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1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2篇
安全科学   20篇
环保管理   43篇
综合类   29篇
基础理论   20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社会与环境   21篇
灾害及防治   8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21 毫秒
91.
柳耘 《环境科学与管理》2007,32(3):99-100,107
环境会计是研究经济发展与环境资源之间的关系,计量、记录环境污染、环境防治、开发、利用的成本费用,并对企业经营过程中对社会环境的维护和开发形成的效益进行合理计量与报告,综合评估环境绩效及环境活动对企业财务成果影响的一门新兴会计学科,它是进行环境保护经济评估的理论基础.以一钢铁公司的污水处理项目为实例,介绍了环境会计在环保项目财务分析中应用的基本方法,尤其是包括常规成本、负债性成本和环境成本在内的生命周期成本的计算方法,可确定环保项目的成本与收益,为同类型项目的财务评价提供参考.运用环境会计的理论和实践,进行环保项目财务分析,目的明确,方法简便可行,操作性强,对于环保项目财务评价及投资决策,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92.
本文通过对产品寿命周期各阶段特点的分析,指出了各阶段企业财务管理的中心工作,并围绕各阶段中心工作的特性建立了不同的财务预算模式,同时对如何建立各种不同预算模式提出了解决方案.研究产品寿命周期的预算管理模式,确定不同阶段的财务管理的重点,有助于企业协调处理各部门和各阶段的财务管理关系,确保总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93.
高校财务价值链管理的特征分析与内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价值链概念的基础上提出高校财务价值链的特征和内容.通过如何在资金筹集价值链、资金运用价值链和资金调控价值链三个环节实现价值增值,为适时地调整高校的财务战略,合理地进行财务资源配置服务.  相似文献   
94.
上海环球金融中心大厦弹塑性时程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材料应力-应变关系的层次上,进行了高层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弹塑性时程分析。采用两种非线性宏观单元——梁柱单元和墙单元,单元截面分析采用纤维模型。在计算单元刚度矩阵时,采用子结构技术,从而实现了一根柱或一根梁采用一个非线性梁柱单元来模拟。编制了高层钢筋混凝土结构弹塑性时程分析程序,且用该程序对上海环球金融中心大厦振动台模型结构进行了分析,并与试验数据进行了对比。最后对该大厦原型结构进行了弹塑性时程分析和抗震性能评价。  相似文献   
95.
完善环保投资体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概述了我国现行环保投资体制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并对完善环保投资体制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6.
应用方程估计与曲线拟合的方法,在国内外高管薪酬快速增长的背景下,以2001-2008为时间窗口,研究了沪深两市金融类上市公司高管薪酬结构和薪酬水平与公司绩效的相关性问题,通过绩效评价模型和回归模型的求解,实证研究发现,我国金融类上市公司高管薪酬水平和薪酬结构与公司绩效均基本无关,国有金融类上市公司高管薪酬明显高于非国有金融类上市公司高管薪酬,而其绩效差异却不显著,说明我国政府对国有金融类上市公司高管薪酬实行限制,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规律和基本要求,但在非国有金融类上市公司内及其他垄断性行业内,高管薪酬的差别也较大。因此,也有必要将这种限制拓展到非国有金融企业以及其它垄断性行业。  相似文献   
97.
流域生态补偿支付方式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国内外流域生态补偿支付方式的系统研究,指出作为公共支付的重要补充,市场贸易支付在国外已经比较完善,但在中国,其所占份额少,尤其是开放式贸易支付方式尚未起步。建立和完善相关交易标准、法律和规章平台,充分发挥市场贸易支付的作用,对于改善流域生态补偿效果具有重要意义。同时,本文还对流域生态补偿支付方式的选择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8.
中国自然保护区空间分布的经济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吴健  刘昊 《自然资源学报》2012,27(12):2091-2101
论文利用2008年自然保护区数据,分析全国自然保护区的空间分布特征,并结合自然保护区所在地的社会经济信息,进行空间统计分析,重点从机会成本和保护资金的角度探求影响自然保护区空间分布的经济因素。论文发现,当前自然保护区的空间分布是既有政策下地方政府符合经济理性的选择,机会成本对自然保护区决策有着重要的潜在影响,在自然保护决策中不容忽视。目前的空间分布也揭示了自然保护区管理资金的困境,特别是对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现有资金机制可能成为推动地方政府在自然保护中管理失效的制度根源。国家应该将自然保护区工作与地方社会经济紧密结合,并对不同压力状态下的自然保护区在资金机制上进行分类管理,以便获得更好的保护成效。  相似文献   
99.
Building on strategic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literature, this study investigates the effects of various human resource development (HRD) dimensions on organizational performance. We identify four distinct dimensions of HRD that reflect either quantitative or qualitative approaches from either managerial or employee perspectives. Furthermore, we propose that HRD affects organizational performance by shaping employee outcomes, a prevailing but rarely tested assumption. Multi‐source data collected from 207 manufacturing companies at three time points over a 5‐year period largely support our theoretical propositions. A series of structural path analyses confirm that HRD improves employee commitment and competence, which in turn determine the financial performance of the organization. The quantitative dimensions of HRD (resource investment in HRD) predict only employee commitment. By contrast, the qualitative dimensions of HRD (management support for, and perceived benefits of, HRD) enhance both employee commitment and competence. Our analysis also demonstrates synergistic interactions between the quantitative and qualitative dimensions of HRD in predicting employee outcomes. This study elaborates the distinct values of different dimensions of HRD and highlights the significance of employee outcomes as the mediating mechanism between HRD and firm performance. Copyright © 2014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100.
《Environmental Hazards》2013,12(4):129-136
Abstract

Landslides can create permanently unstable sites that cannot be repaired or developed, and as a result, can cause severe economic and social consequences for families and communities. This study examines the economic and social effects of a landslide that struck Western Washington in February 1999. Two years after the landslide, property owners completed a confidential questionnaire. Property owners experienced significant personal financial losses and received little financial assistance to recover. Most (93%) did not receive any relief from their insurance policies, and 7% received only temporary rental assistance. Participants reported a variety of monetary and personal losses that were associated with emotional distress. They also reported a variety of gains and new perspectives on life. In this paper, we consider mechanisms to reduce the economic losses of landslides as well as implications and future research direction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