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82篇
  免费   623篇
  国内免费   568篇
安全科学   1278篇
废物处理   63篇
环保管理   518篇
综合类   1455篇
基础理论   174篇
污染及防治   204篇
评价与监测   86篇
社会与环境   104篇
灾害及防治   191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76篇
  2022年   142篇
  2021年   176篇
  2020年   165篇
  2019年   175篇
  2018年   135篇
  2017年   164篇
  2016年   215篇
  2015年   222篇
  2014年   165篇
  2013年   190篇
  2012年   275篇
  2011年   227篇
  2010年   186篇
  2009年   173篇
  2008年   120篇
  2007年   199篇
  2006年   165篇
  2005年   118篇
  2004年   92篇
  2003年   100篇
  2002年   75篇
  2001年   68篇
  2000年   56篇
  1999年   41篇
  1998年   39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30篇
  1995年   29篇
  1994年   32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4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9篇
  1979年   11篇
  1978年   7篇
  1973年   4篇
  1972年   11篇
  1971年   10篇
  1970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1.
掌握习惯性违章行为形成过程中的反馈机制和发展规律可以为消除习惯性违章行为提供理论依据。基于系统动力学(SD)理论,建立了民航机务维修人员习惯性违章行为的动态模型,利用VENSIM软件模拟仿真。结果表明,惩罚力度从第1等级(惩罚力度由小到大分别对应1~10等级)到第6等级时,习惯性违章行为活跃水平依次减小,从第6等级到第10等级时,习惯性违章行为活跃水平依次增加。此外习惯性违章行为活跃水平对工作单卡的合理程度敏感性最强,组织应优先提高工作单卡的合理程度。  相似文献   
912.
冲击载荷作用下不同断面形状巷道稳定性数值仿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动载荷作用下井巷的稳定性,基于波动冲击理论,利用FLAC~(3D)值模拟软件,对深井不同断面巷道在动载荷作用下的围岩位移场变化规律进行了数值仿真。结果表明:不同巷道断面形式对冲击荷载作用的响应程度存在显著差别,巷道顶板监测点的速度产生波动从大到小依次为矩形、直墙拱形和圆形断面巷道;巷道顶板均产生明显下沉,矩形断面巷道的下沉量最大,其次是直墙拱断面巷道,圆形断面巷道的下沉位移最小;对于巷道围岩垂直应力的分布范围,圆形断面巷道最小,矩形断面巷道最大,直墙拱断面巷道居中,并得到了现场监测结果验证。  相似文献   
913.
基于二维水动力模型,在仅考虑潮流作用条件下,通过计算欧拉余流和拉格朗日余流并结合粒子追踪方法研究了辽宁大连—朝鲜龙渊郡连线北侧的北黄海北部海域的潮余流结构和粒子运移的趋势。结果表明:欧拉余流和拉格朗日余流流速整体较小,呈现由南向北的流向,但在獐子岛及长山群岛的附近岛屿和朝鲜半岛沿岸的海域欧拉余流和拉格朗日余流流速较大。对比粒子追踪计算的结果与欧拉余流和拉格朗日余流的结果表明,流向与粒子运移路径基本一致。该海湾的余流及粒子运动规律特点对辽东半岛东岸及朝鲜半岛西侧海域的排污及污染控制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14.
There is growing interest in solar batteries, especially for photovoltaic (PV) applications. Therefore, an accurate battery model is required for the PV system because of its influence on system efficiency. Several mathematical models of batteries have been described in the scientific literature. However, this paper reviews three electrochemical models most commonly used for PV systems, such as Shepherd, Manegon and Coppetti, in order to define the most appropriate model for PV systems. This paper discusses an application of the pattern search optimization technique to extract the parameters of three battery models derived from experimental test results obtained from sealed gelled lead acid batteries for both charge and discharge modes. A comparative case and regression analysis based on statistical tests and a quantitative method were conducted to demonstrate the effectiveness and accuracy of the updated model from the three aforementioned. The simulation results and tests performed on the battery charge and discharge modes lead us as well to approve the algorithm’s accuracy regarding the updated model.  相似文献   
915.
In recent years, watershed modelers have put increasing emphasis on capturing the interaction of landscape hydrologic processes instead of focusing on streamflow at the watershed outlet alone. Understanding the hydrologic connectivity between landscape elements is important to explain the hydrologic response of a watershed to rainfall events. The Soil and Water Assessment Tool+ (SWAT+) is a new version of SWAT with improved runoff routing capabilities. Subbasins may be divided into landscape units (LSUs), e.g., upland areas and floodplains, and flow can be routed between these LSUs. We ran three scenarios representing different extents of connectivity between uplands, floodplains, and streams. In the first and second scenarios, the ratio of channelized flow from the upland to the stream and sheet flow from the upland to the floodplain was 70/30 and 30/70, respectively, for all upland/floodplain pairs. In the third scenario, the ratio was calculated for each upland/floodplain pair based on the upland/floodplain area ratio. Results indicate differences in streamflow were small, but the relative importance of flow components and upland areas and floodplains as sources of surface runoff changed. Also, the soil moisture in the floodplains was impacted. The third scenario was found to provide more realistic results than the other two. A realistic representation of connectivity in watershed models has important implications for the identification of pollution sources and sinks.  相似文献   
916.
