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3篇
  免费   73篇
  国内免费   264篇
安全科学   12篇
废物处理   11篇
环保管理   102篇
综合类   621篇
基础理论   116篇
污染及防治   78篇
评价与监测   64篇
社会与环境   55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43篇
  2014年   52篇
  2013年   59篇
  2012年   75篇
  2011年   76篇
  2010年   76篇
  2009年   47篇
  2008年   44篇
  2007年   61篇
  2006年   84篇
  2005年   63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38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2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1篇
  1972年   3篇
  1971年   2篇
  196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91.
湖库富营养化敏感分级指数方法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对富营养化敏感度进行定量评估,涉及的指标往往不只一个,为此,采用多指标的无量纲化及标准化处理,提出了一种湖库富营养化敏感分级的开放性定量指标--河湖指数(RLI).结果表明,RLI可以评估湖库不同区域水体的动力状态的差别,为湖库不同分区水体富营养化敏感程度的识别提供了新的方法.以三峡水库为实例,阐述了河湖指数(RLI)的构建形式、计算步骤,指标的取舍和使用方法.三峡水库分级结果说明,该方法采用的月尺度指标对三峡水库各支流的分级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292.
长江口及邻近水域富营养化现状及变化趋势的评价与分析   总被引:34,自引:9,他引:25  
根据2000~2002年6个航次的调查资料,分析研究了长江口及邻近水域富营养化现状及其变化趋势。研究结果表明,长江口及邻近水域营养盐含量十分丰富,平均56%水域无机氮含量已超过海水水质四类标准,磷酸盐也有40%以上已达到或超过海水水质四类标准。基于20个监测点有机污染指数(E值)和富营养化指数(A值)的计算结果,发现长江口及邻近水域从西向东、从北向南污染程度逐步降低;同时根据多年平均的A值划分,大约60%水域已达到重污染水平,受轻度和中度污染的水域均为20%左右。  相似文献   
293.
根据2002年-2011年同安湾海域水质监测结果,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评价法和富营养化水平法对同安湾海域近十年水质状况进行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该海域主要污染因子为无机氮和活性磷酸盐,各年均值大部分超三类海水水质标准;溶解氧、化学需氧量、重金属(汞、铜、铅、镉)及砷、油类均符合一类海水水质标准。该海域目前处于N高P低的富营养状态,氮磷比趋势不够稳定,但磷限制性富营养化趋势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294.
沉积物有效态磷对湖库富营养化的指示及适用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探究不同类型湖库沉积物有效态磷对富营养化的指示意义及适用范围,选取了12个不同水深、不同换水周期的湖泊和水库进行4季度的水样、沉积物样品采集,以SMT分级方法提取的氢氧化钠磷(Na OH-P)作为沉积物有效态磷,分析了湖库中沉积物和水相磷含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2个湖库的沉积物和水相磷含量差别大,沉积物Na OH-P含量范围为86~584 mg·kg-1(均值263 mg·kg-1),总磷含量225~760 mg·kg-1(均值502 mg·kg-1);水体总磷含量范围为0. 02~0. 35mg·L-1(均值0. 11 mg·L-1); 12个湖库的水体叶绿素a含量差异也很大,分布范围为3~349μg·L-1(均值51μg·L-1);沉积物与对应的水相各形态磷含量之间的相关分析发现,沉积物有效态磷与水相磷含量之间的相关性高于沉积物总磷,Na OHP比总磷能更好地反映湖库的富营养化状态,然而只有在换水慢的浅水湖库中,这种沉积物Na OH-P与水相磷的相关性才达到显著水平,表明"换水周期"和"水体深度"是影响沉积物Na OH-P与水相磷含量相关关系的两个关键因子:在换水快或是深水的湖库中,即使沉积物有效态磷含量较高,但是受多种因素影响,沉积物Na OH-P与水相磷含量的相关关系可能并不显著,而在换水慢的浅水湖库中,沉积物作为源和汇频繁与水体磷进行交换,尤其是在夏季藻类暴发时期,对水相磷升高贡献大,成为该类水体富营养化问题易发生、难治理的潜在缓冲因子.  相似文献   
295.
武暕  冯承莲  李延东  郭飞 《环境工程》2017,35(4):125-128
为掌握北方高盐景观水体的水环境状况,选取天津市中新生态城3个景观水体(清净湖、蓟运河和蓟运河故道)为研究对象,于2013年12月—2014年11月对其进行定期取样监测,开展水体氮磷污染特征分析及富营养化评价。结果表明:1)蓟运河、清净湖和蓟运河故道的TDS均值分别为3.42,4.64,20.2 g/L,属于高盐景观水体;2)水体TN和TP浓度逐月变化显著,水质整体上冬春季优于夏秋季,其中蓟运河TP和TN的浓度最大,且波动较大;3)根据TN/TP比值判定,研究区水体除清净湖在短时间表现为氮限制外,水体大部分时间段内表现为磷限制,P为主要限制因子;4)富营养化评价表明:水体均处于富营养状态,且有蓟运河>蓟运河故道>清净湖;5)相关性结果表明:TDS与电导率、水温及EI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905、0.822和0.645,盐度也是影响富营养化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296.
