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01篇
  免费   504篇
  国内免费   887篇
安全科学   483篇
废物处理   107篇
环保管理   1554篇
综合类   2502篇
基础理论   702篇
环境理论   44篇
污染及防治   261篇
评价与监测   92篇
社会与环境   786篇
灾害及防治   261篇
  2024年   33篇
  2023年   145篇
  2022年   174篇
  2021年   229篇
  2020年   213篇
  2019年   240篇
  2018年   173篇
  2017年   301篇
  2016年   296篇
  2015年   243篇
  2014年   225篇
  2013年   337篇
  2012年   401篇
  2011年   433篇
  2010年   294篇
  2009年   290篇
  2008年   245篇
  2007年   316篇
  2006年   313篇
  2005年   244篇
  2004年   208篇
  2003年   166篇
  2002年   182篇
  2001年   139篇
  2000年   139篇
  1999年   112篇
  1998年   99篇
  1997年   85篇
  1996年   68篇
  1995年   73篇
  1994年   47篇
  1993年   51篇
  1992年   44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28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19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15篇
  1982年   18篇
  1980年   10篇
  1979年   12篇
  1978年   8篇
  1977年   9篇
  1974年   6篇
  1973年   6篇
  1971年   10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94 毫秒
701.
通过对湘西北地区黑色泥灰岩风化剖面(DM剖面)中Cr、Ni、Cu、Zn、Cd、Pb、Th、U 8种重金属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并与区域上发育于黑色页岩的2条风化剖面的对比分析,初步揭示了黑色泥灰岩风化剖面中重金属富集的地球化学机制。结果表明:(1)与黑色页岩相比,黑色泥灰岩风化成土过程中重金属元素普遍呈现出低背景、高富集的地球化学特征。(2)黑色泥灰岩风化剖面的形成,是在基岩中碳酸盐快速溶蚀的基础上(基岩的酸溶相含量为78.57%),由酸不溶相进一步演化的结果。在此过程中,对于无明显外源输入的元素Cr、Ni、Cu、Zn、Pb、Th、U,一方面,赋存在酸溶相的部分随碳酸盐的淋失而亏损甚至强烈亏损(其中Th相对惰性);另一方面,残余在酸不溶相的部分因基岩中大量碳酸盐的淋失而显著富集,且随风化剖面的演化未显示出进一步的亏损。因此,这些元素在风化剖面中的富集是绝对(强烈)亏损和显著相对富集的综合结果。对于Cd,存在明显的外源输入,可能主要以水溶态形式带入并大量淀积在剖面下部。(3)在黑色泥灰岩风化剖面,有机质(OM)不是重金属元素的主要赋存介质,其对重金属元素地球化学行为的影响有限。(4)黑色泥灰岩发育的土壤中,Cu和Cd的平均含量分别为54.58 mg/kg和0.58 mg/kg,高于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筛选值,特别是Cd,对土壤生态环境可能形成不利影响,应引起关注。  相似文献   
702.
社会发展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回顾了社会发展思想的历史,指出了社会发展的多重涵义,并主张从微观上对社会发展进行考察,并指出社会发展是以人类潜能的发挥为基础,以人的发展和幸福为标志的社会状态。本文还考察了近半个世纪以来人类对社会发展与经济发展关系的种种理解和实际处理方式,指出了其偏误,分析了影响社会发展与经济发展相协调的障碍因素,以及这一关系的发展前景——走向现代整合。  相似文献   
703.
我国公众环境保护意识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4  
本文根据一次大规模的抽样调查资料,初步分析了我国公众环境保护意识的现状,认为从总体上看,公众的环保意识水平偏低;公众的环境资源况颇具特色;在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出现明显矛盾时,半数公众能够优先考虑环境保护;大多数公众认为环境保护与个人有关,但对个人的努力信心不足;超过七成的公众表示愿意为环境保护支付一定费用,但对高收入阶层普遍寄予较高的期望;公众有一定的依法保护环境的心理基础,但法律知识又非常缺乏。  相似文献   
704.
