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5621篇 |
免费 | 1710篇 |
国内免费 | 116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1883篇 |
废物处理 | 181篇 |
环保管理 | 3720篇 |
综合类 | 7464篇 |
基础理论 | 1511篇 |
环境理论 | 49篇 |
污染及防治 | 569篇 |
评价与监测 | 825篇 |
社会与环境 | 985篇 |
灾害及防治 | 260篇 |
出版年
2025年 | 70篇 |
2024年 | 336篇 |
2023年 | 387篇 |
2022年 | 360篇 |
2021年 | 513篇 |
2020年 | 548篇 |
2019年 | 472篇 |
2018年 | 379篇 |
2017年 | 664篇 |
2016年 | 675篇 |
2015年 | 724篇 |
2014年 | 675篇 |
2013年 | 925篇 |
2012年 | 1031篇 |
2011年 | 995篇 |
2010年 | 788篇 |
2009年 | 727篇 |
2008年 | 529篇 |
2007年 | 837篇 |
2006年 | 839篇 |
2005年 | 742篇 |
2004年 | 646篇 |
2003年 | 605篇 |
2002年 | 471篇 |
2001年 | 479篇 |
2000年 | 474篇 |
1999年 | 315篇 |
1998年 | 234篇 |
1997年 | 216篇 |
1996年 | 159篇 |
1995年 | 166篇 |
1994年 | 96篇 |
1993年 | 108篇 |
1992年 | 60篇 |
1991年 | 36篇 |
1990年 | 28篇 |
1989年 | 19篇 |
1988年 | 11篇 |
1987年 | 9篇 |
1986年 | 11篇 |
1984年 | 7篇 |
1982年 | 7篇 |
1981年 | 8篇 |
1980年 | 7篇 |
1979年 | 9篇 |
1978年 | 6篇 |
1977年 | 9篇 |
1975年 | 6篇 |
1973年 | 5篇 |
1972年 | 5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52.
自愿减排项目是碳排放交易市场抵消机制的运行载体,灵活的自愿减排抵消机制是碳排放交易市场的补充,对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问题具有重要意义。碳泄漏,作为严重影响抵消项目减排效率的热点问题值得关注。目前,中国已形成较大规模的自愿减排市场,截至2018年底,国家发展改革委共签发了约7200万tCO_2当量减排量,我国在建立健全自愿减排抵消市场机制的过程中,需要把握项目碳泄漏的负外部性这一实质,厘清其运行机理并积极应对。本文旨在系统阐述该问题,并为进一步实现抵消项目减排潜力提供思路和方向:从自愿减排项目碳泄漏的内涵与定义出发,首先对项目碳泄漏的分类进行梳理,并依据产生途径的不同重点分析了活动转移排放、生命周期、市场路径、生态以及技术泄漏的作用机制、影响因素及其相应的研究方法;其次从具体项目应用、系统项目应用和宏观应用三个层面讨论了应对自愿减排项目碳泄漏问题的管理对策;最后结合我国自愿减排抵消市场的实际情况,建议未来抵消项目碳泄漏的应对和管理应在分门别类对其概念进行精准定义的基础上将解决措施的成本效益考虑在内,此外,在评估泄漏量时需要同时测算不同类型的碳泄漏,探究其协同效应以免高估其泄漏程度。 相似文献
53.
54.
55.
成子湖不仅为沿湖周边地区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资源支持,同时也是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调蓄湖泊——洪泽湖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成子湖的保护至关重要。在通过分析了成子湖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了进一步做好成子湖保护工作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56.
水体中苯胺光降解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更好地了解苯胺类物质在环境中的化学行为,在自行设计的光化学反应器上进行模拟天然水体的苯胺光降解实验,用气相色谱法测定苯胺的残余质量浓度,考察了水体pH值、光强、反应时间、光敏化剂、水质等条件影响下苯胺的光降解效果和规律.3h内苯胺在3个不同体系中的降解效果从大到小依次是:去离子水模拟天然水体、加入光敏化物质的灭菌河水、未加光敏化物质的灭菌河水.pH值为5.0,Fe2 、过氧化氢、腐殖质存在时苯胺的光降解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57.
自《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地下水环境》实施以来,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就成为整个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的难点。本文以对水文地质调查的调查精度要求最高的一级评价为例,从资料收集、野外调查、室内模拟和污染预测几个方面论述一级评价水文地质调查的内容和方法,总结了在此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为广大的水体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8.
甲藻赤潮的海洋环境危害及其防治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有毒赤潮的“肇事者”通常是甲藻,它造成了巨大的环境危害,已成为全球性的环境问题,甲藻赤潮的毒害主要是人食用含有毒素的贝类或鱼类后引起中毒甚至死亡。本文就甲藻赤潮及其毒素所造成的环境公害进行了简明扼要的回顾,并对甲藻赤潮的预防与治理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尤其是对甲藻赤潮预防与治理中所采用的新技术、新方法作了比较的论述和分析。并对我国甲藻赤潮的研究方向与前景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59.
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