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4篇
  免费   50篇
  国内免费   114篇
安全科学   11篇
废物处理   3篇
环保管理   107篇
综合类   364篇
基础理论   128篇
环境理论   1篇
污染及防治   10篇
评价与监测   50篇
社会与环境   53篇
灾害及防治   5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37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57篇
  2012年   43篇
  2011年   53篇
  2010年   43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7年   3篇
  1975年   2篇
  1973年   1篇
  197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15 毫秒
441.
近岸海域水环境是海岸带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近岸海域的水质状况对海岸带生态环境有重要影响,根据大连市近岸海域环境污染状况调查材料,评价了近岸海域环境质量现状,指出了近岸海域环境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了治理海域污染的建议.  相似文献   
442.
海岸带是人地关系矛盾较为突出的地带.浙江乐清湾海岸带地区在著名的"温州模式"的熏陶下,其城镇发展具有典型的乡村城市化的特征.本文选取乐清海沿岸的乐清市、玉环县和温岭的23个建制乡镇为研究范围,在阐述乐清湾海岸带地区乡村城市化特征的基础上,从隐性机制和显性机制两方面探讨了研究区以市场推导为主动力的"自下而上"的乡村城市化发展机制.隐性机制,包括农村内部的推动力、城市的拉动力和农民主体观念的转变;显性机制,包括市场激励、政策环境、资金因素、政府作用和交通发展.最后提出了加快小城镇发展的若干调控对策,即进一步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优化生产力布局、重点培育优势城镇等.  相似文献   
443.
目的 研究濒海大气环境氯离子沿建筑物高度的分布规律。方法 以海南濒海高层建筑为研究平台,在建筑物不同高度楼层设置监测点,采用“纱布法”完成不同高度层的大气环境氯离子沉积速率数据采集,每次取换样周期为30 d,连续监测1 a。利用离子色谱仪对所采集的样本进行检测分析,研究濒海大气环境氯离子沿建筑物高度的分布规律。结果 氯离子沉积速率随塔楼高度的增加而升高,在塔楼建筑高度60%~70%的区域,受到高层建筑“下冲风”的影响,氯离子沉积速率会有所下降,出现相对低值。通过这个区域后,氯离子沉积速率又逐渐升高。结论 濒海大气氯离子沉积速率沿建筑物高度变化规律受到大气氯离子浓度、风向风速、温湿度和高层建筑气流的综合影响。  相似文献   
444.
依据2000—2012年每月1次的调查资料,简要描述和讨论了深圳湾及邻近沿岸水域中溶解无机磷(DIP)质量浓度的时空分布,并结合盐度(S)和溶解无机氮实测数据探讨DIP的来源和氮:磷(N∶P)原子比.结果表明,深圳湾和珠江口东南沿岸中DIP质量浓度分别为(0.184±0.167)mg·L-1和(0.025±0.013)mg·L-1.在深圳湾,由于受到周边陆源排放的影响,DIP质量浓度在丰水期较低,枯水期较高.在珠江口东南沿岸,由于受到多个环境因子的制约,DIP质量浓度在夏秋季较高,冬春季较低.2000—2012年珠江口东南沿岸DIP质量浓度的年际变化趋势基本上保持平稳;深圳湾DIP质量浓度在2000—2004年呈上升趋势,从0.173 mg·L-1上升至0.236 mg·L-1,2005—2012年则呈下降趋势,从0.221mg·L-1下降至0.120 mg·L-1;2000—2012年深圳湾和珠江口东南沿岸N∶P原子比的年际变化均呈上升趋势,分别从31.8和41.5上升至44.9和60.1.研究海区中的DIP具有"保守性",主要来自陆源排放.依二元混合质量平衡模式估算的珠江口东南沿岸DIP的陆源质量分数约为63.0%,而深圳湾的都87%.研究海区中N∶P原子比高达48.3±36.9,暗示磷是初级生产的潜在限制因子.  相似文献   
445.
