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1297篇 |
免费 | 1047篇 |
国内免费 | 1434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1363篇 |
废物处理 | 179篇 |
环保管理 | 2657篇 |
综合类 | 6214篇 |
基础理论 | 1091篇 |
环境理论 | 48篇 |
污染及防治 | 563篇 |
评价与监测 | 717篇 |
社会与环境 | 839篇 |
灾害及防治 | 10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52篇 |
2023年 | 168篇 |
2022年 | 244篇 |
2021年 | 341篇 |
2020年 | 334篇 |
2019年 | 339篇 |
2018年 | 307篇 |
2017年 | 566篇 |
2016年 | 587篇 |
2015年 | 633篇 |
2014年 | 539篇 |
2013年 | 823篇 |
2012年 | 842篇 |
2011年 | 802篇 |
2010年 | 664篇 |
2009年 | 637篇 |
2008年 | 443篇 |
2007年 | 712篇 |
2006年 | 687篇 |
2005年 | 626篇 |
2004年 | 535篇 |
2003年 | 505篇 |
2002年 | 380篇 |
2001年 | 372篇 |
2000年 | 365篇 |
1999年 | 269篇 |
1998年 | 188篇 |
1997年 | 164篇 |
1996年 | 118篇 |
1995年 | 136篇 |
1994年 | 77篇 |
1993年 | 74篇 |
1992年 | 49篇 |
1991年 | 31篇 |
1990年 | 25篇 |
1989年 | 16篇 |
1988年 | 14篇 |
1987年 | 6篇 |
1986年 | 7篇 |
1984年 | 6篇 |
1981年 | 9篇 |
1980年 | 11篇 |
1979年 | 11篇 |
1978年 | 7篇 |
1977年 | 10篇 |
1976年 | 5篇 |
1975年 | 6篇 |
1973年 | 6篇 |
1972年 | 8篇 |
1971年 | 6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 毫秒
31.
32.
探索舰船环境适应性的设计方法,以提高舰船在各种复杂环境下的适应能力。分析了舰船环境适应性设计中面临的若干问题和改进提高方向,参考借鉴国内外航空航天、电子等行业成功经验,提出了指导舰船环境适应性设计的主要设计原则和工作内容。围绕改善环境条件、加强耐环境能力设计这2个方面,提出了3种环境适应性设计方法,包括基于规范的设计方法、基于环境仿真的设计方法、基于预使用验证的设计方法。根据舰船风浪环境适应性设计的特点和要求,选择采用环境仿真和模型试验技术开展了应用研究。基于分析结果,提出了增加水线面系数、调整浮心、优化线型等多项改进措施建议。采用环境仿真和模型试验相结合的方式,可有效支撑舰船风浪环境适应性设计和评估,这一方法具有较高的工程推广应用价值。另外,未来应加大环境仿真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力度,尝试开展多因素综合环境仿真,以进一步提高舰船的环境适应性。 相似文献
33.
通过我国航空发动机海洋环境服役过程中腐蚀情况的调研,结合文献资料,分析腐蚀防护与控制技术的应用现状,提出未来工作建议。目前海洋环境服役航空发动机的腐蚀防护与控制缺少贯穿方案论证、设计研制、使用维修等全寿命周期各阶段的综合考虑,制约解决腐蚀问题的关键技术没有突破,研制生产过程中,存在耐腐蚀性能评估不合理的问题。应开展腐蚀智能监测、识别、模拟仿真等技术的研发与应用,实现海洋环境服役发动机的腐蚀损伤监控与预警,构建发动机腐蚀环境适应性试验评价技术体系,满足新体制下装备试验鉴定工作要求。急需开展长寿命防护涂层技术、维护技术专项研究,以适应严酷海洋大气环境和航空动力装置高可靠性研制要求。 相似文献
34.
目的 将电子产品在野外环境下日变化波动与季节差异明显的温度载荷编制成温循载荷谱和转换为加速载荷谱。方法 通过四点雨流计数法提取原谱中的载荷循环信息,对提取的循环信息进行分布拟合、相关性检验等统计分析,进而构建循环均值与范围值的联合概率密度函数,再运用概率密度法,编制出8×8二维环境载荷谱。在二维载荷谱基础上,编制出温循载荷谱,使用针对电子部件参数修正的加速方程转化为加速载荷谱。结果 利用野外作业现场1个作业周期内的气温纪录,提供了一套编制温循载荷谱和转换加速载荷谱的合理化流程和解决方案。结论 该制谱方法可以利用原始环境谱中绝大部分有效信息,较好地还原电子部件野外作业阶段经历的温度变化过程,为电子产品的加速寿命试验和使用寿命预测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5.
建立良好有序的环保产业发展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环保产业范围的不确定性、分布性、广泛性、依赖性、公益性,及产业市场的风险性,提出了发展我国环保产业的基本思路和原则。 相似文献
36.
37.
战略环境影响评价的实施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民 《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15(1):27-29
战略环评将环境、社会和经济做为一个系统,进行整体、全面的综合评价,为决策提供依据、方案和措施,使决策更为科学、合理、严谨、可行,真正从决策到源头控制,减轻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从战略环境影响评价的兴起发展和法律意义入手,从理论和实践上全面系统的论述和探讨了如何有效实施战略环境影响评价的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38.
本文从中国环境立法,特别是再次修改《大气污染防治法》等展望中国大气污染防治的重要战略方向。 相似文献
39.
40.
水淬渣人工湿地强化除磷作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研究了水淬渣的磷吸附-解吸效果,构建了以水淬渣为主要基质的模拟垂直流人工湿地系统,分析了水力停留时间(HRT)和污染负荷变化对污水中磷去除的影响,探讨了湿地上行、下行流单元各层基质的除磷贡献.结果表明,水淬渣基质的磷饱和吸附量为3 333 mg.kg-1,其水溶性钙含量为0.084%,pH值为7.54,适合作为湿地除磷基质.HRT与磷除去率呈正相关,当HRT从1 d缩短为0.5 d时,TP去除率降低5.9%~4.7%,当HRT从2 d缩短为1 d时,TP去除率降低2.4%~4.7%,HRT为1 d条件下,水淬渣湿地的磷去除率>85%,说明无限延长HRT无益于强化除磷,适宜的HRT为1 d.在进水浓度稳定的条件下,进水污染负荷与磷去除率呈负相关,当污染负荷范围在12.2~36.8 g.(m2.d)-1时,水淬渣湿地的磷除去率可维持在85%,当污染负荷达到48.9 g.(m2.d)-1后,水淬渣湿地的磷除去率下降至65%,当污染负荷<36.8 g.(m2.d)-1时,水淬渣湿地的磷去除率>82%,说明高污染负荷可抑制基质表面及孔隙中Ca、Al等吸附磷的活跃位点,适宜的进水污染负荷为24.5~36.8g.(m2.d...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