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5篇
  免费   43篇
  国内免费   298篇
安全科学   16篇
废物处理   9篇
环保管理   11篇
综合类   388篇
基础理论   35篇
污染及防治   116篇
评价与监测   7篇
社会与环境   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35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11.
生物膜生态浮床对城市尾水净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探究生物膜对城市尾水的净化特征,通过采用联合生物膜生态浮床技术,考察生物膜长度、水力停留时间(HRT)及生物膜覆盖面积对含氮尾水的净化特征.结果表明,生物膜为1/2水深长度时,NH4+-N、NO3--N和TN的去除率分别可达到90. 82%、62. 7%和81. 96%,氮去除率较高,而生物膜长度为整个河道水深时,NH4+-N的去除率最高只有22. 07%,NO3--N和TN的浓度变化不明显.在HRT为6 d时,NH4+-N和TN的去除率最高分别可达到82. 01%和62. 88%,最低分别为55. 24%和46. 82%;当HRT为12 d时,NH4+-N和TN的去除率最高分别可达81. 4%和79. 93%,但最低分别达到了8. 73%和17. 23%,对比发现,HRT为6 d时氮的去除效率较高且稳定.在生物膜覆盖面积为...  相似文献   
112.
通过福建厦门市内陆河流西溪中下游上覆水及沉积物中碳氮理化指标的时空分布特征,利用碳 (13C) 、氮 (15N) 稳定同位素技术研究了沉积物中厌氧氨氧化 (ANAMMOX) 、反硝化 (denitrification) 及反硝化型厌氧甲烷氧化 (DAMO) 的反应速率及其分布规律。结果表明:西溪中下游上覆水水质总氮为3.02~5.68mg·L−1;利用15N同位素技术测得西溪中下游沉积物中厌氧氨氧化的平均速率为18.953 μmol·m−2·h−1,平均脱氮贡献率为40.13%,反硝化平均速率为27.386 μmol·m−2·h−1,平均贡献率为59.87%;起主要脱氮贡献的为反硝化反应,但厌氧氨氧化的脱氮作用仍不可忽视。利用13C同位素技术测得西溪中下游沉积物中DAMO反应速率为0~6.122 µmol·m−2·h−1,平均速率为1.139 µmol·m−2·h−1。这表明西溪中下游沉积物中存在DAMO反应,可在厌氧条件下以硝酸盐作为电子受体将CH4转化为CO2。在空间上,西溪中下游DAMO速率存在较大差异性;而在时间上,DAMO速率秋季高于冬春季。反硝化与厌氧氨氧化作用对西溪生态系统中脱氮具有重要意义,DAMO在西溪中下游沉积物虽然反应速率较低,但仍然证明了西溪沉积物生态系统存在连接碳氮循环的微生物反应。反硝化、厌氧氨氧化和DAMO的相互协同,在西溪中下游沉积物脱氮治理及相应过程中的温室气体减排中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3.
为了更高效率利用除铜吸附剂,降低除磷成本,提出了一种有效、经济的废弃吸附剂的处理方式。将吸附了铜离子的磁性壳聚糖修饰氧化石墨烯(MNPs@CS@GO),不经过洗脱,直接利用附着的铜离子用于吸附水溶液中磷酸根离子。利用红外光谱对吸附前后吸附剂的结构进行表征,并考察了溶液pH、吸附剂用量、振荡时间对吸附剂吸附磷酸根离子的影响,得出了最佳的吸附条件。结果表明:吸附剂饱和吸附容量为11.4 mg·g-1;吸附剂除磷的再生性良好;吸附过程能用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很好地进行拟合。  相似文献   
114.
针对污水处理厂二级出水深度脱氮的需求,设计了以木屑与硫磺颗粒为填料(质量比1:1)的反硝化生物滤池,对碳氮比失衡的污水处理厂二级出水进行深度脱氮处理。结果表明,木屑释放碳源速率在10 d之后趋于稳定,COD中(40.6±10.0)%是反硝化菌可直接利用的VFA。反硝化生物滤池运行的最佳HRT为10 h,在此条件下,进水硝酸盐(以N计)浓度为30 mg·L-1时,出水硝酸盐浓度最低为11.5 mg·L-1,亚硝酸盐(以N计)浓度最低为1.4 mg·L-1,反硝化生物滤池内未发生硝酸盐异化还原(DNRA)作用,出水无氨氮积累。出水SO42-浓度最高为73.8 mg·L-1。反硝化生物滤池运行稳定后,出水中COD未超过30 mg·L-1,木屑释放的碳源与异养反硝化过程消耗的碳源持平,经反硝化生物滤池深度处理的出水中无过量残留有机物。出水pH稳定在6.9~7.4范围内,反硝化生物滤池无需外加碱类物质。  相似文献   
115.
