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32篇 |
免费 | 73篇 |
国内免费 | 289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12篇 |
废物处理 | 11篇 |
环保管理 | 102篇 |
综合类 | 630篇 |
基础理论 | 116篇 |
污染及防治 | 103篇 |
评价与监测 | 64篇 |
社会与环境 | 55篇 |
灾害及防治 | 1篇 |
出版年
2023年 | 7篇 |
2022年 | 21篇 |
2021年 | 20篇 |
2020年 | 16篇 |
2019年 | 16篇 |
2018年 | 16篇 |
2017年 | 25篇 |
2016年 | 36篇 |
2015年 | 45篇 |
2014年 | 54篇 |
2013年 | 59篇 |
2012年 | 77篇 |
2011年 | 76篇 |
2010年 | 76篇 |
2009年 | 47篇 |
2008年 | 44篇 |
2007年 | 61篇 |
2006年 | 84篇 |
2005年 | 63篇 |
2004年 | 36篇 |
2003年 | 30篇 |
2002年 | 38篇 |
2001年 | 24篇 |
2000年 | 15篇 |
1999年 | 17篇 |
1998年 | 11篇 |
1997年 | 7篇 |
1996年 | 5篇 |
1995年 | 7篇 |
1994年 | 5篇 |
1993年 | 4篇 |
1992年 | 2篇 |
1991年 | 7篇 |
1990年 | 3篇 |
1989年 | 2篇 |
1988年 | 2篇 |
1986年 | 1篇 |
1985年 | 2篇 |
1984年 | 5篇 |
1983年 | 1篇 |
1982年 | 6篇 |
1981年 | 2篇 |
1980年 | 4篇 |
1979年 | 3篇 |
1978年 | 2篇 |
1975年 | 1篇 |
1974年 | 1篇 |
1972年 | 3篇 |
1971年 | 2篇 |
1969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太湖水体富营养化中农业面污染源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太湖流域地处长江三角洲核心部位,是我国的工业经济中心,但同时也是水体富营养化最严重的地区之一。文章通过实地调研、采集得到太湖流域污染的相关数据资料,运用结构解析模型(ISM)建模,通过研究太湖蓝藻各诱发因子的主次关系,对太湖蓝藻危机爆发的成因做了深入的分析。并以GIS为平台核算其耕地面积,结合当地土壤数据及作物特征,计算出了太湖流域农业每年磷的排放量,占总磷排放量的70.7%,得出农业面源产生的的氮、磷流失是引起太湖水体富营养化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72.
73.
北运河下游典型河网区水体中氮磷分布与富营养化评价 总被引:14,自引:13,他引:14
选择北运河下游典型河网区(闸坝多、水流慢和湖库化)为研究对象,通过为期1 a的水质监控,阐述了河网区氮、磷的时空变化特征,并利用对数型幂函数普适指数公式对其水体营养状态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河网区水体中TN平均质量浓度为12.50 mg.L-1(NH4+-N占67.41%),TP为1.45 mg.L-1(SRP占80.81%).河网区水体中氮、磷的时空分布特征明显,TN和NO 3--N质量浓度随季节变化特征趋于一致,NH 4+-N稍有不同;TP和SRP质量浓度随季节变化特征基本一致.从河网区进水带至出水带,水体中氮、磷质量浓度均呈逐渐下降趋势,其中TN、NH4+-N和NO3--N平均质量浓度分别从19.30、13.22和2.19mg.L-1降至7.98、4.45和1.50 mg.L-1;TP和SRP分别从1.95和1.59 mg.L-1降至1.11和0.91 mg.L-1.富营养化评价综合指数表明,河网区水体在时空尺度上均处于"极富"营养状态. 相似文献
74.
1997年和 1998年夏季桥墩水库相继发生大面积蓝藻水华 .1998年 9月 1m2 水面喷洒 38 8g改性明矾浆应急除藻 ,当年蓝藻水华基本消失 .1998年底和 1999年初 ,1hm2 水面放养尾重 2 0g左右鲢、鳙鱼种 12 0 0尾 .1999年仅局部发生蓝藻水华 ,8月份水库浮游蓝藻数量比 1998年同期下降 77 7% ,透明度提高 1 5m ;2 0 0 0和 2 0 0 1年水库不再出现蓝藻水华 ,水体表观质量明显提高 ,与 1998年 8月同期比较 ,透明度提高 2 4m ,总氮下降 6 1 1% ,总磷下降 5 9.4 % ,浮游蓝藻总量由 1998年的 10 4 35 5× 10 4个细胞 L下降至 14 3 3× 10 4个细胞 L ,蓝藻个体数量比例从 1998年的 99 2 %下降至 31 5 % .水体富营养状况从治理前的中—富营养类型恢复到中—贫营养类型 . 相似文献
75.
