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68篇
  免费   1041篇
  国内免费   1724篇
安全科学   2262篇
废物处理   231篇
环保管理   1855篇
综合类   5131篇
基础理论   1287篇
环境理论   16篇
污染及防治   551篇
评价与监测   749篇
社会与环境   658篇
灾害及防治   593篇
  2024年   49篇
  2023年   227篇
  2022年   385篇
  2021年   463篇
  2020年   428篇
  2019年   425篇
  2018年   354篇
  2017年   437篇
  2016年   523篇
  2015年   522篇
  2014年   575篇
  2013年   764篇
  2012年   833篇
  2011年   947篇
  2010年   608篇
  2009年   640篇
  2008年   547篇
  2007年   677篇
  2006年   597篇
  2005年   481篇
  2004年   369篇
  2003年   361篇
  2002年   307篇
  2001年   246篇
  2000年   195篇
  1999年   199篇
  1998年   133篇
  1997年   145篇
  1996年   126篇
  1995年   95篇
  1994年   108篇
  1993年   79篇
  1992年   63篇
  1991年   53篇
  1990年   40篇
  1989年   36篇
  1988年   40篇
  1987年   22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20篇
  1984年   13篇
  1983年   12篇
  1982年   25篇
  1981年   20篇
  1980年   19篇
  1979年   20篇
  1978年   14篇
  1977年   10篇
  1972年   18篇
  1971年   20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911.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海洋生态旅游发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发展海洋生态旅游是实现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战略的重要途径之一。在SWOT分析的基础上,指出在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海洋生态旅游必须明确其动力机制,坚持统筹发展战略,从生态保护、社区参与、区域统筹和产业协同四个方面采取具体的对策。  相似文献   
912.
发展海洋生态旅游主要涉及管理者、开发经营者、社区居民和旅游者四类利益相关者。通过对各利益相关者的职能、利益诉求和相关者之间主要矛盾的分析,指出发展海洋生态旅游必须统筹兼顾,追求利益相关者整体利益最大化,并从发挥管理者职能、加强社区参与、借助社会力量和产权改革四个层面提出了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913.
在对国内外港口腹地相互关联研究文献综述的基础上,采用灰色关联分析的定量方法对营口港与辽宁腹地2001--2009年的关联效应进行了分析。实证分析表明:港口港城动态关联效应总趋势逐渐增强,但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营口港港口区域一体化进程在关联程度较强的基础上不断强化;营口港辽宁腹地关联发展效应演化具有明显的波动性;自然条件与区位、区域设施与交通、经济水平与社会条件是影响营口港辽宁腹地关联度演化的主要因素。为了促进营口港辽宁腹地经济的快速发展,分别从辽宁腹地、营口城市角度提出相关发展建议:进一步加强政府的政策支持;充分利用自主发展和区域合作推进区域发展;集中发展现代服务业,拓展集装箱业务。  相似文献   
914.
第三产业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实力的重要标准,综合评价第三产业,有助于正确认识我国各地区第三产业的发展水平。以我国15个副省级城市为研究对象,构建第三产业综合发展水平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通过比较分析得出哈尔滨市第三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15.
以我国滨海11个省(市)1995--2011年17年间入境旅游资料为基础,从旅游流流量、旅游流客源地空间结构和旅游流目的地空间结构方面研究入境旅游流空间结构。结果显示,滨海省(市)入境旅游流流量一直呈现持续增长态势;滨海省(市)入境旅游外国客源市场的地理集中指数处于31—34.5之间,总体趋势减小;入境游客密度指数说明滨海地区入境旅游流目的地呈现明显的非均衡态势,整体上是从中心向两翼递减的空间格局。  相似文献   
916.
水利旅游是水利经济的新兴增长点,吸引力评价是旅游开发的基础性研究。借鉴引力理论,构建了由25个指标组成的水利旅游吸引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AHP—PCA—Borda主客观组合评价法,对我国水利旅游吸引力进行了实证评价。结果表明,水利旅游吸引力地区不平衡,江苏、广东、山东、湖北、河南、浙江、湖南、北京和江西等省水利旅游吸引力较强,西部省份和处于我国版图中轴线附近的省份水利旅游吸引力较弱。  相似文献   
917.
