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95篇
  免费   170篇
  国内免费   243篇
安全科学   303篇
废物处理   81篇
环保管理   629篇
综合类   996篇
基础理论   225篇
环境理论   19篇
污染及防治   100篇
评价与监测   27篇
社会与环境   378篇
灾害及防治   50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38篇
  2022年   49篇
  2021年   59篇
  2020年   98篇
  2019年   89篇
  2018年   89篇
  2017年   153篇
  2016年   170篇
  2015年   129篇
  2014年   100篇
  2013年   265篇
  2012年   195篇
  2011年   253篇
  2010年   169篇
  2009年   130篇
  2008年   92篇
  2007年   124篇
  2006年   94篇
  2005年   70篇
  2004年   57篇
  2003年   58篇
  2002年   41篇
  2001年   46篇
  2000年   41篇
  1999年   39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4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8篇
  1978年   5篇
  1977年   3篇
  1976年   2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1篇
  1973年   1篇
  1971年   1篇
  196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61.
李静  杜群 《中国环境管理》2021,13(4):128-134
涉核邻避事件表明,民用核能利用决策中公众参与的法律供给并不能有效满足现实的权利需求。民用核能利用公众参与权利分解为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发挥着认知、沟通、认同、示助的功能,但也存在公众知识与能力有限、自利动机等局限性。本文认为,应理性对待公众参与权利,以防出现公众参与的效力过高或过低的情形。现行法中,我国民用核能利用公众参与呈现形式化保护到权利性保护的立法趋势,但权利内容并未达到完整表达,权利的实现途径和效力平衡的规定并不充分。因此,建议全面确立公众知情权;增强公众参与权的权能,包括保障公众的程序进入权、意见表达权,构建公众获得回应权和合理意见获得采纳权的保障机制;拓补公众监督权。  相似文献   
962.
针对北方某城市的一个规划采暖供热区域的350MW超临界机组供热和将原有2×220MW纯凝机组改为供热机组供热的两种供热方案,就两种不同供热方案的初投资能耗和运行能耗进行了综合能耗比较,从节能的角度就供热方案的选择给出了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963.
基于1953~2007年间的统计数据,根据消耗能值相等的原则,计算了中国化石能源能值消耗量及农作物残余物可替代能值量.结果表明,建国初期,化石能源资产消耗的能值量基本可以用农作物残余物来替代;随着化石能源消耗量的与日俱增,化石能源能值消耗与农作物残余物可补偿能值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2007年,我国农作物残余物可替代能值量仅为化石能源能值消耗量的10.35%.对生物质能替代可减少的环境价值损失估算可知:1990~2007年,由于生物质能替代可以减少因煤炭开采造成的环境治理费用773.91亿元;减少因能源消费而造成的环境污染价值损失11311.76亿元,其中由于减少SO2排放而减少的环境经济损失量占环境污染经济损失量的56.93%,减少NOx和灰分排放分别占环境污染经济损失量的33.13%和9.94%.  相似文献   
964.
针对国内大部分污水厂现有曝气控制中存在着溶解氧浓度波动大、曝气量冗余大、曝气单元能耗高等问题,提出曝气节能智能优化系统,该系统通过获得A/O工艺实时的在线数据不断进行模拟计算,然后按照生化池进水的污染物负荷状况,以曝气能耗最小为目标函数来获取最优的DO设定值及其PI控制器的参数Kp、Ki。该智能优化系统在沥滘污水厂的实际应用情况表明:该系统在盫こ鏊实那榭鱿拢唤鎏岣吡讼低车目垢汉沙寤髂芰Γ苯档土?曝气能耗。  相似文献   
965.
Crucial to the method of emergy synthesis are the main driving emergy flows of the geobiosphere to which all other flows are referenced. They form the baseline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tables of Unit Emergy Values (UEVs) to be used in emergy evaluations. We provide here an updated calculation of the geobiosphere emergy baseline and UEVs for tidal and geothermal flows. First, we recalculate the flows using more recent values that have resulted from satellite measurements and generally better measurement techniques. Second, we have recalculated these global flows according to their available energy content (exergy) in order to be consistent with Odum's (1996) definition of emergy. Finally, we have reinterpreted the interaction of geothermal energy with biosphere processes thus chang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geothermal energy and the emergy baseline. In this analysis we also acknowledge the significant uncertainties related to most estimates of global data. In all, these modifications to the methodology have resulted in changes in the transformities for tidal momentum and geothermal energy and a minor change in the emergy baseline from 15.8E24 seJ/J to 15.2E24 seJ/J. As in all fields of science basic constants and standards are not really constant but change according to new knowledge. This is especially true of earth and ecological sciences where a large uncertainty is also to be found. As a consequence, while these are the most updated values today, they may change as better understanding is gained and uncertainties are reduced.  相似文献   
966.
