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8篇
  免费   69篇
  国内免费   9篇
安全科学   463篇
废物处理   4篇
环保管理   90篇
综合类   132篇
基础理论   35篇
环境理论   2篇
污染及防治   9篇
评价与监测   15篇
社会与环境   7篇
灾害及防治   1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40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38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91篇
  2012年   44篇
  2011年   46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62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46篇
  2006年   57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2年   1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The global dimensions of climate change necessitate a response that takes national differences – social, economic, geographic, and cultural – into account. Action-oriented education has a key role to play in advancing citizen engagement in a culture of sustainability. This paper describes research conducted with one such education programme, Youth Leading Environmental Change (YLEC), which operates in six countries and engages university-aged youth in discussion and practice related to global sustainability, systems thinking, and environmental justice. YLEC aims to advance four key competencies;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goal of action competence, which involves acquiring knowledge, reflecting on experience in the context of one’s values, envisioning alternative futures, and acting individually and collectively to advance those alternatives. The present article examines the impacts of YLEC on environmental action competence in two of the countries involved in this research: Uganda and Germany. In-depth interviews were conducted with participants in both countries to examine the development of action competence during and after the programme. Findings suggest that outcomes differed in each country, reflective of participants’ different lived experiences. YLEC effectively built on the conditions faced in each country to accompany youth to a higher level of awareness and action. These findings have implications for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programmes striving to work with multiple nations and diverse participants.  相似文献   
102.
珠海市在垃圾分类和减废相关政策的执行过程中,市民的意识和参与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研究对珠海市民及高校学生有关垃圾分类和减废的观念和行为进行问卷调查,对垃圾分类和减废的现状和困难进行了分析、比较和探讨,并对问题的解决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03.
为全面发挥安全生产政策对推进安全生产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保障作用,基于间断均衡模型审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安全生产政策变迁过程,并提出将其划分为3个均衡期和2个间断期。研究结果表明:在政策目标的转换下,我国安全生产政策变迁先后历经“生产安全”、“安全发展”与“总体安全”3个阶段的深刻调整。决策主体注意力分配、焦点事件持续冲击与地方政府创新供给利用改变政策场域而影响安全生产政策变迁,分别呈现“原动力”、“驱动力”与“拉动力”的作用机制,具有典型的中国情境。研究结果可为廓清中国安全生产政策变迁机制提供理论思考。  相似文献   
104.
Alternative livelihoods programmes (ALPs) are extensively executed in mining communities, often as models of development dialogue on artisanal and small‐scale mining (ASM). This paper assesses whether Prestea's ALP aligns with the development dialogue on artisanal mining. The conceptual design of ALP in Ghana's Prestea is based on the notions of substitution, homogenous community, and impact scalability. This paper argues that the Prestea ALP is not aligned with the development dialogue on artisanal mining, and therefore it is difficult to understand the role and function of environmentally‐damaging behaviours within livelihood strategies. The paper contends that it would be appropriate to concentrate on improving the existing artisanal miners’ operation of those most susceptible to resource access restrictions. Further, it may be more prudent to utilize livelihood‐centered interventions that create strong connections with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s a way of creating regular community engagements. Additionally, this paper argues that the term for the intervention programme on artisanal mining should be replaced with the broader term ‘livelihood‐centered intervention’. The replacement of the term ‘ALP’ avoids the tacit belief that ALP can adequately replace artisanal mining operations. Livelihood‐centered intervention should not necessarily utilize alternative livelihoods as direct behavioural change instruments.  相似文献   
105.
系统检索并整理了自2001年以来,我国发生在农产品加工行业的53起较大以上事故,从事故类型、企业产品类型、承包商、施救不当和年度事故分布等角度对这些事故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农产品加工企业事故风险具有一定的行业特点,主要表现在中毒窒息事故比较多,因施救不当而导致事故扩大的问题比较突出;粮食和酒精、养殖、饲料和腌渍制品企业风险相对较高。分析结果对指导企业如何防止较大以上事故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6.
美、英、澳职业安全健康业绩指标及对我国借鉴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基于我国安全生产统计及业绩指标体系发展现状,研究美国、英国及澳大利亚的职业安全健康统计指标体系,为我国完善职业安全健康体系提供借鉴。研究得出,美、英、澳3国的职业伤亡统计以工作单位为统计范围,国家统计部门定期汇总、公布因工作原因造成的死亡、伤害或职业病数据。统计指标使用死亡人数、可记录伤害人次数、损失工作日数及相应的比率等。认为我国应明确职业安全健康统计范围、统计边界、统计对象,以利于准确评估安全生产业绩;建立可记录伤害和损失工作日天数统计标准,改革安全生产统计指标,以满足行业通用、国际对比。  相似文献   
107.
针对系统化安全管理实践中存在着安全管理体系建立的模板化、安全管理体系运行的形式化、安全管理体系持续改进的无效化等问题,提出要提高安全管理绩效,首先纠正企业对系统化安全管理的认知偏差,统一企业不同管理层次的认识;其次是用正确的安全管理方法论作指导,开展系统化安全管理实践;三是匹配企业安全管理实践与系统化要求,发挥和协调不同管理主体的参与,对危险源进行动态化管理,有效实施绩效监测与改进。总之,企业系统化安全管理不能作为单纯的一项工作或任务来完成,必须以解决企业的具体安全生产问题为目标;系统化安全管理是一个持续优化的动态过程,既要把握安全管理系统化的要求,也要有效开展安全管理系统化实践。  相似文献   
108.
从安全生产作为一种"公共产品"的视角,分析中小企业供给与需求状况,得出目前中小企业安全生产处于"供给低、需求低"的非正常状态,说明劳动力市场对安全供求的调节已经失灵;通过对安全管制下中小企业日常安全管理行动的调研,结合相关研究成果,说明中小企业安全生产管制存在"管制失灵";对安全生产管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以完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体系为前提,以加强中小企业安全生产监管信息库建设为基础,以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安全生产三大机制为手段将中小企业安全生产引入良性发展轨道。  相似文献   
109.
安全绩效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明安全绩效的研究方向,加强对安全绩效基础研究,从而为加强企业安全管理工作提供理论保障。从安全绩效的定义和范畴、安全绩效的评估、安全绩效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安全绩效的提升等方面对国内外安全绩效相关研究进行论述和分析。提出以企业组织安全行为与员工安全行为作为研究的切入点;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研究的重点应为更加注重过程的控制,注重安全行为的引导和安全文化的建设。  相似文献   
110.
施工现场的风险管理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风险管理理论已广泛应用于项目的设计、采购及施工等各个阶段。在建设项目施工阶段的应用,特别是在施工事故的主动预防领域的应用,国外企业已取得不少成效。通常建设项目的施工现场由一系列的土建、安装、试验等施工活动组成,每一项施工活动又分解为不同的施工步骤,各施工步骤之间又存在多种工艺关系或组织关系,结合这些关系的特点,如果能对每一步骤中存在的危害进行识别、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则整项施工活动的风险可以从"源"上消除或降低到可接受程度,从而实现安全。针对施工现场施工活动多样、人员流动性大等特点,通过对施工现场的风险管理的应用研究,以期为各级从事现场的管理技术人员提供一种便于现场进行施工风险控制的实践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