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4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70篇
安全科学   29篇
废物处理   13篇
环保管理   24篇
综合类   135篇
基础理论   25篇
污染及防治   26篇
评价与监测   4篇
社会与环境   6篇
灾害及防治   6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4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基于文献计量学的“十三五”生态环境监测研究热点分析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利用科学计量与可视化相关工具,以《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17年版)》27种环境科学类核心期刊发表的2016—2020年生态环境监测论文数据为基础,从载文量分布、高被引论文、高产机构分布和技术主题分布等方面分析了"十三五"期间我国生态环境监测研究热点。结果表明:"十三五"期间生态环境监测论文数量有所增加,主要载文期刊分布于《环境科学》《中国环境监测》《环境科学与技术》;主要发文机构是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中国环境监测总站、中国科学院大学;排名前10位的技术主题词分别是PM_(2.5)、重金属、土壤、污染特征、颗粒物、挥发性有机物、生态风险、臭氧、沉积物、多环芳烃,结合"十三五"前期和中后期热点主题词变化分析了生态环境监测研究关注点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102.
 1997年5月中美联合珠峰地区绒布冰川考察期间,在远东绒布冰川海拔6500m北支冰流粒雪盆内钻取到一支41m长冰芯.该冰芯定年至1814年.远东绒布冰芯中近200年来草酸根浓度变化与Ca2+和NH4浓度变化一致性较差,表明草酸根的来源有别于大气尘埃和生物来源.草酸根浓度与冰芯中气温指标δ18O的变化具有一致性,说明气温是影响大气中草酸根浓度变化的因素之一,但非主导因素.远东绒布冰芯记录的20世纪以来草酸根浓度的迅速升高反映了人类工业活动对大气环境的污染.20世纪50~80年代,大气中受人类工业活动污染的草酸根浓度约为19世纪自然本底值的3倍,其中60年代人类活动排放的草酸盐类对大气的污染最为严重.  相似文献   
103.
通过对铸造泥芯废气排放特性的分析 ,采用自行设计的冷凝水洗处理系统 ,废气治理效果明显 ,达到了国家排放标准。该法可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04.
废镉镍电池再资源化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废镉镍电池再资源化研究具有重大的社会、环境及经济效益。火法及湿法再资源化技术各具特色。利用废镉镍电池制备M—Zn系软磁铁氧体材料是今后一个时期废镉镍电池再资源化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5.
随着地震台站数字化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使用,对地震台数字化系统的维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数字化观测系统前台机的正常与否是整个数字化的核心,前台机的安全和维护工作的成败直接影响数字资料的质量和产出。本文针对在实际工作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结合地震台的实际情况,归纳和总结了一些方法和见解,提出一些切合实际的解决方法,希望对兄弟台站测震数字化系统的维护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06.
渤海湾及其邻近河口区重金属环境背景值和污染历史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用长箱式静压取样器和挖探槽采集了渤海湾及毗邻河口区11个沉积物岩芯样.结合~(210)Pb测年、沉积物重金属分析,测定了沉积速率、重金属环境背景值及渤海湾4个时期(1983,1974,1964,1933年)Cu、Pb、Zn、Cd的人为增量部分.研究表明,测区沉积速率范围为1.8—44.2mm/a.高速沉积区位于蓟运河口、海河口及废黄河口;低速率区位于湾中部.Cu、Pb、Zn、Cd环境背景值分别为24.80—25.63mg/L、15.96—16.55mg/L、72.58—74.61mg/L和0.10—0.12mg/L.经重金属沉积通量计算,人为排放最大负荷量分别为:Cu,73.75t(1964年);Pb,64.57t(1974年);Zn,249.32t(1983年);Cd,5.77t(1983年).  相似文献   
107.
用聚硅酸铁铝对垃圾渗沥液进行预处理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一种新型高效的无机高分子混凝剂——聚硅酸铁铝(PSAF)用于垃圾渗沥液亚滤装置的预处理。结果表明,在PSAF的投加量为150mg/L,pH为5.0和沉降时间为60min的条件下,混凝效果最佳,浊度去除率可达92%左右,色废去除率可达91%左右,CODcr去除率可达70%左右。同时探讨了该混凝剂处理垃圾渗沥液的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108.