CaO2不同投加方式对黑臭河道底泥内源磷释放抑制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垚  李大鹏  韩菲尔  宋小君  李鑫  周婧  黄勇 《环境科学》2017,38(7):2836-2842
以S市某黑臭河道底泥和上覆水为研究材料,研究了CaO_2在3种不同投加方式下对内源磷释放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CaO_2在3种投加方式下,均导致上覆水中pH和DO有所增加.注射条件下,上覆水DO浓度明显低于覆盖,说明注射确实延缓了CaO_2的氧化速度,有利于创造底泥微氧化环境.CaO_2覆盖和注射条件下,上覆水中TP和DIP浓度以及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均明显低于混匀条件.但是,覆盖条件下,间隙水中DIP浓度最高,达到注射条件下的120.33~142.18倍.相反,注射条件下,间隙水中DIP浓度最低,并且上覆水中DIP浓度也较低,说明注射条件下CaO_2对内源磷的释放确有抑制作用,这与其创造的微氧化环境密切相关.底泥中不同形态磷数量分布也证实了这一点.投加CaO_2加快了有机磷的矿化速度,铁铝结合态磷和钙结合态磷也明显增加,使得内源磷持留能力增强.  相似文献   
297.
基于云模型的水体富营养化程度评价方法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4  
丁昊  王栋 《环境科学学报》2013,33(1):251-257
水体富营养化程度评价对生态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针对水体富营养化程度评价不可避免的模糊性和随机性的特点,本文引入云模型的方法,对我国14个代表性湖库的富营养化程度进行评价.根据确定的评价标准,生成各评价因子隶属于各级别的综合云模型,并针对湖库实测资料,得到各评价物的确定度,由最大确定度决定湖库营养化级别.将该法所得结果与湖库实际水质状况、国内外应用较为广泛且简便的营养状态指数、评分公式法及模糊综合评价法所得结果进行对比,发现评价结果真实可靠,计算过程简洁明了,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298.
Lake eutrophication leading to water pollution is a major global concern. In recent years, rapid economic growth and the increase in the intensity of resource exploitation in China have caused the influx of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into lakes. This in turn has led to more severe lake eutrophication, more frequent outbreaks of algal blooms, and the degradation of lake ecosystems. An effective plan balancing economic growth with the reduction of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emissions is greatly needed. The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such a plan requires the collection and analysis of pertinent data. In this paper, we use the environmental computable general equilibrium (ECGE) model to identify the most effective way to balance economic growth with the reduction of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emissions. For the multiregional analysis, we use social accounting matrices (SAMs) and a provincial trade matrix based on the assumptions of the gravity model. We consider the Poyang Lake Watershed as a case study to illustrate the utility of the model. Based on present conditions in the Poyang Lake Watershed, restricting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emissions from sectors with the highest emissions is more effective for balancing economic growth and the reduction of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emissions than restricting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emissions from all sectors.  相似文献   
299.
水库热分层期藻类水华与温跃层厌氧成因分析   总被引:7,自引:6,他引:1  
以西安市李家河水库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水体理化因子和浮游植物的连续监测,对热分层期藻类垂向分布与温跃层厌氧成因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①6~9月,李家河水库水体稳定指数为2~10 m~(-1),处于稳定热分层状态,水体溶解氧呈明显的垂向以及季节差异,p H、电导率均与溶解氧呈现相同的分层结构;②李家河水体的富营养状态诱导夏季藻类水华暴发;藻细胞密度垂向差异大,集中悬停于水深0~5 m区域内,最高为2. 95×10~8cells·L~(-1),叶绿素a含量最大为46. 42mg·m~(-3);高密度藻类在温跃层内堆积分解,水深5~24 m内出现较大面积的厌氧区,pH下降、电导率和高锰酸盐指数升高;③高密度藻类分解耗氧是夏季分层期温跃层厌氧形成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00.
The CE‐QUAL‐ICM (Corps of Engineers Integrated Compartment Water Quality Model) eutrophication model was applied in a 21‐year simulation of Chesapeake Bay water quality, 1985‐2005. The eutrophication model is part of a larger model package and is forced, in part, by models of atmospheric deposition, watershed flows and loads, and hydrodynamics. Results from the model are compared with observations in multiple formats including time series plots, cumulative distribution plots, and statistical summaries. The model indicates only one long‐term trend in computed water quality: light attenuation deteriorates circa 1993 through the end of the simulation. The most significant result is the influence of physical processes, notably stratification and associated effects (e.g., anoxic volume), on computed water quality. Within the application period, physical effects are more important determinants of year‐to‐year variability in computed water quality than external load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