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5篇
  免费   65篇
  国内免费   24篇
安全科学   152篇
废物处理   14篇
环保管理   182篇
综合类   271篇
基础理论   62篇
环境理论   1篇
污染及防治   11篇
评价与监测   28篇
社会与环境   56篇
灾害及防治   37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37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46篇
  2011年   56篇
  2010年   56篇
  2009年   47篇
  2008年   44篇
  2007年   56篇
  2006年   46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3篇
  1975年   2篇
  197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1.
采取何种应急措施对在复杂条件下意外泄漏的固态氰化钠进行处理尚无相关案例可借鉴.提出在复杂条件下采用碱性氯化法有效地处置泄漏固体氰化物的应急方案,对于类似事故的处置具有一定的借鉴和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712.
污泥处理及有效利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在调研国内外关于污泥处理及有效利用的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分析天津开发区污水处理厂污染特性和成份并进行污泥发醇模拟试验,根据污泥特性并结合开发区土壤理化性质特点,提出开发区污泥处理及有效利用的可行方案。  相似文献   
713.
国内外生态环境观测研究台站网络发展概况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生态环境观测研究台站是开展生态环境研究的重要手段。《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将国家环境保护野外观测研究站作为"十二五"能力建设重点内容。分析了目前国内外主要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如区域尺度的全球环境监测系统(GEMS)、全球陆地观测系统(GTOS)、国际长期生态研究网络(ILTER)、全球通量观测网络(FLUXNET)和国际生物多样性观测网络(GEO·BON),以及国家尺度的美国长期生态研究网络(US-LTER)、英国环境变化监测网络(ECN)和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CERN)的发展历程、观测研究进展;总结了生态环境监测网站的发展趋势,即重视台站的联网观测研究,注重观测标准化和规范化及数据共享,重视观测手段智能化与自动化,注重综合观测与模型模拟相结合;提出国家环境保护生态监测台站网络是现有国家环境监测网络的拓展和完善,也是今后开展区域生态环境综合监测与评估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714.
总量控制与线性规划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学东  代进 《干旱环境监测》2001,15(1):39-40,44
探索了运用运筹学的线性规划解决环境保护中出现的多约束条件、多变量问题的方法,同时论证了总量控制理论的实际 意义。  相似文献   
715.
"十二五"期间,新疆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工作逐步深入推进,四项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区域环境质量总体稳定,通过对"十二五"新疆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工作取得的成效、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为"十三五"新疆总量控制工作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716.
辐射事故应急预案的模糊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增强辐射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及修订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实用性,依据辐射事故应急预案的特点和法律法规要求,基于层次分析法构建目标层、准则层和方案层三级层次结构,提出9项准则和39项评价指标并计算权重,建立辐射事故应急预案综合评价模型及计算方法。层次分析结果表明,监测和预警、应急监测、恢复行动等3项指标在应急预案制修订过程中权重较大。应用该方法对某辐射事故应急预案实例进行评价,评价结果为一般,与实际情况相符。  相似文献   
717.
化工园区环境应急预案管理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我国化工园区环境应急管理现状,简述了国内外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体系特点。分析了我国化工园区环境应急预案存在的管理机制不健全、内容不完善等问题,提出了应急预案编制的核心内容。  相似文献   
718.
Globalization and region enlargement has increased the emphasis of local authorities on being competitive for inward investment and taxpayers. This can lead to a subordination of environmental concerns. In order to secure environmental and other national interests, planning and regulation at supra-local level is required, especially if the local authorities have different motivations and goals from the central government. The central government policy guidelines of the Norwegian planning system and the possibility for regional state authorities to make objections are an apparatus to protect national interests in planning. However, there has been a significant change in the central government’s practice when deciding on objections by regional state authorities against municipal plans since the new right-wing Norwegian government came into power. The losers from the changed practice are the environmental interests, widely defined. The new government’s prioritization of local self-determination and planning processes rather than contents resonates with key features of neoliberalism, but also with important elements of communicative planning theory.  相似文献   
719.
将企业供应链管理理论引入到职业教育研究,指出供应链能够降低校企合作的交易成本、机会成本和管理成本,而实现上述功能必须以树立集成化供应链管理观念、构建校企合作的激励与利益协调机制、搭建校企合作的网络信息平台、重组高职院校组织结构与流程为条件。  相似文献   
720.
Nations with little remaining natural habitat and small extent are challenged when trying to achieve biodiversity targets. We show that the Central American nation of El Salvador cannot viably sustain populations of 87 % of its extant carnivores, especially in the case of large-bodied species with low population densities. Current land-sparing strategies will not suffice; therefore we propose that land-sharing strategies be implemented in tandem with protected areas to expand current conservation efforts via new regional networks. In Central America such a network can be established by linking international protected area systems in a way that implements the existing vision for the Mesoamerican Biological Corridor. Specifically, we propose a re-envisioning of the Mesoamerican Biological Corridor in which land-sharing practices are adopted throughout the agricultural matrix while ensuring formal protection of the remaining natural habitat. Such an integration of land-sparing and land-sharing could result in the creation of an effective network of protected areas, thereby increasing the probability of safeguarding species with populations that overlap national border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