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4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12篇
安全科学   45篇
废物处理   2篇
环保管理   57篇
综合类   84篇
基础理论   19篇
污染及防治   5篇
评价与监测   8篇
社会与环境   16篇
灾害及防治   3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3年   2篇
  1972年   1篇
  197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31.
依据江苏数字地震台网的几何布局 ,对区域上设定的不同震级和震源位置的可能事件 ,作了以下两点考虑。 (1)根据不同震级地震的监测范围 ,确定了相应的定位子台组合。 (2 )对同一地震事件 ,考虑到震相分析P震相和S震相测量精度上的差异 ,引入了不同的标准误差σP 和σS。在此基础上 ,通过模拟地震波理论走时和对走时矩阵的奇异值分解方法 ,计算了估计震源参数标准误差的参量空间协方差矩阵值 ,给出了标准误差理论值等值线图 ,用此方法讨论分析了江苏数字地震台网的地震定位能力。  相似文献   
32.
对地观测技术可提供大范围、多时相、高分辨率的海量数据,用于自然灾害的监测与评估有其极大的优越性。本文叙述了对地观测技术在洪涝灾害、沙尘天气、森林火灾的监测与评估和地震形变场研究中的应用,并指出对地观测技术是建立数字减灾系统不可或缺的强大信息源。  相似文献   
33.
江苏数字地震台网已建设改造了 8个台站。对 8个台站记录到的背景噪声进行定量分析 ,测定背景噪声的地动速度均方根值 (RMS)、有效测量动态范围 (D有效)和噪声功率谱。结果表明 :受台基和海潮等观测环境的影响 ,大部分台站的地动速度RMS值高于 2 × 1 0 -8m/s,降低D有效 值。背景噪声功率谱峰值频率为 2 5~ 3 0Hz。这些定量分析为了解数字地震台网的实际监测水平提供了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34.
基于应力场与含水层井水位的关系 ,以DD模式为例 ,用数值模拟的方法讨论了同一孕震模式下不同地点的井水位变化。研究表明 ,同一孕震模式下水位存在不同的前兆现象 ,这些前兆现象水位变化形态与观测井相对于孕震区的不同位置有密切关系。本文同时给出了DD模式下不同地点的水位前兆变化特征  相似文献   
35.
36.
对山东数字化台网荣成、烟台、莱阳、潍坊、苍山和大山台记录的垂直向P波初动半振幅、S波与P波的振幅比、P波、S波的卓越周期及振动持续时间比等参数进行了测算,并将之与同台址相应的模拟记录进行了对比,得出分析结果为:1 数字记录的速度震级较模拟记录的位移震级平均偏小0 11,数字记录的仿真震级与模拟记录的位移震级基本一致。2 数字记录的地震波参数与模拟记录一致性较好,没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37.
38.
A modified transient version of the Streeter-Phelps model along with the energy balance equation is employed to analyze the effects of waste heat discharge from power plants on stream water quality. Analysis is also made to examine the effects of the upstream water quality and stream velocity on the downstream DO concentration level. The resulting coupled nonlinear hyperbolic partial differential equations representing the energy, BOD and DO concentrations are solved by the method of characteristics and simulated on a digital computer. Final numerical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allowable quantity of thermal discharge does heavily depend on the upstream quality.  相似文献   
39.
ABSTRACT: To make a distributed rainfall-runoff model, it is very important to build a model of topographic surface of a basin which takes account of the direction of water flow. In this paper, a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in hydrologic modeling, the BGIS (Basin Geomorphic Information Systems) are presented for modeling a river basin using a TIN-DEM (Triangulated Irregular Network - Digital Elevation Model) data structure. The BGIS have two core systems, which are the TIN-DEM generating system and the topographic analysis system. In the TIN-DEM generating system, landscapes are modeled as a set of contiguous non-overlapping terangular facets whose vertices are made up of points on a regular grid DEM and on river segments. These triangular facets are subdivided, if needed, so that each of them has only one side through which water flows out. The TIN-DEM generating system is made up of four modules, (1) a module for generating triangles from a grid DEM, (2) a module for getting rid of pits, (3) a module for joining discontinuous valley segments to a channel network, (4) a module for subdividing triangular facets. In the topographic analysis system, using datasets processed with the TIN-DEM generating system, a watershed source area for any segments in a stream network are delineated automatically, and topographic attributes of slopes, aspects, flow path lengths and upslope contributing areas are computed.  相似文献   
40.
介绍一种新型的SDSL(对称性数字用户环路)数据传输技术,该技术采用对称数字用户线点对点宽带传输数字信号,在利用一对电话线进行双向对称数字信号传输时,最大传输速率可达到1.5Mb/s。应用SDSL传输技术研制出煤矿多媒体救灾系统,详细阐述煤矿多媒体救灾系统的构成、功能及特点等,该系统能够实现井下灾区多媒体信息的实时传输,解决在矿山救灾的特殊环境条件下实现灾区图像\语音实时传输到井下救援基地、地面指挥中心及国家矿山救援指挥中心的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