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安全科学   8篇
环保管理   3篇
综合类   48篇
基础理论   1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提出了一种能有效减小拉深件最大厚度变薄量 ,提高拉深成形极限及拉深件质量的夹紧式拉深模具结构 ,并已用于实际生产中。叙述了该模具结构特点及其工作原理 ,对有关工艺参数的影响进行了实验研究 ,并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工件在拉深过程中 ,由于坯料在外力的压应力作用下所产生失稳而引发起皱的原因 ,并就防止起皱提出了增加压边力、拉应力等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13.
土壤环境背景值图件是一种综合信息载体。本文通过对环境背景值影响因素的综合分析、主要影响因素聚类分析、聚类一判别分级等步骤,选择和确定了制图单元。按多元统计单元进行编图,其表达更为清晰、科学、准确。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几种汽车用钢板的实验研究总结了锥杯值与薄板的顶压值、rm值、 n值、屈服点和抗拉强度的对应关系,阐述了锥杯试验方法在汽车深冲钢板成形性评价方面的意义,以及对于实际生产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筒形件极限拉深系数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确定合适的凸凹模圆角半径是提高拉深件质量的重要途径 ,将塑性理论和优化算法相结合 ,以筒形件达到最小的极限拉深系数为优化目标 ,对筒形件无压边圈拉深工艺参数优化设计进行了研究。并且通过具体算例证明了所采用的优化模型及算法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6.
薄壁管无芯推压缩径成形过程比薄壁管拉拔成形过程复杂得多,迄今很少有这方面的文献报道。本文首次根据主应力法,比较详细地推导了薄壁管无芯推压过程的应力分布和壁厚变化的计算公式,并给出了计算实例。  相似文献   
17.
探讨了参数化绘图系统开发的基本算法、功能和要求及开发步骤,简单介绍了国内外参数化CAD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8.
五边到场交通态势安全评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五边到场交通运行的安全性,基于客观、合理的评估五边到场交通态势的重要性,探讨空中交通复杂性在五边到场交通态势评估中的应用,并利用基于五边到场交通的复杂性图示方法,画出五边到场交通复杂性图,通过对复杂性图的分析来描述当前五边到场交通态势的安全特征,包括航空器与航空器之间发生冲突的可能性以及到场航空器允许插入五边的时间和位置等。结果表明:五边到场交通复杂性图能客观、准确地评估五边到场交通中航空器与航空器之间潜在的冲突大小,通过五边到场交通复杂性来对五边到场交通态势进行安全性评估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9.
用安全学科的观点 ,对冷拔内模进行宏观痕迹分析和磨损失效模式的确定 ,并结合摩擦学精典的磨损理论 ,对冷拔内模进行微观磨损机理分析 ,从而为提高冷拔内模使用可靠性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20.
During 28–29, September 2005, water was drawn from Hanjiang River and Houguan Lake to the Yangzi River via Sanjiao Lake and Nantaizi Lake in Wuhan in order to provide favorable conditions for ecosystem restoration. To evaluate the feasibility and validity of drawing water as a means of ecosystem restoration, zooplankton populations were studied 3 times (before, immediately after finishing and a month after drawing water) at seven locations from 27 Sept. 2005 to 2 Nov. 2005. Water quality in the lakes was mostly improved and zooplankton species richness decreased as soon as drawing water had finished but increased a month after drawing water. Zooplankton density and biomass was reduced in the lakes by drawing water but was increased at the entrance to Sanjiao Lake because of landform geometry change. Before drawing water, most species in Sanjiao Lake e.g., Brachionus sp. and Keratella sp. were tolerant of contamination. After drawing water oligotrophic-prone species such as Lecane ludwigii and Gastropus stylifer emerged. We conclude that drawing water could be important for improving water quality and favour ecosystem restoration. Dilution of nutrient concentrations may be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e ec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