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5篇
  免费   65篇
  国内免费   24篇
安全科学   152篇
废物处理   14篇
环保管理   182篇
综合类   271篇
基础理论   62篇
环境理论   1篇
污染及防治   11篇
评价与监测   28篇
社会与环境   56篇
灾害及防治   37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37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46篇
  2011年   56篇
  2010年   56篇
  2009年   47篇
  2008年   44篇
  2007年   56篇
  2006年   46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3篇
  1975年   2篇
  197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771.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安全生产信息系统成为推动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新动力,我国很多企业纷纷建立了安全生产管理信息系统。详细介绍了企业建设安全生产管理信息系统的原则和方法,根据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经验,阐述了建设中的总体规划、需求分析、系统设计、组织实施以及运行评估等流程,并辅以企业安全生产信息系统建设实例。可帮助企业优化安全生产信息系统建设架构,降低建设风险,从而提高系统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772.
2020年全球生物多样性目标解读及其评估指标探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2010年以来,全球开展了讨论和咨询,确定世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路线图。2010年10月在日本召开的《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次会议通过了《生物多样性战略计划》(2011—2020年)。该战略计划确立了2020年全球生物多样性目标(简称2020年目标),设计了世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路线图和时间表,为制定国家目标提供了灵活的框架。该文剖析了《生物多样性公约》各缔约方对2020年目标的谈判立场,解读了2020年目标的内涵,论述了2020年目标评估指标研究的最新进展,在进一步加强生物多样性评价指标研究、建设生物多样性监测标准和网络、开展生物多样性长期监测方面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773.
混合菌种在发酵法生物产氢中的协同作用   总被引:16,自引:3,他引:13  
为探讨产氢发酵细菌混合培养时菌种间的协同作用,本研究在间歇试验条件下,分别考察以葡萄糖和复杂有机物(淀粉、牛肉膏、聚乙二醇乙二酸酯和胰蛋白胨)为底物时,5株HPB(B49、H1、LM12、LM11和B51)混合培养,高效HPB(B49)与3株非产氢发酵细菌(L10、拟3-2和芽孢1)分别混合培养,以及B49与活性污泥混合培养对产氢能力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混合菌种间协同作用发挥是有条件的.当利用葡萄糖发酵产氢时,菌种间对共同底物的竞争使其协同作用无法发挥,从而制约了高效产氢细菌(HPB)的产氢能力;而利用复杂有机物发酵产氯时,菌种间的协同作用得以发挥,并促进了高效HPB产氢能力的提高.同时提出,针对不同底物可以采用不同的培养方式.  相似文献   
774.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genda 2030 calls for achievement of certain targets to ensure access to water and sanitation for all. Multi-stakeholder partnerships and the use of data and modelling tools are conditioning elements for their achievement. In this article, we demonstrate that participatory modelling supports informed and participatory decision making in complex river basins. An adapted companion modelling approach is presented to support collective action by reducing disputes and enhancing collaboration among stakeholders. The co-development and use of empirical models for understanding the complexity of the physical system is combined with the use of role-playing games to ensure the active involvement of stakeholders. The approach is implemented in a top-down water quality planning process in Turkey. Results show its suitability for managing water quality in complex river basins in an inclusive manner and its substantial benefits in developing stakeholders’ capacities and creating a cooperative environment.  相似文献   
775.
现代垃圾填埋技术设计理念及其工程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对现代垃圾填埋技术的设计要点进行归纳,并结合上海市老港填埋场四期工程介绍其在工程设计中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776.
风险评价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以下简称规划环评)是对规划实施后可能造成的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价的过程,属于战略影响评价范畴,需要解决区域内项目布局、规模等问题.规划环评中的风险评价应同规划环评的目标相对应,即从源头上对规划中涉及的风险源进行分析并提出预防或减缓风险的方案.比较了规划环评风险评价和建设项目风险评价后指出,规划环评中风险评价的目标主要在于通过对风险源的识别和分析,为整个区域内项目的布局、规模以及土地利用提供合理指导,并对原规划方案进行反馈.总结了风险评价用于规划环评中的特点及其与建设项目风险评价在步骤上的异同,并以平顶山化工城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风险评价的内容为例,对风险评价在规划环评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平顶山的风险源对周围地区有一定影响,应考虑部分地区的搬迁工作.   相似文献   
777.