基于广州市2009,2000和1990年工业、交通、生活能源统计数据,通过能源清单法估算出广州市对应年份的人为热排放量,再通过在WRF模式中引入2009,2000和1990年的下垫面数据和人为热排放方案,对2005,2012和2017年广州市的3次持续高温过程进行模拟,从而评估不同年代人为热排放水平对广州市极端高温天气的影响.结果表明,模拟的2m气温较为准确,能合理模拟出城市地区的热岛效应,但对极端高温的模拟略有偏低,而引入人为热有助于改善模拟结果.在case2012中,2009,2000和1990年3种人为热排放水平使广州城市下垫面的平均气温分别上升0.53,0.44和0.13℃,热岛强度增强0.43,0.38和0.13℃.3个模拟个例的结果均表明,日间的人为热排放比夜间大,但夜间气温及热岛强度的变化比日间要明显.  相似文献   
917.
为研究傍河地下水的水均衡状况,以及傍河水源井群补给范围受河道硬化的影响,选取张家口盆地的Y傍河地下水源地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值模拟法建立研究区地下水数值模型,通过水均衡分析探究河道硬化对傍河地下水水均衡状况造成的影响;利用MODPATH对水源井群进行质点反向示踪模拟,获得井口质点向前追踪1 000 d的补给范围,对比水源井群补给范围并结合历史与近期水质数据分析河道硬化造成的影响.结果表明:①傍河地下水水均衡情况显示,主要的补给项为边界流入和降雨入渗,二者补给量分别为208.04×103与35.91×103 m3/d,占比分别为82.88%与14.31%;主要的排泄项为边界流出与地下水开采,二者排泄量分别为152.12×103与95.40×103 m3/d,占比分别为60.60%与38.01%.②河道硬化对傍河地下水水均衡的影响表现为河水对地下水的入渗量减少了46.79×103 m3/d,入渗量减幅为86.91%,且地下水停止了对河水的排泄,补给范围地下水水位下降了2~6 m.③河道硬化对傍河水源井群补给范围的影响表现为井群1 000 d的补给范围沿河流方向上减少了271 m,垂直河流的最宽距离增加了210 m,面积增加了0.77 km2,补给区域向远离河岸的方向发生偏移.④河道硬化对傍河地下水水质影响表现为河道硬化后傍河地下水pH、总硬度、氨氮浓度等均下降,有效减少了地表水污染物的入渗,但地下水的化学环境发生改变,潜在风险增加.研究显示,河道硬化极大地阻碍了河流与地下水之间的相互作用,严重影响了傍河地下水源的补给量和补给范围,使水源井群的补给区域发生偏移,给傍河地下水水源安全带来新的潜在风险.   相似文献   
918.
多因素综合高原高寒气候环境模拟加速试验箱研制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制一种多因素综合高原高寒气候环境模拟加速试验箱,主要用于高原地区使用的工艺、材料和零部件的快速筛选和环境适应性评价。方法通过高原气候特征分析、工艺验证和文献分析,进行设计、制造、试验谱设计和试验验证等工作。结果解决了光照和高低温低气压环境条件的同时施加问题,形成同时施加光照、气压、温度、湿度和风速五因素的高原高寒气候环境模拟加速试验箱。设计了一套高原高寒气候环境模拟加速试验谱,实现了高原高寒气候环境的多因素综合模拟和加速。结论试验箱各项技术指标达到设计要求。塑料样品的拉伸强度和冲击韧性性能、有机涂层的色差和光泽变化指标,与拉萨站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具有良好相关性和加速性。本试验箱可用于高原地区使用的工艺、材料和零部件的快速筛选和环境适应性快速评价。  相似文献   
919.
目的 研究两种氟橡胶O型圈在总压为25 MPa,CO2体积分数为5%,温度为120 ℃,液相介质Cl?质量浓度为7000 mg/L的高温高压高含CO2工况下的密封可靠性。方法 通过高温高压釜模拟井下实际工况,采用自研橡胶O型圈密封装置实现试样的承压状态,以物理性能、腐蚀形貌和抗渗透性能为考察指标,对两种氟橡胶O型圈的耐蚀性能和密封性能进行测试评价。结果 氟硅橡胶O型圈在承压状态下腐蚀后,拉伸强度由18.1 MPa下降为13.4 MPa,拉断伸长率由172.8%下降为151.9%。AFLAS橡胶O型圈在承压状态下腐蚀后,拉伸强度由21 MPa下降为14.6 MPa,拉断伸长率由277%下降为212.3%,硬度从84HA下降为75.5HA,表面破损严重。两种橡胶O型圈抗渗透性能随压差增大、温度上升而减弱。结论 承压状态下,两种橡胶O型圈性能衰减程度低于自由状态,氟硅橡胶O型圈在承压状态下表现出更好的密封可靠性。  相似文献   
920.
目的 研究旋翼结冰对直升机悬停性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具有充分试验数据的UH-1H直升机为算例,采用Fluent计算旋翼流场,将收敛后的流场文件导入Fensap-ICE中进行水滴撞击和结冰计算,得到结冰后的旋翼外形后,再采用Fluent计算旋翼流场,从而分析旋翼结冰对直升机悬停性能的影响。结果 通过改变结冰条件,分析了不同结冰条件对直升机悬停效率的影响,表明旋翼结冰会显著降低直升机的悬停效率,且随着结冰时间、水滴平均直径(MVD)和液态水含量(LWC)的增大,直升机的悬停效率逐渐降低。结论 不同结冰条件对直升机悬停效率下降趋势的影响不同,随着结冰时间的增大,悬停效率基本呈线性下降,而随着MVD和LWC的增大,悬停效率的下降趋势逐渐变缓,下降幅度逐渐减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