The interactions between metals (Ca2+ and Hg2+) and extracellular polymeric substances (EPS) extracted from the aerobic and anaerobic sludge in wastewater treatment reactors were investigated using a combination of zeta potential measurement and 3-dimensional excitation–emission matrix (EEM) fluorescence spectroscopy with parallel factor (PARAFAC) analysis. Results show that Ca2+ had no substantial effects on the EEM fluorescence spectra of the EPS, but their zeta potentials increased with the increasing Ca2+ dosage. However, Hg2+ had a significant effect on the EEM fluorescence spectra of the EPS, while their zeta potentials seemed not to be affected by the dose of Hg2+. The interactions between Hg2+ and EPS were elucidated using the fluorescence quenching with PARAFAC analysis, while the interactions between Ca2+ and EPS were evaluated by the zeta potential technique. The binding constants for Hg2+ and EPS were two orders of magnitude higher than those for Ca2+ and EPS, suggesting that the binding mechanisms between Ca2+ and EPS were different from those between Hg2+ and EPS. The results might be useful for understanding the roles of EPS in bacterial self-protection against heavy metals and the aggregate formation mechanisms through ionic bridging interactions.  相似文献   
918.
通过对昆明市餐饮和居民生活污水厌氧模拟实验研究,初步探讨生活污水中CH4的产生规律,实验结果表明,在自然条件下,餐饮和居民生活污水中产生的甲烷浓度最大值分别为1.63 mg/L和3.82 mg/L。并且将COD、硫酸盐、硫化物、TN的浓度变化与甲烷浓度变化进行Pearson简单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1/COD、COD/硫酸盐和1/TN与甲烷在置信度为0.01时极显著相关,硫化物与甲烷在置信度为0.05时不相关;COD、硫酸盐和TN浓度的变化对生活污水中甲烷的产生起关键性作用。对居民生活污水中甲烷产生规律进行温度和pH控制分析研究,实验结果表明,生活污水在25~30℃时,24 h内甲烷产生量最大值为8.6494 mg/L,明显大于其他温度段的甲烷产生量;在pH为7~8之间时,甲烷的产生量在24 h内达到的最大值为3.0477 mg/L,明显高于其他pH控制段的甲烷产生量。  相似文献   
919.
2组ASBR接种污泥源分别为好氧硝化污泥、好氧硝化污泥和厌氧氨氧化污泥按2:1比例}昆合的混合污泥。在相同条件下,经过驯化培养均实现了厌氧氨氧化的稳定运行。接种好氧硝化污泥的反应器的适应期为29d,经过105d的培养反应器成功启动;接种混合污泥的反应器的适应期为13d,经过49d反应器启动成功。从2组ASBR污泥中提取细菌总DNA,经过厌氧氨氧化菌特异引物Pla46rc/Amx820对污泥样品进行PCR扩增、克隆和测序等分析。实验结果表明,接种不同污泥源条件下的反应器中厌氧氨氧化菌的特性存在差异,接种污泥源为好氧硝化污泥的反应器中存在的厌氧氨氧化菌种为CandidatusKuenenia,而接种混合污泥的反应器中存在的厌氧氨氧化菌种为CandidatusAnammox—oglobus,与最初接种的混合污泥中的厌氧氨氧化菌相同。当接种污泥中存在厌氧氨氧化菌时,该菌株经过长时间的驯化可成为优势菌种,而当接种污泥中无厌氧氨氧化菌存在时,CandidatusKueneniasp.可以在反应器中占主导,具有更强的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920.
通过宏观观察、微观断口分析、成分分析、金相分析和磁粉探伤等方法对靶试后出现开裂的某小口径弹药药筒进行了失效分析.该药筒的裂纹处有明显的压痕,断口微观形貌韧性特征明显,药筒钢材的化学成分、夹杂物含量和显微组织均符合规定的要求,磁粉探伤表明其表面、近表面无缺陷.认为药筒表面的压痕是导致药筒开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