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89篇
  免费   152篇
  国内免费   170篇
安全科学   140篇
废物处理   38篇
环保管理   987篇
综合类   563篇
基础理论   585篇
污染及防治   51篇
评价与监测   75篇
社会与环境   135篇
灾害及防治   37篇
  2023年   41篇
  2022年   56篇
  2021年   43篇
  2020年   51篇
  2019年   45篇
  2018年   45篇
  2017年   66篇
  2016年   74篇
  2015年   74篇
  2014年   86篇
  2013年   135篇
  2012年   86篇
  2011年   119篇
  2010年   112篇
  2009年   92篇
  2008年   91篇
  2007年   109篇
  2006年   125篇
  2005年   110篇
  2004年   130篇
  2003年   103篇
  2002年   86篇
  2001年   99篇
  2000年   70篇
  1999年   73篇
  1998年   56篇
  1997年   46篇
  1996年   61篇
  1995年   35篇
  1994年   30篇
  1993年   33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31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17篇
  1985年   10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13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16篇
  1979年   7篇
  1978年   8篇
  1977年   4篇
  1976年   4篇
  1975年   8篇
  1973年   5篇
  1972年   7篇
  1971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西藏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总被引:16,自引:3,他引:16  
森林生态系统作为可再生的自然资源,具有公共物品的属性,随着环境污染和资源危机的加剧,具有可持续意义的森林生态服务价值受到人类的重视。论文采用产量-价格法、直接市场法、影子工程法、机会成本法等主要研究方法,核算了西藏森林生态系统价值,结果表明:西藏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中碳库、木材和生物多样性存量价值为44543.5×108元,其中生态价值是直接经济价值的2.24倍;在流量中,年流量价值1738.3×108元,其中年生态价值为1565.9×108元,是直接经济价值172.4×108元的9倍,社会价值只有9.5×108元。论文旨在强调森林的生态功能,为西藏的生态补偿、绿色GDP核算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22.
从天然林水文功能出发,阐述了东北地区天然林削减及其与洪涝灾害的关系,提出了东北地区水患治理方略。同时建议建立防汛信息系统,提高暴雨和洪水预报准确率以及防洪保险灾后重建。  相似文献   
23.
我国森林覆盖率为16.55%,人均森林面积约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5,为少林国家。而现有木材加工企业利用率不高,加之木制品的大量出口,使森林遭到更大破坏。应采取提高木材综合利用率水平、培育速生丰产林种、以竹代木、调整林产企业产业结构等措施减小对环境的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24.
本文在对山东省森林资源和木材供需平衡状况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利用系统动力学方法建立了山东省森林资源与木材供需平衡模型,通过对不同方案的政策仿真和结果分析,试图提出解决山东省木材供需矛盾的最佳途径,为制定林业发展政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5.
森林植被影响径流形成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51,自引:2,他引:51  
径流形成机制研究在水文学领域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且受到越来越广泛的重视。水文环境以及水文通量的空间异质性和时间变化性导致了水文过程的尺度依赖性和非线性特征,没有对水文过程较为清晰的认识,就不能将某一地区某一流域森林植被变化水文生态效应的研究结果简单地外推到其他地区和其他流域。开发基于物理过程分布式参数水文模型可以为认识森林植被变化的生态学后效和客观评价森林植被水文生态效益提供可行的工具。但是要实现这一目标,研究森林植被影响径流形成机制是问题的核心所在。另一方面,认识森林影响径流形成机制有助于研究水文学中的尺度问题。研究森林植被影响径流形成机制的主要方法包括水文测验、同位素示踪和动力水文学计算等,研究的空间尺度则为坡面与流域相接合。从已有的研究成果来看,森林植被影响径流形成机制可以概括为:①森林流域径流形成为变动源区产流机制;②森林流域径流形成主要受饱和地表径流、亚表层径流和地下径流的控制;③森林流域径流形成机制是相互作用和相互转化的;④优先流在森林流域径流形成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6.
过去50年中国森林资源和降水变化的统计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论文对过去50年中国森林资源和降水变化进行了统计分析,以期在大尺度上寻找森林资源与降水变化之间的关系。主要结论为:①建国以来我国的森林覆盖率呈上升趋势;②过去50年全国、林区、非林区降水量均呈减少趋势,干旱化趋势明显;③对建国后历次森林资源调查(清查)时段内降水差值(以百分数为单位)、森林覆盖率(以相邻两次变化百分数为单位)变化关系的分析表明,二者的统计关系并不显著,即:过去50年我国森林资源的变化对降水没有显著的影响;④森林影响降水是一个复杂的系统问题,该研究还存在着许多不确定性因素,需进一步实验验证与理论探讨。  相似文献   
27.
天山云杉天然林分土壤呼吸速率的时空变化规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山云杉(Picea schrenkiana var.tianschanica(Rupr.)Chen et Fu)是构成天山山地森林生态系统的主体。在天山中部,从天山云杉在此区域分布的底线开始,结合天山云杉自然分布特征,沿每隔约100m的海拔梯度选择典型地段设置样地。根据远红外气体分析原理,采用LI-6400-09土壤呼吸室和LI-6400便携式光合作用测量系统,于2006年6-9月,测定了天山云杉天然林分在生长季内土壤呼吸速率随海拔高度和时间的变化规律。在空间上,林分的土壤呼吸速率并非随海拔高度呈线性增加或减少的关系,而是有规律的波动,在海拔1950~2110m之间,土壤呼吸速率是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而降低,在2110~2428m之间是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而升高,在海拔2428m处达到最大的呼吸速率值后又降低。不同海拔高度林分的土壤呼吸速率主要受土壤表面空气相对湿度及土壤温度的影响。在时间上,林分的土壤呼吸速率在生长季内随不同月份的变化为单峰曲线,其最大值出现在7月份;生长季内土壤呼吸速率与土壤温度呈显著负相关,与土壤表面空气相对湿度呈极显著正相关。而林分土壤呼吸速率的日变化在各时间点上的大小排序为7月>6月>8月>9月。它的变化与土壤温度具有极显著的正相关性,与土壤表面空气相对湿度具有显著的负相关性。  相似文献   
28.
我国森林环境服务市场构建与私人参与的选择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刘璨 《自然资源学报》2002,17(2):246-252
分析了我国出现森林资源环境服务市场构建态势及存在问题、对策等,回顾了现有市场构建的政策与制度,把森林资源环境服务与产品界定为公共产品,分析了私人部门参与的可能性、必要性。其次,对流域管理、生物多样性保护、景观价值、碳储存等生态服务的市场构建状况进行分析,最后分析市场创建机制所面临的主要挑战,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以促进私人部门参与森林环境服务。  相似文献   
29.
针对阴山北麓生态环境特点和主要环境问题,以固阳县忽鸡沟乡大六分子村为基点,应用恢复生态学的基本理论和生态经济学原理,以恢复生态系统良性循环为目标,通过实施以林草建设为核心的一系列植被恢复与重建措施,使遭受破坏的生态系统逐步得到恢复并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为阴山北麓广大地区生态恢复探索一条切实可行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0.
重庆市南郊的南山是一个风景区,有林地约二万七千余亩,主要是马尾松林(Pinusmassoniana Lamb.),自八十年代起明显出现衰亡现象,目前约有85%马尾松植株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死亡率达35%左右.马尾松出现的症状是针尖坏死,针叶提早脱落,针长变短,树冠稀疏,枝条枯死,径向生长变弱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