指标聚类、样本聚类、变异系数3种方法筛选得到32个代表性指标。利用因子分析法、专家打分法、变异系数确定各指标权重,最后通过安全信息管理能力的模拟值与安全现状的相关分析验证各方法的有效性,并确定了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224.
运用Bowtie模型对隐患、可能的事故原因以及后果进行评判,分析重点放在风险控制和组织控制的薄弱环节上。利用Bowtie模型,分析机场安全风险,以跑道侵入事件为算例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影响机场安全风险的组织因素。量化影响跑道侵入的结构重要度,计算不同阶段、不同条件下,可能导致跑道侵入事件发生的概率。从风险管理和组织安全的角度,预防跑道侵入事件的发生提供理论依据和实际指导。  相似文献   
225.
为辅助公安民警分析民航安保事件,采用深度长短记忆(LSTM)模型,研究民航安保事件行为主体识别问题。通过搭建民航安保事件数据库,对民航安保事件概念信息进行多模态信息表示,提取安保事件时序特征,构建深度LSTM模型,进而实现安保事件行为主体的学习与预测。结果表明:该模型可基于事件时序特征分析事件行为主体,预测精度更优,且在有噪声情况下也可得出良好结果,相关研究成果已在SZX机场成功应用。  相似文献   
226.
资源节约型社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46,自引:6,他引:46       下载免费PDF全文
资源节约型社会是指以满足人们的生活质量为前提,将节约理念贯穿于各个领域,以最少的资源消耗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根据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内涵和特征,遵循指标体系构建原则,结合我国实际,建立了资源节约型社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包括4个层次和39个指标。利用熵值法确定评价指标权重,最后通过2个节约指数来综合反映区域构建资源节约型社会的状况。根据以上指标体系,对全国1990-2004年的资源节约状况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显示我国总体上处于弱节约状态,且评价期内各子系统先后经历了基本协调发展、较协调发展、高度协调发展状态,我国距离资源节约型社会仍有很大距离。  相似文献   
227.
广州市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物水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广州市天河区和白云区182个民用建筑工程进行验收时,共对1730个检测点室内环境的游离甲醛、氨、氡、苯和TVOC等污染物浓度进行检测。结果除室内氡浓度全部检测合格外,其它超过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物浓度限量的检测点有:甲醛(20个)、氨(1个)、苯(31个,其中9个为Ⅱ类民用建筑工程)、TVO(C20个,其中2个为Ⅱ类民用建筑工程)。超过规定限量的检测点全部为已装修的房间,要求对不合格房间采取处理措施后,进行样品数加倍检测,结果全部合格。  相似文献   
228.
    
This paper explores how two complex concepts, governance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can be linked in order to obtain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ir interactions. We argue that the many perspectives 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can be mapped on the continuum between ecological sustainability and quality of life. Likewise, the variety of modes of governance can be captured between hierarchical governance and deliberative governance, depending on the degree of involvement of societal actors. From these two typologies we derive a framework for analysis of governance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We realize that the typology is a significant simplification of the complex debates about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governance, but it might help scientists and policy makers to explore relevant dimensions of modes of governance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for setting a framework for empirical analysis. The main conclusion of this paper is that the debate on governance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will be clarified if the perspective 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the mode of governance for achieving it are made more explicit. Problems that are now exclusively associated with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might well be problems of governance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Without making explicit what type of governance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s pursued, miscommunication between stakeholders and mismatches of the approach with the instruments used could be the result, thus hampering progress in implementing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Copyright © 2008 John Wiley & Sons, Ltd and ERP Environment.  相似文献   
229.
全面小康社会环境指标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全面小康社会对环境质量的需求分析入手,提出全面小康社会环境指标应该针对典型环境要素的质量状况设置代表性指标.就综合性、简明性、可计量性、公平性、衔接性等对现有常用指标进行了评价,结合社会发展和环境演变趋势,针对\"水、大气、土壤、生态\"四大环境要素,分别选取\"环境空气质量在二级以上区域的人口比例\"、\"国控断面水环境功能区达标率\"、\"植被覆盖率\"、\"农业用地土壤环境质量达国家二级标准的比例\"等指标,作为全面小康社会环境指标的初步方案.   相似文献   
230.
尤倩  李洪枚  伯鑫  郑昀  陈少博 《中国环境科学》2022,42(10):4517-4524
基于 2017~2020 年中国民用航空局飞机起降数据、机队配置数据和国际民航组织(ICAO)飞机发动机排放因子数据库等数据,自下而上编制了2017~2020 年中国民用航空机场高分辨率飞机起飞着陆(LTO)循环大气污染物及碳排放清单,在此基础上探究中国民用航空机场大气污染物和碳排放时空分布特征.分析 2000~2020 年 3 次疫情(2003 年非典、2012 年中东呼吸症、2020 年新冠疫情)对机场大气污染物及碳排放影响.结果表明,2020 年中国民航机场 LTO 循环 NOx、CO、HC、SO2、PM 和 CO2排放量分别为 10.90, 8.22, 0.96, 0.28, 0.06, 1360.27 万 t; HC、CO、SO2、CO2在滑行阶段排放量最大,分别占总排放量的 92.80%、91.56%、41.81%、41.81%.NOx、PM 在爬升阶段排放量最大,分别占总排放量的 47.93%、37.39%;2017~2019 年我国民航机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