长江流域经济发展的省际差异与变化趋势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长江流域上中下游各省经济发展存在巨大差距,这是历史长期发展不平衡的产物,也与近几十年发展速度不同有关。分析当前各省社会固定资产总投资量,投资构成,投资效益和产业结构的差异,可以预见,流域内发达省份与欠发达省份的发展差距将进一步扩大。  相似文献   
705.
在分析日照市发展循环经济的路径、措施和难题的基础上,研究了地方政府的自利性、选择性偏差、调控手段和行政分割等方面的局限性,提出了规范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关系、构建科学的政绩考核体系、加强区域分类指导、加快立法与强化执法、制定相应的经济制度与政策等发展循环经济的建议。  相似文献   
706.
ABSTRACT: This study investigates the degree of economic inefficiency of the current institutional arrangements for surface and ground water management in meeting urban water demand in the Jakarta region. A numerical model of integrated surface and ground water management is developed using GAMS (General Algebraic Modelling System) software. The model maximizes the net present value of social benefits from piped water and ground water consumption across all users over time from 1999 to 2025. Four policy scenarios are examined: the status quo, the social planner's solution, and two ground water pumping quota scenarios: an aggregate ground water pumping quota and a partial quota applied to commercial and industrial users. Three variations in each policy scenario are considered: investment in water infrastructure of the Jakarta water enterprise (PAM Jaya), water demand growth, and discount rates. The status quo, depending on the investment option, the growth of water demand, and the discount rate, results in a 7.4 to 47.8 percent loss in economic efficiency relative to the social planner's solution. The partial quota is the most feasible, applicable, and manageable scenario. The optimal investment option could increase the volume of piped water supply and reduce the cost of water production. The volume of water delivery could increase by up to 156 percent, but it implies only a 35 percent increase in the surface raw water demands above the current level. However, it does not significantly reduce cumulative ground water extraction over the time period considered.  相似文献   
707.
本文以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两大集团作为研究的基本单元,对国际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中产生的政治外交效应进行了初步分析。试图揭示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际可持续发展进程对世界经济社会和政治外交格局带来的影响和挑战,并就发展中国家开展国际可持续发展合作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08.
科技资源开发与区域经济增长研究--以河南为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以河南为例,对科技资源的存量动态变化、配置效率及其对区域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1991.2002年。河南科技资源存在总体上呈持续上升趋势。但是。科技资源的配置效率却呈现出下降趋势。在这个期间。科技资源开发对河南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42.1%,达到了全国的平均水平。为了进一步发挥科技资源开发对河南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建议河南继续加快科技资源的积累;重点提高科技资源配置的效率;特别重视大幅度提高对R&D的投入。  相似文献   
709.
辽宁省区域经济差异与区域协调发展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本文利用辽宁省近年来的统计数据.通过对标准差、变异系数、离差、比率、相对发展速度等参数的计算。分析了辽宁省内各地区间的区域经济差异的总体特征和空间特征。并总结了产生区域差异的三个主要因素。即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客观因素)、区域战略重点的转移(政策因素)以及各地区经济结构的差异。在此基础上.为辽宁省区域协调发展提出了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710.
The levels of greenhouse gases in the atmosphere keep increasing every year, and despite the adoption of the Paris agreement, one cannot expect any significant dip in the trend in the near future. We may therefore legitimately question the efficiency of the current governance system, notably concerning the interplay between science and policy. The strategy adopted by the UNFCCC in Paris contrasts with the strategy adopted in Kyoto, as it endorses a dynamic that is more bottom-up. Its success will depend greatly on the ability of the actors to mobilise on climate issues and to find ways to work together. Scientific expertise has a key role to play to this respect. This paper is a reflection led by the French Association for Disaster Risk Reduction on how the 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 could evolve in order to usefully accompany that strategy. Introducing more reflexivity in the assessment process and widening aspects of the expertise to a more diverse and transdisciplinary range of actors could improve the treatment of uncertainties, multi-scale interactions and the appropriation of expertise, as well as the integration of adaptation and mitigation policies. In practical terms, this could involve more working groups, which could become more focused, drawing up shorter but more frequent reports, and taking account of the “grey” expert literature. The implementation of such an approach merits further investigation, because these improvements could help address the governance challenges in climate chang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