徐诗燕  方茜  易丹  李典 《环境工程学报》2017,11(3):1487-1493
针对碳源偏低城市污水,采用厌氧/限氧的序批式活性污泥反应器(A/LOSBR),在连续(CA)和间歇曝气(IA)模式下,研究了亚硝化/反硝化除磷同步发生所需的最适控制策略。实验结果表明,在CA模式下,恒定30 L·h-1的气量,进行同步亚硝化/反硝化除磷的TN和PO43--P去除率分别为88.5%和95.9%;在IA模式下,恒定30 L·h-1的气量,且曝气百分数(AF)和曝气频率(fIA)值为0.5和24时,曝气量比CA模式节省了23%,该工艺的TN和PO43--P去除率分别为91.1%和92.9%。由此可知,同一气量下,IA模式比CA模式的更经济节能,且IA模式在低AF和高fIA工况下进行的同步亚硝化/反硝化除磷过程更稳定持续。  相似文献   
116.
In order to achieve simultaneous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removal in the biological treatment process, denitrifying phosphorus accumulation (DNPA) and its affecting factors were studied in a sequencing batch reactor (SBR) with synthetic wastewater.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when acetate was used as the sole carbon resource in the influent, the sludge acclimatized under anaerobic/aerobic operation had good phosphorus removal ability. Denitrifying phosphorus accumulation was observed soon when fed with nitrate instead of aeration following the anaerobic stage, which is a vital premise to DNPA. If DNPA sludge is fed with nitrate prior to the anaerobic stage, the DNPA would weaken or even disappear. At the high concentration of nitrate fed in the anoxic stage, the longer anoxic time needed, the better the DNPA was. Induced DNPA did not disappear even though an aerobic stage followed the anoxic stage, but the shorter the aerobic stage lasted, the higher the proportions of phosphorus removal via DNPA to total removal. Translated from Environmental Science, 2004, 25(6): 92–96 [译自: 环境科学]  相似文献   
117.
间歇式活性污泥除磷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朱淑琴  尹萍 《环境工程》1997,15(6):13-16
间歇式活性污泥法除磷的试验研究表明,生物除磷需要一定的厌氧条件,且须在厌氧阶段后进行充足的曝气。间歇式活性污泥法的灵活性非常适合生物除磷的环境条件。厌氧与好氧相结合,能够提高磷的去除率或降低出水磷的浓度  相似文献   
118.
利用聚磷菌快速内源性反硝化脱氮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从部分聚磷菌在缺氧状态下的反硝化吸磷现象出发,探索了利用经过厌氧释磷,菌体内含有大量PHB的聚磷菌进行快速内源性反硝化脱氮的可能性。试验结果表明:聚磷菌在厌氧段充分有效释磷后,在缺氧段初期3—5min内,就能将30—40mg/L的NO^-3;内源性反硝化脱氮去除65%—75%,达到一级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19.
反硝化除磷的影响特性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SBR反应器(厌氧/缺氧/好氧工艺),分别研究了乙酸盐及硝酸盐浓度变化对反硝化除磷的影响特性。试验结果表明,当进水COD浓度>230mg/L时,乙酸盐浓度的变化对释磷、除磷速率等影响并不显著。在硝酸盐浓度<30mg/L时,硝酸盐浓度越高,缺氧段除磷速率也就越高。在C/P>23,C/N>5条件下,SBR系统对磷、氮去除率在90%以上。  相似文献   
120.
为了解污水土地处理过程 中不同土壤类型土壤溶液P含量和迁移特征,在一种特殊2的大型人工模拟土层和地下水实验装置中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水田条件下1.5m~0.5m土壤溶液P含量极低(≤0.02mg/L),但在旱地条件下,P含量上升至0.045mg/L~0.628mg/L,P素随入渗污水向下迁移距离可达1.1m。在低水力负荷率和较长停留时间的运行条件下,1.3m以下土壤溶液和地下水的P含量处于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