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7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95篇
安全科学   4篇
废物处理   5篇
环保管理   54篇
综合类   137篇
基础理论   80篇
污染及防治   8篇
评价与监测   9篇
社会与环境   3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3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1 毫秒
101.
密云水库流域非点源污染负荷估算及特征分析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0  
采用改进的输出系数模型,以研究区实测数据为基础,结合基于水文水质资料和文献数据的方法确定输出系数取值,估算了密云水库上游潮河和白河流域平水年(2000年)和丰水年(2010年)的非点源污染负荷.结果表明:①通过对降雨和地形的表征,改进的模型降低了估算误差,总氮、总磷在平水年和丰水年的模拟误差均降低20%以上,可以更精确地模拟污染负荷的时空分布情况.②总氮、总磷负荷量在平水年和丰水年分别为7505.28 t、997.88 t和10022.1 t、1075.6 t,总氮负荷量随降雨径流量的增加而有显著增大,但总磷负荷增加不大,反映出总氮负荷量在不同水文年份中变化显著.③来自流域农业非点源污染的总氮、总磷负荷量占总负荷的85%以上.总磷主要来自于农村生活污染源,占70%以上,2000年与2010年比例变化不大;总氮污染,在2000年主要来自于农村生活,占当年污染负荷总量的31.44%,而2010年主要来自禽类养殖,占当年污染负荷总量的27.27%,反映出10年间经济发展导致主要污染源发生变化.④污染高风险区空间分布的总体特点是“东高西低,局部集中,分布不均,靠近水体”,密云县、赤城县以及丰宁县等人口密度较大、以农业种植和畜禽养殖为主要产业的地区为污染负荷总量较高的区县.  相似文献   
102.
涪江流域农业非点源污染空间分布及污染源识别   总被引:18,自引:7,他引:11  
丁晓雯  沈珍瑶 《环境科学》2012,33(11):4025-4032
采用输出系数模型,借助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对涪江流域的农业非点源污染进行了模拟,分析了流域非点源污染的空间分布特征,并对主要污染源进行了辨识,以期为流域非点源污染控制与管理提供决策支持.研究表明,2010年研究区农业非点源总氮污染负荷为9.11×104t,全区平均负荷强度为3.10 t.km-2;农业非点源总氮负荷总量最主要分布在旱地、绵阳市和缓坡区,农业非点源总氮负荷强度的高负荷区为旱地、德阳市和缓坡区;农业用地的化肥流失是污染的首要污染源,贡献率为62.12%,其中旱地的化肥流失是最主要来源,贡献率为50.49%.可见,改进粗放的农业耕作方式、积极推进"退耕还林"、合理处理养殖废水、集中收集农村生活污水等是研究区非点源污染有效的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03.
利用超声波提取-气质联用法调查了北京市不同水产品市场4种常见淡水食用鱼体内25种农药的残留水平,并利用商值法评价了农药的潜在健康风险.在采集的48个样品中,除七氯、o,p’-DDT、敌敌畏、对硫磷、毒死蜱、仲丁威和久效磷以外,其余18种农药均有不同程度检出.其中,检出率最高的为乙草胺(97.9%)和β-六六六(93.8%);检出农药含量最高的为百菌清(1 779.4μg·kg-1),其次为溴氰菊酯(620.3μg·kg-1).鱼体中有2~10种农药共存,其总浓度为2.7~1 932μg·kg-1.潜在健康风险评价结果表明,按照北京市民的平均水产品消费量,北京水产品市场上的4种主要食用鱼中的农药风险商值为0.043 43,处于较低水平.  相似文献   
104.
四环素类抗生素对淡水绿藻的毒性作用   总被引:15,自引:7,他引:8  
徐冬梅  王艳花  饶桂维 《环境科学》2013,34(9):3386-3390
四环素类抗生素是目前世界上应用最为广泛的抗生素之一,也是我国畜禽养殖业中使用量最大的兽药和饲料添加剂.由于该类物质不易被生物体吸收且当前的污水处理设施对抗生素不能彻底去除,故大量抗生素及其代谢产物最终进入地表水环境,其对水生态系统和人体健康的潜在威胁值得关注.本研究以水生态系统初级生产者淡水绿藻为受试生物,系统考察四环素、金霉素和强力霉素对蛋白核小球藻、斜生栅藻细胞膜通透性和生长抑制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抗生素暴露96 h后,强力霉素在整个作用浓度范围内使供试淡水绿藻细胞膜通透性降低;而金霉素和四环素低浓度暴露可以增大藻细胞膜通透性,此后随着作用浓度的增大转为降低.3种抗生素对淡水绿藻生长抑制率大致呈现强力霉素>四环素>金霉素的顺序趋势.斜生栅藻对四环素类抗生素的毒性响应较蛋白核小球藻更为敏感.  相似文献   
105.
