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140篇 |
免费 | 224篇 |
国内免费 | 46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148篇 |
废物处理 | 18篇 |
环保管理 | 204篇 |
综合类 | 553篇 |
基础理论 | 187篇 |
环境理论 | 6篇 |
污染及防治 | 102篇 |
评价与监测 | 90篇 |
社会与环境 | 67篇 |
灾害及防治 | 35篇 |
出版年
2025年 | 4篇 |
2024年 | 16篇 |
2023年 | 26篇 |
2022年 | 27篇 |
2021年 | 34篇 |
2020年 | 61篇 |
2019年 | 58篇 |
2018年 | 50篇 |
2017年 | 72篇 |
2016年 | 55篇 |
2015年 | 46篇 |
2014年 | 54篇 |
2013年 | 90篇 |
2012年 | 80篇 |
2011年 | 84篇 |
2010年 | 61篇 |
2009年 | 69篇 |
2008年 | 50篇 |
2007年 | 56篇 |
2006年 | 60篇 |
2005年 | 49篇 |
2004年 | 29篇 |
2003年 | 44篇 |
2002年 | 37篇 |
2001年 | 38篇 |
2000年 | 17篇 |
1999年 | 32篇 |
1998年 | 20篇 |
1997年 | 12篇 |
1996年 | 13篇 |
1995年 | 12篇 |
1994年 | 13篇 |
1993年 | 16篇 |
1992年 | 4篇 |
1991年 | 2篇 |
1990年 | 7篇 |
1989年 | 1篇 |
1988年 | 4篇 |
1987年 | 1篇 |
1985年 | 1篇 |
1980年 | 1篇 |
1978年 | 2篇 |
1977年 | 1篇 |
1971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4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51.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20,27(11)
为研究储罐区发生池火灾时多米诺效应对周围人员及临近储罐的影响,利用180号燃料油开展3组大尺度池火灾试验。首先将所测温度转化为相应的热辐射值与理论值进行对比;然后根据实测热辐射均值,结合人员伤害曲线,分析热辐射对周围人员的伤害情况;最后根据试验结果和理论分析得出临近储罐的损害概率。结果表明:风的速率和风向影响池火燃烧,从而影响其热辐射的传播,即风速越大,下风向接收的热辐射强度越大;风速越不稳定,热辐射波动越大;当热辐射强度足够高时,人员在很短的暴露时间内,即使在远离火灾的地方仍可能受到严重的伤害;压力储罐比常压储罐更容易发生二次事故。因此,池火灾发生时,为预防多米诺效应的发生,要优先给下风向压力储罐降温。 相似文献
952.
电离辐射对海洋生物的影响日益受到人们关注。为探讨电离辐射对沿海重要水产经济物种大黄鱼(Pseudosciaena crocea)幼鱼生长的影响,通过不同剂量(0, 4, 8, 16, 32 Gy)的~(60)Coγ射线外照射,分别从存活、体重体长、抗氧化能力和消化能力等几方面,观察分析了大黄鱼幼鱼生长的辐射响应情况。结果表明,不同剂量的γ射线照射对养殖期间的大黄鱼幼鱼体重、体长和器官指数的影响均不显著;对大黄鱼幼鱼抗氧化能力及消化能力的刺激/抑制表现状况差异明显,其中,低剂量组在照射后前期有显著促进作用,但随养殖时间增加趋于正常,中、高剂量组在养殖周期内均呈抑制状态,并造成鱼体不可逆的损伤。该实验结果为海洋生物的辐射效应研究提供数据支撑,为滨海核电周边海域环境放射性安全评估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53.
为提高液化天然气(LNG)接收站场的消防处理手段和应急处置能力,明确高倍泡沫抑制低温液体泄漏扩散的内在机制和环境影响,首先通过室内泡沫发生装置和小型风洞装置,试验研究高倍泡沫抑制液氮泄漏扩散的过程;然后采用控制变量法,分别测试不同环境风和热辐射条件下高倍泡沫的析液性能以及对低温液体蒸发速率的抑制效果。研究表明:在初始阶段泡沫的析液速率较快,随着泡沫体系内液体质量的不断减少,析液速率逐渐下降,泡沫的析液速率呈指数式下降趋势,而随着施加环境风和热辐射,析液速率提升;当高倍泡沫覆盖在液氮表面时,蒸发速率呈现动态变化趋势,且分为快速蒸发、稳定蒸发和快速下降等不同阶段;随着风速从0增加到3.5 m/s,热辐射强度从0增加到350 W/m2,稳定阶段低温液体的蒸发速率呈线性增加趋势,最大平均蒸发速率分别增加了43.5%和69.9%,导致泡沫的抑制作用下降。 相似文献
954.
955.
为了研究储罐大孔泄漏后可能产生的隔堤局部面状液池火灾,以10万立方大型原油储罐为例,采用计算流体力学软件FLUENT和火灾模拟软件FDS计算储罐在真实泄漏场景下的液池区域,模拟发生隔堤池火的分布特征及对临罐热辐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储罐原油泄漏后将在隔堤内形成相对稳定面积的液池,在储罐不同方位处泄漏形成的液池面积与储罐... 相似文献
956.
为研究综合管廊在安全疏散中的作用,应用Pathfinder疏散仿真软件对综合管廊疏散能力模拟分析,得出不同断面管廊通道、各疏散口部、楼梯处通过能力,分析管廊人员在单车、步行疏散速度下覆盖范围与事故波及范围,通过两者交集得到综合管廊疏散辐射范围。结果表明:综合管廊具备一定兼顾疏散能力,得出的通过能力可指导综合管廊人流量监控器布局,提供各部位人流量上限取值,预防拥堵和踩踏事故发生,为化工园区制定疏散方案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957.
根据5G基站工作原理及发射特点,研究了5G基站的电磁辐射方向、强度与用户终端位置分布及应用场景存在的对应关系.经实测验证,终端位置移动将导致电磁辐射方向发生显著变化;多终端窄波辐射相互叠加与应用场景明显相关,基站小区辐射覆盖范围扩大.建议对现行移动通信基站电磁辐射环境监测技术方法进行研究修订. 相似文献
958.
太阳能热排水固结技术是利用太阳能对软土地基进行加热,再结合竖井排水固结,由此达到提升软基处理效果的目标。为检验该技术加固效果,开展竖井地基排水固结模型试验,对比测试常规堆载预压和太阳能热排水固结加固软基的沉降和孔压发展规律,结果发现:太阳能在模型地基中形成温度场,使地基土温度平均上升了15℃;太阳能循环变温引起土中孔压波动,其幅度达10 kPa;太阳能加快了软土地基排水固结过程,使模型地基土体固结系数提升了1.54倍,土层固结度达到90%所需时间减少34%;太阳能加热还使模型地基最终沉降增大12%,这对于加速软基沉降稳定、减小工后沉降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959.
介绍了研制引信,火工品等多功能软包装材料的重要意义和总体方案设计,讨论了实现的静电、防射频和防潮等功能的设计思想,进行了试验验证并测试了样品的主要性能参数,讨论了该技术方案的可行性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60.
日本核泄漏事故引发的核危机为人类安全和平地利用核能又一次敲响了警钟.核事故应急工作作为减小核电站危害环境和公众安全的最后屏障,将起到重要的作用,必须做好相关的准备和响应工作.核应急辐射环境监测工作是核应急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对核应急辐射环境监测进行准备和响应时主要遵循实用性、适用性和适度性并兼顾常规和应急监测的“平战...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