工业园区的规划建设对当地及周边地区的土地质量将产生重要影响 ,因此有必要将生态型土地功能区的理念纳入工业园区的规划之中。工业园生态型土地功能区是依据自然及人工特征对生态型人工复合系统或人类聚居地进行人为划分的区域。该区域应使人们在各种社会经济活动中所消耗的物资和物化劳动获得较大的经济效益的同时 ,保持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生态型土地功能区区划的重要理论依据是 :在对区域生态调查的基础上 ,首先对土地生态适宜度和生态敏感性两方面进行评价 ,然后根据评价结果将生态性质相似的土地进行类聚 ,并按不同的用途对该区的土地进行功能区划。最后以常熟市国际工业园案例进行实例研究 ,通过分析结果可以认识到园区生态型土地功能区区划与经济协调发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778.
The World Summit 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WSSD), held in Johannesburg during 26 August and 4 September 2002, was the biggest event of its kind organised by the United Nations to date. A major objective of the WSSD was to set out strategies for greater and more effective implementation of Agenda 21, negotiated in Rio ten years ago, than hitherto. An overview of the WSSD is presented in this chapter, including a scrutiny of its major outcomes.Discussion begins with a detailed account of major UN environmental conferences and related events, such as Doha and Monterrey conferences, that led to the WSSD, followed by a brief discussion of the deliberations that took place at the preparatory meetings (PrepComs) of the WSSD. A detailed account and scrutiny of the following, that are the main outcomes of the WSSD, is then given.The "Johannesburg Declaration 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which is a political declaration mirroring the will of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to move toward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The "Johannesburg Plan of Implementation", which is the core document of the WSSD containing an impressive list of recommendations for accelerating the implementation of Agenda 21."Type II partnerships", which are projects that allow civil society to contribute to the implementation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The increasingly important post-Rio issue of globalisation, which has serious implications for a number of issues directly or indirectly impinging on global sustainability, was an important element in the contextual background to the WSSD. Reference is made to some of these implications.Type II partnerships are an innovation of the WSSD. Although a good deal of confusion persists over their precise nature and modus operandi, they were nevertheless presented at the WSSD as powerful and more democratic instruments for the realisation of Agenda 21 objectives.The analysis shows that the Summit contributed at defining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more precisely. The Plan of Implementation is most instrumental in showing how to make resource use and the generation of pollution less unsustainable. In this way implementing the recommendations of the Johannesburg Summit offers an important defeat, worldwide.  相似文献   
779.
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支持系统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9,他引:3  
在分析当今公共安全形势日益严峻的背景下,回顾突发公共事件应急辅助系统国内外的发展状况,指出现有应急辅助系统的进展和不足,并阐明建立应急预案支持系统的重要性。通过对应急预案在文本预案、图文预案以及推演预案3个不同发展阶段的分析,分别评述3种预案支持系统的特点和缺陷,着重对推演预案支持系统在可视化、数字化以及智能化领域的研究进行分析,并以此为基础建立具有预案管理、预案自动生成、预案模拟演示、预案执行跟踪以及预案评估5大模块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支持系统,以期通过3S及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应用不断完善系统,并从功能、技术及系统3个层面,积极探索应急预案支持系统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780.
预氧化与水处理工艺协同去除剑水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敏  崔福义  刘冬梅  何文杰  韩宏大 《环境科学》2009,30(12):3568-3572
利用不同水处理工艺中试系统,研究在液氯、氯胺、高锰酸盐复合药剂和O_3这4种预氧化剂不同投量下,去除剑水蚤的方法以及4种预氧化药剂对原水中剑水蚤的实际灭活效果,并分析各工艺单元的除蚤机制.结果表明,预氧化阶段,液氯灭活率(25%)比氯胺(21%)、O_3(9%)和高锰酸盐复合药剂(8%)都高;但滤后去除率发生变化,由高至低为氯胺(90%)>液氯(88%)>O_3(83%)>高锰酸盐复合药剂(80%),采用氯胺与水处理工艺协同可达到100%去除效果.最高的预氧化灭活率并没有取得100%的去除效果,剑水蚤的去除取决于预氧化剂与澄清水处理工艺的合理配合,剑水蚤个体尺寸和预氧化后的生命活性也对去除效果有影响.其中过滤单元除蚤效率最高,单独去除率不低于50%;气浮池的除蚤性能受水蚤个体大小和活性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