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06篇
  免费   536篇
  国内免费   744篇
安全科学   438篇
废物处理   61篇
环保管理   1129篇
综合类   3607篇
基础理论   706篇
环境理论   7篇
污染及防治   355篇
评价与监测   484篇
社会与环境   601篇
灾害及防治   98篇
  2024年   26篇
  2023年   90篇
  2022年   121篇
  2021年   162篇
  2020年   188篇
  2019年   140篇
  2018年   112篇
  2017年   208篇
  2016年   224篇
  2015年   225篇
  2014年   270篇
  2013年   422篇
  2012年   379篇
  2011年   463篇
  2010年   331篇
  2009年   334篇
  2008年   296篇
  2007年   440篇
  2006年   449篇
  2005年   357篇
  2004年   331篇
  2003年   286篇
  2002年   288篇
  2001年   217篇
  2000年   239篇
  1999年   192篇
  1998年   110篇
  1997年   139篇
  1996年   84篇
  1995年   99篇
  1994年   57篇
  1993年   62篇
  1992年   34篇
  1991年   32篇
  1990年   23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4篇
  1981年   5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4年   2篇
  1973年   1篇
  197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911.
根据实地考察和资料分析,对内蒙古额济纳绿洲生态环境的演变进行了研究,并提出防止绿洲生态环境退化的措施  相似文献   
912.
城市垃圾处置是城市环境管理中的一大难题。后工业化国家普遍采用的末端治理技术不适合我国国情。运用生态工程技术,将城市垃圾处理与利用相结合,寓处理于利用之中,寓环境保护于产业生产之中,发展垃圾处理利用生态产业是解决这一难题的可由之路。在广汉市的研究与探索表明:通过硬件、软件、心件的结合,政府引导、科技支持、企业经营、居民参与,使城市垃圾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处理利用产业化、系统化,可以达到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统一。论述了城市垃圾处理利用生态工程的原理及具体措施与设计  相似文献   
913.
哑铃湾网箱养殖对水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0  
2002-04~2003-01对哑铃湾不同网箱养殖区水质和底泥的实地监测调查和分析表明,哑铃湾网箱养殖对环境的影响主要是:①使得养殖水环境中营养盐、BOD、COD、有机质和TSS增加,尤其是PO43--P和NH3-N增加更为明显;②使得底泥沉积物中N、P、硫化物、有机质等大量富集,其中富集现象最明显的是P、硫化物和NH4-N,其次是TN和有机质.  相似文献   
914.
非饱和土壤轻油污染多相流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轻油泄漏到地下后 ,在非饱和土壤中水、气、油三相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共同构成多相流体系统。在简要分析轻油污染问题的产生、危害以及轻油泄漏在地表以下运移方式的基础上 ,介绍并总结了近些年来国内外土壤轻油污染有关的多相流研究方面的进展 ,包括国外的模型研究成果、国内外试验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 ,并指出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需要进一步探讨的方向  相似文献   
915.
黄河耗氧性有机物污染特征及泥沙对其参数测定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对黄河干流1980,1992~1999年耗氧性有机物污染监测数据进行了分析,并通过对高锰酸盐指数(CODMn)与泥沙含量监测数据间的相关分析和模拟实验研究,探讨了泥沙对CODMn测定的影响.结果表明:(1)由于泥沙中腐殖质的成分之一富里酸能溶解于酸,在水样加酸处理过程中将进入水相,且富里酸能被化学氧化剂所氧化,但在自然条件下很难发生生物氧化和消耗水体的溶解氧,因此,由于泥沙的影响,CODMn夸大了耗氧性有机物的污染;(2)黄河干流河水的生化需氧量(BOD5)从上游至下游存在增加的趋势;(3)1992年干流河水的BOD5显著大于1980年的BOD5,在1992~1999年间,河水BOD5的年均值存在上升的趋势,枯水期均值存在上升的趋势,而丰水期均值的增长趋势不明显,由此表明,耗氧性有机污染物的点源排放在增加,而面源排放的增长趋势不明显,甚至存在降低的趋势;(4)黄河干流的耗氧性有机污染物主要来自点源排放,BOD5的点源与面源负荷的多年均值之比为2 81.  相似文献   
916.
水环境质量评价工作涉及的数据量大,数据分散,评价标准多,分析模型多。现有的基于数据库系统的水环境质量评价系统面向的对象单一,分析功能弱。数据仓库系统可以把分散的数据经过抽取、转换,装载进中心数据仓库,建立多维数据模型,利用OLAP的分析功能完成各种水质评价工作,更好的辅助决策者决策。介绍了基于数据库的水环境质量评价系统的缺点,数据仓库的特点,初步设想了其在评价系统中的具体实现。  相似文献   
917.
环境信息系统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环境信息系统是提高环境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对国内外环境信息系统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分析国内外研究存在的问题 ,讨论环境信息系统研究的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18.
城市物质代谢及其调控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比研究了城市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物质代谢的主要差别。从现代控制论原理出发,对城市物质代谢涉及的主要因素及其相互关系进行了结构性分类研究,建立了城市物质代谢的控制论理论模型。   相似文献   
919.
开展水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方法研究,建立合适的河流健康评价体系是解决河流健康问题的前提和实现河流健康管理的重要手段。黄河自上而下生态环境现状迥异,水生态环境脆弱,寻求一种或多种适合黄河流域水生态环境质量的评价方法具有重要意义。该文介绍了国内外水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方法及在黄河流域的应用进展,总结了鱼类生物完整性指数(F-IBI)、底栖无脊椎动物完整指数(B-IBI)、着生藻类生物完整性指数(P-IBI)及水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法的主要指标,以及黄河流域不同区域生物种类的评价指标,分析了各评价方法优缺点及应用范围,并根据目前研究基础评述了黄河流域水生态环境质量评价存在的问题,对黄河流域水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方法、指示生物的选择及水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法的研究等提出了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920.
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是资源合理利用、制定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及生态环境保护对策的重要依据。现以河南省行政区为研究区域,基于遥感影像、水资源及环境统计数据,采用生态环境状况指数(EI)和空间格局分析方法,综合对比分析河南省2014—2018年生态环境状况时空变化及其冷热点空间分布。研究结果表明:(1)2014—2018年河南省EI值变化范围为60.6~63.5,生态环境状况整体呈现稳中趋好态势,除开封市和济源市外,16个省辖市的EI值均有所增加,位于西部山区丘陵地带的三门峡、洛阳和平顶山市EI值增加明显。(2)2014—2018年河南省生态环境的G*i指数的高值区域位于西部地区的三门峡市和洛阳市,且5年内没有发生变化,较为稳定。G*i指数的高、低值区域与EI值的高值和低值区表现出较高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