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7篇
  免费   49篇
  国内免费   20篇
安全科学   293篇
废物处理   15篇
环保管理   115篇
综合类   265篇
基础理论   50篇
环境理论   1篇
污染及防治   13篇
评价与监测   14篇
社会与环境   54篇
灾害及防治   16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36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58篇
  2011年   72篇
  2010年   53篇
  2009年   63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55篇
  2006年   56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6篇
  1990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3年   1篇
  197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31.
结合化工企业的生产实际,提出了实现清洁生产的主要途径,阐述了开展清洁生产审核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832.
道路运输企业安全评价方法及实例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了有效预防道路运输企业的生产安全事故,在建立道路运输企业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基础上,利用层次分析法基本原理,详细说明了采用层次分析法评价的步骤,并采用指数标度以提高评价精度,在此基础上确定了各指标的权重,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进行评价.最后针对实际企业进行实证,结果表明,将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引入道路运输企业安全评价,克服了现行评价方法不够定量与评价面过广的不足.该评价方法可结合道路运输企业实际,在开展道路运输企业安全管理及绩效考核工作中得到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833.
煤炭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制度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技术创新制度、管理制度和区域循环经济发展制度三个层次,提出了煤炭企业循环经济制度创新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834.
现阶段,资源过度消耗与环境恶化成为中国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障碍。虽然现有研究从多方面探究了环境污染的治理机制,但对政府推动型城镇化这一重要的宏观政策的关注不足。本文以中国工业企业为研究样本,利用撤县设区改革的准自然实验构建双重差分模型,考察政府推动型城镇化对企业污染排放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撤县设区改革显著地减少了原县辖区内企业的污染排放量,即政府推动型城镇化对企业污染排放具有“治理效应”。异质性分析发现,撤县设区改革对企业污染排放的“治理效应”来源于主动推动型撤县设区而非被动实施型撤县设区;相比于在非重污染行业的企业以及隶属于县级以上的企业中,撤县设区改革对企业污染排放的“治理效应”在重污染行业的企业以及隶属于县级以下的企业中更强。影响机制分析发现,撤县设区改革后,原县级政府的财政收入显著下降、基础建设性财政支出显著减少而民生性财政支出显著增加,说明撤县设区后,原县级政府财政收入的经济激励弱化,财政支出目标亦从基础设施建设转变为提供公共服务,从而有助于治理企业污染排放问题。  相似文献   
835.
文章阐述了辽河油田公司开展清洁生产工作的基本情况,结合管理现状,分析总结了开展清洁生产工作的管理经验,阐述了通过科技进步所取得的清洁生产成绩,归纳整理出可借鉴的清洁生产审核经验,为清洁生产审核工作提供了有益的建议。  相似文献   
836.
基于2021年中国Top100的房地产企业总部及分支机构信息,通过链锁网络模型和空间网络分析,探讨了我国房地产企业服务网络的空间格局与区域差异。结果发现:①我国房地产企业网络呈东密西疏,"京—沪—广—蓉"的菱形主干结构明显,并通过邻近扩散和远程跃迁形成房企资源的城际流动通道。②房地产企业总部集聚于大城市和国家级城市群,分支则相对分散且覆盖众多的三四线城市。③房地产企业服务能力强的城市集中于少数高能级和经济发达城市,其中,上海市第一,随后为成都市、北京市、南京市、苏州市、武汉市、重庆市、广州市。④长三角城市群房企服务能力最强,珠三角次之,房企资源分布呈多中心布局态势;京津冀与成渝城市群发展不均衡,对周边城市的虹吸效应大于带动辐射;中西部城市群的房企资源极化于首位城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