象山港海域富营养化与赤潮的关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根据 2 0 0 0年 5月 2 4日至 6月 7日对象山港口门附近海域由原甲藻和多甲藻引发的赤潮进行跟踪监视监测的资料 ,用相关分析的方法探究了赤潮发生时各水化要素间的关系 ,分析了象山港海域富营养化的程度、范围、形成原因及其与赤潮的关系。结果表明 ,在赤潮发生期间 ,水体中赤潮生物———原甲藻数量与溶解氧呈现明显的正相关 ,多甲藻和裸甲藻数量与无机氮呈现明显的负相关 ,可见此次赤潮是以无机氮为营养盐主要限制因子。象山港海域的有机污染、富营养化现象 ,是赤潮发生的物质基础和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76.
77.
太湖上游水环境对植物分布格局的影响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北太湖上游流域的苏南第二大湖泊滆湖及其入太湖的主要河流(太滆运河与漕桥河)的水质和水生植被开展调查、评价与环境生态学研究。调查结果表明所有样点水质均超富营养化,尤以太滆运河与漕桥河的水体污染为甚。通过PCA综合评价,河流绝大多数河段已是Ⅳ类水体,滆湖也已呈Ⅲ类水体。对水生植物类群调查而言,调查发现太隔运河和漕桥河中上游河段水生植物多样性指数均很小,凤眼莲、芦苇和菰为优势种,沉水植被分布很少,群落退化严重,耐污种篦齿眼子菜和水盾草占优势;在湖泊中心区,沉水植物已完全退化。聚类分析发现所调查的植物可分为3大类群。PCO和CCA分别表明河流与湖泊所在的样点间的水体理化性状出现很明显的分离;该流域水体中不同形态N、P含量或底泥N、P含量主要影响水生植物种类组成和分布。 相似文献
78.
79.
WANG Xiao-long~ 《环境科学学报(英文版)》2007,(8)
Understanding the process of the changing phytoplankton patterns can be particularly useful in water quality improvement and management decisions.However,it is generally not easy to illustrate the interactions between phytoplankton biomass and related environmental variables given their high spatial and temporal heterogeneity.To elucidate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m,in a eutrophic shallow lake,Taihu Lake,relative long-term data set of biotic and abiotic parameters of water quality in the lake were conducted using multivariate statistical analysis within seasonal periodicity.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water temperature and total phosphorus(TP)played governing roles in phytoplankton dynamics in most seasons(i.e.temperature in winter,spring and summer; TP in spring,summer and autumn); COD(chemical oxygen demand)and BOD(biological oxygen demand)presented significant positive relationships with phytoplankton biomass in spring,summer and autumn.However,a complex interplay was found between phytoplankton biomass and nitrogen considering significant positive relationships occurring between them in spring and autumn,and conversely negative ones in summer.As the predatory factor,zooplankton presented significant grazing-pressure on phytoplankton biomass during summer in view of nega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m in the season.Significant feedback effects of phytoplankton development were identified in summer and autumn in view that significant relationships were observed between phytoplankton biomass and pH,Trans(transparency of water)and DO.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interactions between phytoplankton biomass and related environmental variables are highly sensitive to seasonal periodicity,which improves understanding of different roles of biotic and abiotic variables upon phytoplankton variability,and hence,advances management methods for eutrophic lakes. 相似文献
80.
湖泊富营养化的防治对策与展望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由于工业化的发展和人类生产活动的加剧,大量有机污染物不断排入湖泊并在其中积累,致使湖泊产生了富营养化现象,已成为日益突出的环境问题.文中论述了湖泊富营养化的现状及危害,分析了产生的原因,并概括和比较了现有的国内外的防治措施,指出生态修复是治理的最佳出路.结合国内外湖泊的治理经验,并对今后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