基于密切值法的节能减排评价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陈一萍 《生态环境》2010,19(2):419-422
节能减排是我国应对资源紧缺、减轻环境压力、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关于节能减排考核体系的研究,目前多限于广泛的定性论述,定量研究成果尚不多见。为了实现节能减排这一根本目的,需要确立能反映环境、经济、社会发展协调程度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为我国的发展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在遵循构建原则和按照构建方法思路基础上,从资源、环境、管理和经济等4个控制层面构建节能减排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密切值法是多目标决策的一种优选方法,作为一种新的尝试,利用该方法建立起节能减排评价模型。详细阐述了密切值法在节能减排评价中的原理、方法与步骤,并以我国2001—2008年的节能减排情况为例说明了模型的具体应用,评价结果较好地体现了我国节能减排的现状与不足,为今后节能减排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实例应用表明,建立的评价指标体系是可行的和可操作的,该评价模型不需要确定各种主观参量或函数,评价结果客观、可靠,是开展节能减排综合评价的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967.
为研究石灰岩在动载破坏过程中的能量耗散,基于Φ50 mm的霍普金森压杆系统,对石灰岩开展三轴动静加载冲击试验,深入分析入射能、反射能、透射能、耗散能、能耗率与轴压、围压、应变率(冲击气压)之间的关系,并借助灰色关联理论分析石灰岩围压、应变率、纵波波速与能耗特征的关联。研究结果表明:入射能和耗散能均与应变率呈正向增长趋势,且耗散能应变率相关性更强;能耗率与围压呈反向增长趋势,低围压条件有利于石灰岩的破碎;能耗程度与冲击气压、围压、纵波波速的关联度分别为0.729 9,0.705 4,0.581 5,围压和冲击气压的灰色关联度大于0.6,因此围压和冲击气压对石灰岩能量耗散特征有显著影响。研究结果对于喀斯特地貌石灰岩爆破施工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68.
李慧鹏  李荔  殷茵  何文太  宿杰  赵秋月 《环境科学》2024,45(4):1898-1906
工业园区是能源消费和碳排放的密集区域,推动工业园区碳达峰对国家早日实现碳达峰目标具有重要意义.以南京某国家级开发区为例,基于LEAP模型,设置基准情景(BAU)、非工业减排(S1)、全行业一般减排(S2)、全行业强化减排(S3)和深度减排(S4)共5类情景,分析各情景下的能源消费需求和CO2排放变化情况,评估各项措施的碳减排贡献,提出园区实现碳达峰目标的政策建议.结果表明,S2、S3和S4情景下能源消费需求和CO2排放量将分别于2035、2030和2028年达到峰值,能源消费需求峰值(以标煤计)分别为26.28、21.66和19.10万t,CO2排放峰值分别为75.35、59.34和53.24万t.工业是研究区域能源消费和碳排放的主要贡献行业,S2、S3和S4情景下工业能源消费和碳排放占比分别于2035年、2030年和2028年达到峰值57.1%、56.0%、53.6%和64.2%、66.2%和62.9%.工业能效提升的碳减排贡献最大,其次为经济增速放缓,交通新能源汽车推广和公共建筑节能的碳减排贡献不显著.综合考虑碳达峰时间和园区碳排放强度考核目标,建议将S3情景作为该园区碳达峰的实施...  相似文献   
969.
2011—2021年,熟料产量呈波动上升趋势。水泥行业整体生产运行水平不断提高,熟料单条生产线平均规模由43.8万t/条提升至115.3万t/条,熟料单位产品综合能耗下降14.4%,熟料单位产品CO2排放强度下降6.3%,但CO2排放总量增加了13.8%,与氮氧化物减排趋势形成较大反差,碳污治理水平差距明显。熟料生产中石灰石分解和煤炭燃烧过程的CO2排放合计占比为92.9%~93.8%,是CO2排放的主要来源。由于熟料系数偏高、非碳酸盐原料替代不足、综合能耗仍然较高等原因,安徽等7个熟料产量大的省份的CO2排放强度高于全国。建议实行碳酸盐熟料产量总量控制,逐步降低熟料应用比例,加快建材市场熟料产品和非碳酸盐原料替代,降低高标号水泥使用比例。应大力推广水泥行业节能降耗增效技术,加快熟料落后产能淘汰。对熟料产量大、碳排放强度高的地区,应结合当地碳排放特点,实行差别化降碳策略。各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应因地施策推进水泥行业减污降碳工作。  相似文献   
970.
NEWS     
Abstract

Co-integration theory has been employed in this paper and Granger causes are found between urbanization rate and GDP, between capital stock and GDP. Scenario analysis of GDP is performed using the GDP model established in the paper. The energy consumptions in Germany, Japan and other developed countries are analyzed and compared with the energy consumption in China. Environmental friendly scenario of energy demand and CO2 emissions for sustainable China has been formed based on the results of comparison. Under environmental friendly scenario, the primary energy consumption will be 4.31 billion ton coal equivalence (tce) and CO2 emissions will be 1.854 billion t-c in 2050; energy per capital will be 3.06 tce that is 1.8 times of energy consumed in 2005 in China and 51% of consumed energy per capital in Japan in 2003. In 2050, the energy requirement of unit GDP will be 20% lower than that of Germany in 2003, but will be still 37% higher than that in Japan in 2003. It is certain that to fulfill the environmental friendly Scenario of energy demand and CO2 emissions is a difficult task and it needs long term efforts of the whole society, not only in production sectors but also in service and household sector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