以盐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区为案例,根据2011年4~5月对海滨湿地土壤采样分析结果,结合2011年ETM+遥感影像,运用典范对应分析(CCA)、线性回归模拟和地统计学方法,探索自然条件下盐城海滨湿地土壤水分和盐度的空间分异特征及其与植被类型的关系.结果表明:①土壤水分平均值在36.820%~46.333%之间;土壤盐度平均值在0.347%~1.328%之间,具体表现为米草滩>光滩>碱蓬滩>芦苇滩.②土壤水分和盐度的空间变异具有一致性,东西海陆方向上的变异大于南北海岸延伸方向上的变异.土壤水分和盐度最高值出现在西南部米草滩;最低值出现在芦苇滩内.将土壤水分和盐度从低到高分成Ⅰ到Ⅴ级,其中Ⅳ级比重最高,分别占36.156%和28.531%.③不同植被类型的土壤水分和盐度的组合呈现高盐度高水分到低盐度低水分的"双高到双低"组合特征.具体表现为:芦苇滩土壤水分<40.116%,盐度<0.676%;碱蓬滩土壤水分为38.162%~46.403%,盐度为0.471%~1.295%;米草滩土壤水分>43.214%,盐度>1.090%;光滩的土壤水分>43.214%,盐度>0.677%.  相似文献   
446.
沿海地区大气扩散参数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447.
填海工程对潮间带湿地生境损失的影响评估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深圳湾为研究区域 ,应用水动力学数学模型对不同填海工程方案可能造成的潮间带面积变化进行了预测 ,并以此为依据进一步提出了评估填海工程对潮间带湿地生境损失影响的方法 ,得到了深圳湾填海面积变化与潮间带面积变化的关系 .按照潮间带湿地生境损失补偿的难易程度 ,将不同填海方案造成的生境损失归纳为可接受的、需要补偿的和不可接受的三个等级 .因此 ,为协调填海规模与生境损失之间的关系 ,在可接受的影响范围 ,潮间带面积因不随填海面积明显变化而无需补偿 ;在潮间带面积随填海面积增加而略有减小的范围 ,需要对潮间带湿地损失的面积补偿并恢复其功能 ;在不可接受的影响范围 ,填海工程应该绝对禁止 .  相似文献   
448.
莱州湾东、南沿岸海(咸)水入侵的地下水水化学特征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莱州湾东、南沿岸地区是世界上具代表性的海水入侵区域之一,该地区有海水、埋藏卤水(古海水)两种不同的入侵类型。为揭示该地区地下咸-淡水过渡带复杂的水化学变化过程和地下淡水被侵染的机理,通过在典型地段咸-淡水过渡带的4条地下水观测剖面,进行了长期水化学监测分析。研究表明,现代海水、卤水在入侵过程中的地下水水化学特征有明显不同;地下水与含水岩层间的离子交换与离子吸附作用对咸水的地下入侵过程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449.
滨海区域雨水综合利用规划研究——以青岛高新区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雨水综合利用规划是区域建设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应与区域给水、排水、防洪排涝等各专业规划同步进行。结合滨海区域建设现状及规划布局,针对不同下垫面及建设进度提出"分散式"与"集中式"雨水综合利用模式,在已经大规模建设城区,采用"分散式"雨水利用模式,可对雨水有效利用。在雨水利用规划中提出规划相关指标要求,对类似滨海区域进行雨水综合利用规划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50.
沿海生态旅游资源评价指标及尺度研究——以江苏沿海为例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旅游资源评价是生态旅游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尺度选取和指标建立是评价的关键。从生态旅游的角度出发,筛选体现沿海湿地类型、生态环境、旅游期望值、海洋文化以及开发程度等项目的一系列指标,综合构建沿海生态旅游资源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景观生态学理论,文章提出了沿海生态旅游资源(景观)评价的时空尺度、自然人文理性尺度以及数理统计尺度。在此基础上,运用层次分析法对江苏沿海生态旅游资源的吸引力、开发潜力和综合价值进行定性和定量评价,并探讨了发展江苏沿海生态旅游的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