高爱国  陈皓文 《环境科学学报》2008,28(11):2369-2374
用平板法分别在4℃和25℃时对北极加拿大海盆和楚科奇海10个沉积物岩芯中的锰细菌进行培养,并测定了检出率和含量.分析结果表明,4℃与25cc温度下培养的锰细菌含量范围均为(-)~3.3×108个g-1,锰细菌平均检出率分别为77.78%、86.03%.平均含量分别为5.60×106、7.91×106个g-1;该结果高于太平洋深海沉积物中的锰细菌含量,比北极阿拉斯加淡水湖湖水中的锰细菌含量高1个数量级,比印度洋海岭Carlsberg Ridge区热水区海水样品中的锰细菌含量高3个数量级,证实寒冷北极海同样广布锰细菌.对锰细菌在不同水深、经纬度以及沉积物深度中的分布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锰细菌检出率随沉积物深度的增加而增大.含量变化呈现浅层少、下层多之势;纬度分布范围较大,并显出有扩大的趋势.水深对沉积物中锰细菌也有一定影响.尽管锰细菌对温度有较强的适应能力,环境温度的升降对本研究区锰细菌具有双重作用.  相似文献   
109.
High-altitude lake sediment can be used as a natural archive to reconstruct the history of pollutants. In this work, the temporal distribution of polychlorinated biphenyls (PCBs) and polybrominated diphenyl ethers (PBDEs) were determined using a high-resolution gas chromatography coupled with high-resolution mass spectrometer (HRGC/HRMS) in an alpine lake sediment core collected from the southern Tibetan Plateau (TP) to examine whether the expected decreasing trends due to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international Conventions could be observed. The concentrations of PCBs and PBDEs in the sediment core were in the range of 11.8–142 pg/g dw and ND-457 pg/g dw, and their fluxes were in the range of 2.51–31.7 ng/(m2·yr) and ND-43.2 ng/(m2·yr), respectively. The prevalence of low-chlorinated (tri-CB) PCBs and low-brominated (tri- to tetra-) PBDEs in most sections of the sediment profiles was observed, suggesting that the light molecular weight PCBs and PBDEs have most likely reached lake sediments by long-range atmospheric transport from distant sources. Despite the restrictions on their applications, the sediment records for the concentrations and fluxes showed no corresponding decreasing trend with restrictions for PCBs, which suggested that these POPs (e.g., PCBs) were still emitted to the environment owing to the influence of primary or secondary emissions. To our knowledge, this is the first report on input history of atmospheric PCBs and PBDEs recorded in TP Lake sediment.  相似文献   
110.
云南稻核心种质苗期耐冷性及其地理生态差异   总被引:7,自引:9,他引:7  
采用Nagamine等(1991)法研究了598份云南稻核心种质在稻作区划间、地州间苗期耐冷性强弱、变异程度及其地理生态差异。结果表明,稻作区划间苗期耐冷强弱差异较大,平均耐冷级别为:I(4.70)>II(4.78)>V(4.79)>III(5.34)>IV(5.36),40份强耐冷种质频率为II(45%)>I(25%)>III(22.5%)>V(5.0%)>IV(2.5%),其变异系数为II(32.22%)>I(31.28%)>V(29.65%)>III(19.66%)>IV(19.59%);揭示了苗期耐冷性与低温胁迫下水稻冬春育秧、冷泉水密切相关,其耐冷基因源是云南南部地区冬季育秧和滇中一带苗期倒春寒长期协同进化的结果;苗期耐冷种质广泛存在于热带、亚热带和温带地区,品种间苗期耐冷差异也明显。云南稻核心种质16个地州平均苗期耐冷强弱差异较大。根据气候、生态、云南稻种多样性及其苗期耐冷性等将云南稻作区划分为重冷害多样性贫乏区、冷害多样性中区和轻冷害区三部分。其中,曲靖、大理、楚雄、昆明和丽江5个地州平均耐冷级别3.65~4.32,0—2级苗期强耐冷种质占27.5%(2.5%~10%)和高海拔冷泉水苗期灌溉,属于重冷害多样性贫乏区;文山、红河、思茅、保山、德宏和临沧6个地州平均耐冷级别4.45~5.40,0—2级苗期耐冷种质占70%(5%~30%)和冬春育秧,属于冷害多样性中区;怒江、玉溪、昭通、迪庆和西双版纳5个地州平均耐冷级别5.05~5.87,0—2级苗期耐冷种质占2.5%(0~2.5%),属于轻冷害多样性扩散区。水稻冬春育秧和高海拔冷泉水灌溉在云南稻核心种质苗期耐冷基因源演化中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