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54篇
  免费   178篇
  国内免费   156篇
安全科学   494篇
废物处理   38篇
环保管理   585篇
综合类   795篇
基础理论   179篇
环境理论   3篇
污染及防治   119篇
评价与监测   77篇
社会与环境   191篇
灾害及防治   507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44篇
  2020年   53篇
  2019年   60篇
  2018年   54篇
  2017年   85篇
  2016年   103篇
  2015年   98篇
  2014年   103篇
  2013年   173篇
  2012年   145篇
  2011年   176篇
  2010年   131篇
  2009年   117篇
  2008年   89篇
  2007年   155篇
  2006年   167篇
  2005年   155篇
  2004年   126篇
  2003年   127篇
  2002年   117篇
  2001年   92篇
  2000年   104篇
  1999年   79篇
  1998年   40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30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14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14篇
  1981年   12篇
  1980年   15篇
  1979年   14篇
  1978年   11篇
  1977年   6篇
  1976年   6篇
  1972年   9篇
  1971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区域性洪涝灾害的灾情评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区域孕灾环境、致灾因子和承灾能力三方面的资料为基础,探讨了如何运用地理信息系统和评估模型进行洪涝灾害灾情评估的思路和方法.经实例验证,综合灾害经济损失总量、区域调节承受能力和灾后社会或部门追加投入总量的洪涝灾度评估方法,可对区域实际遭受洪涝灾害的破坏程度和影响深度做出科学、客观、合理的评估.  相似文献   
82.
提高洪水智能预报中洪峰预报精度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防洪减灾的实际需要,对如何提高智能网络对洪峰的预报精度问题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提出了峰值放大修正系数和遗传算法优化网络初始权重相结合的改进算法,历史资料的检验结果表明了这些改进策略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83.
珠江三角洲经济区污水系统设计原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碧清  高洁  张杰 《四川环境》2004,23(4):68-71
分析了珠江三角洲经济区水环境现状;阐述了城市污水分散处理与集中处理的利弊;指出污水深度处理与回用是形成良性水循环的有效途径,更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通过对已建排水系统存在问题的分析,探讨了珠江三角洲经济开发区污水系统的设计原则,认为污水系统规划要改变传统设计方法,应方便再生水回用,由经济、技术、地理等综合因素确定排水分区、污水厂厂址与数量,选择适合各排水区域水质水量的工艺流程,预留污水厂与再生水回用管线分期发展的空间,应优先选用国产污水处理设备,尽可能维持城市河涌自然生态。  相似文献   
84.
ABSTRACT: Historical flow records are used to estimate the regulatory low flows that serve a key function in setting discharge permit limits through the National Pollutant Discharge Elimination System, which provides a nationwide mechanism for protecting water quality. Use of historical records creates an implicit connection between water quality protection and climate variability. The longer the record, the more likely the low flow estimate will be based on a broad set of climate conditions, and thus provides adequate water quality protection in the future. Unfortunately, a long record often is not available at a specific location. This analysis examines the connection between climate variability and the variability of biologically based and hydrologically based low flow estimates at 176 sites from the Hydro‐Climatic Data Network, a collection of stream gages identified by the USGS as relatively free of anthropogenic influences. Results show that a record of 10 to 20 years is necessary for satisfactory estimates of regulatory low flows. Although it is possible to estimate a biologically based low flow from a record of less than 10 years, these estimates are highly uncertain and incorporate a bias that undermines water quality protection.  相似文献   
85.
太湖上游的水文特征及灾害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1957~1988年太湖上游主要入湖河道的水位和流量变化规律及其与降水量的关系.基于年径流量,对太湖上游河流每年的丰枯等级进行了评价,讨论了太湖流域的洪涝灾害特征,提出了可根据本文所分析结果进行太湖洪涝灾害预测的结论.  相似文献   
86.
在对略阳电厂后部山体地质条件分析的基础上,采用定性分析与定量数值计算相结合的方法评价了电厂后部山体在开挖前后的稳定性问题,并对开挖后的坡体提出了相应的工程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87.
浅论建筑消防安全性能化评估技术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建筑消防安全性能化设计以其灵活性、科学性、经济性和有效性等优点受到了国际社会越来越多的重视,并在很多国家得到了应用。性能化评估作为性能化设计的核心环节,直接关系到性能化设计方案的成败。如何进行性能化评估,如何对性能化设计方案的评价和论证,如何设定相应的消防安全性能评估程序等等问题,都值得深入探讨。从建筑消防安全性能化设计的优点及其评估的重要性入手,从性能化评估的作用和必要性出发,深入分析了建筑消防安全性能化评估与性能化设计的关系;探讨了建筑消防安全性能化评估的步骤、流程、判定标准及其量化指标;并对国际上常用于性能化评估的3种典型的火灾风险评估模型进行了详细对比分析,并提出了进行性能化评估时需注意的一些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88.
通风系统安全可靠性评价研究与实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矿井通风系统可靠性评价应能及时反映矿井通风系统可靠性的高低,为矿井通风系统的决策者提供有意义的信息,根据信息及时调整矿井通风系统,解决系统中存在的重大安全问题。准确、及时、可靠的数据信息是矿井通风系统安全部门进行技术管理和防灾救灾的重要依据,也是矿井通风系统可靠性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可靠性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矿井通风系统可靠性评价设计思想和软件的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89.
2004.7.20云南盈江滑坡泥石流山洪灾害成因及减灾对策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云南省德宏州盈江县位于横断山区西南部.2004年7月18日~19日,该县北部的的支那、盏西、芒璋等地遭受特大暴雨袭击,引起7.20滑坡泥石流山洪灾害,造成59人死亡失踪和15 857万元财产损失.60年一遇、19小时186.2mm的特大暴雨,是该次滑坡泥石流山洪灾害形成的根本原因.针对灾害的特征、现状和发展趋势,提出了拟采取的减灾措施.  相似文献   
90.
基于GIS的长江中下游地区洪灾风险分区及评价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国内外近几年的发展表明,在所有可能避免和减轻自然灾害的措施中,最简单有效的方法就是通过在科学研究基础上进行风险区划,将自然灾害管理提高到风险管理的水平.在长江流域数字化地图的基础上,选取不同重复期(20,50,100年),及包括1870年历史洪水和1931,1935,1954,1991,1995,1996,1998,1999和2002年共10次洪水,借助Arcview地理信息系统的空间分析和叠加功能,对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洪水灾害危险性进行了初步评价.首先参考洪水灾害淹没图和相关历史文献记录资料,构建10次洪水受灾县(市)分布图;其次对这10次洪水受灾县(市)分布图进行叠加,得到长江中下游地区洪涝灾害风险性评价图.分析表明:长江中下游地区洪水风险的分布是有规律的,而且具有明显的地理意义.有4个明显的高危风险区,分别是洞庭湖、鄱阳湖两湖平原的湖滨地区和公安以下的长江中游河段的沿江一带,尤其是荆江河段以及两江相夹地势低洼的江汉平原;沿高危风险区外侧为高风险地区,重点在汉江下游、资、沅、澧水、清江流域、皖沿江地区以及太湖流域的部分地区;沿长江于高危风险和高风险地区两侧分别为风险较小地区;其他地区对于洪水灾害而言则为安全地区.评价结果与长江中下游的实际情况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