基于1995—2008年统计数据,从洲际和客源国两个层面入手,分析客源地进出口贸易总额和入境客流总量的关系,选取1995—2008年我国同各洲(国)的进出口贸易和入境客流量的案板数据,建立入境客流量和进出口贸易总额的统计方程,分析两者间的相互关系。同时,分析了贸易市场占有率和客源市场占有率的关系,选取1995—2008年对外贸易和入境旅游的相关数据,计算出各洲(国)贸易和客源的市场占有率,分析其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06.
Nitrate and phosphate export coefficient models were developed for coastal watersheds along the Santa Barbara Channel in central California. One approach was based on measurements of nutrient fluxes in streams from specific land use classes and included a watershed response function that scaled export up or down depending on antecedent moisture conditions. The second approach for nutrient export coefficient modeling used anthropogenic nutrient loading for land use classes and atmospheric nutrient deposition to model export. In an application of the first approach to one watershed, the nitrate and phosphate models were within 20% of measured values for most storms. When applied to another year, both nitrate and phosphate models generally performed adequately with annual, storm‐flow, and base‐flow values within 20% of measured nutrient loadings. Less satisfactory results were found when applied to neighboring watersheds with difference percentages of land use and hydrologic conditions. Application of the second approach was less successful than the first approach.  相似文献   
107.
Understanding the Causes of Disease in European Freshwater Crayfish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Abstract:  Native European freshwater crayfish (Astacida, Decapoda) are under severe pressure from habitat alteration, the introduction of nonindigenous species, and epizootic disease. Crayfish plague, an acute disease of freshwater crayfish caused by the fungus-like agent Aphanomyces astaci , was introduced into Europe in the mid-nineteenth century and is responsible for ongoing widespread epizootic mortality in native European populations. We reviewed recent developments and current practices in the field of crayfish pathology. The severity of crayfish plague has resulted in an overemphasis on it. Diagnostic methods for detecting fungi and fungal-like agents, and sometimes culturing them, are frequently the sole techniques used to investigate disease outbreaks in European freshwater crayfish. Consequently, the causes of a significant proportion of outbreaks are undetermined. Pathogen groups well known for causing disease in other crustaceans, such as viruses and rickettsia-like organisms, are poorly understood or unknown in European freshwater crayfish. Moreover, the pathogenic significance of some long-known pathogens of European freshwater crayfish remains obscure. For effective management of this culturally significant and threatened resource, there is an urgent need for researchers, diagnosticians, and resource managers to address the issue of disease in European freshwater crayfish from a broader perspective than has been applied previously.  相似文献   
108.
基于降雨和地形特征的输出系数模型改进及精度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降雨是非点源污染产生的主要驱动条件,地形是非点源污染输移的重要影响因素,两者均与非点源污染紧密相关。输出系数模型是大尺度流域非点源污染模拟的常用模型,从降雨和地形对非点源污染产生、迁移的影响出发,对现有输出系数模型进行了改进,并给出了改进模型中降雨影响因子和地形影响因子的确定方法,以提高模型在大尺度流域的模拟精度。最后,以长江上游1990和2000年TN负荷估算为例,分析了模型改进前后的精度变化。精度对比表明,通过模型改进,流域综合相对误差从4502%和4249%减小到2393%和1838%,直门达站、沱江大桥站和罗渡溪站控制流域的相对误差有明显减小。改进后的输出系数模型结构更合理,模拟更符合实际。  相似文献   
109.
为维护和改善湖水、水库等大型蓄水设施的水质而寻找一种新的方法,在人工的明/暗光照射条件下,探讨了运用粉末状TiO2作为光触媒,抑制各种淡水藻类增殖的效果。粉末状的TiO2,在100mg/L的浓度下,对蓝藻的铜绿微囊藻原变种、鱼腥藻和绿藻的空星藻有明显的抑制增殖的效果;而对硅藻的钝脆杆藻,在此条件下则没有效果。  相似文献   
110.
应用物种敏感性分布评估DDT和林丹对淡水生物的生态风险   总被引:22,自引:6,他引:16  
介绍了利用物种敏感性分布(SSD)进行生态风险评价的原理与步骤,构建了淡水生物对DDT和林丹的物种敏感性分布.在此基础上,计算了DDT和林丹对不同类别生物的HC5(Hazardous Concentration for 5% the species)阈值,预测了不同浓度DDT和林丹对生物可能造成的危害,并比较了不同类别生物对DDT和林丹的敏感性,以及DDT和林丹对淡水生物的生态风险.结果表明,DDT和林丹对淡水生物的HC5值分别为1.70μg·L-1和5.96μg·L-1 ,DDT对生态系统的危害大于林丹.当DDT或林丹的浓度为5μg·L-1时,对生态系统仅有轻微影响,而当DDT或林丹的浓度为500μg·L-1时,将有81.5%的物种受到DDT的危害,或有68.1%的物种受到林丹的危害.不同类别生物对DDT的敏感性从甲壳类、昆虫和蜘蛛类到鱼类依次降低,对林丹的敏感性大小依次为昆虫和蜘蛛类、甲壳类、鱼类.与林丹相比,DDT对淡水脊椎动物与无脊椎动物以及甲壳类和鱼类的生态风险较大,而对昆虫和蜘蛛类,林丹与DDT的生态风险差别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