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57篇
  免费   329篇
  国内免费   931篇
安全科学   294篇
废物处理   611篇
环保管理   1065篇
综合类   2862篇
基础理论   359篇
环境理论   2篇
污染及防治   576篇
评价与监测   223篇
社会与环境   112篇
灾害及防治   13篇
  2023年   43篇
  2022年   82篇
  2021年   115篇
  2020年   142篇
  2019年   97篇
  2018年   107篇
  2017年   139篇
  2016年   192篇
  2015年   189篇
  2014年   386篇
  2013年   361篇
  2012年   370篇
  2011年   383篇
  2010年   260篇
  2009年   295篇
  2008年   266篇
  2007年   323篇
  2006年   361篇
  2005年   276篇
  2004年   224篇
  2003年   250篇
  2002年   198篇
  2001年   163篇
  2000年   184篇
  1999年   137篇
  1998年   121篇
  1997年   85篇
  1996年   78篇
  1995年   68篇
  1994年   53篇
  1993年   40篇
  1992年   31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6篇
  1978年   4篇
  1977年   5篇
  1976年   2篇
  1973年   4篇
  197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废旧塑料回收利用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我国废塑料回收利用的现状出发 ,分析了今后我国废塑料回收利用技术的发展趋势和应采取的措施 ,指出了废塑料回收利用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32.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生活垃圾的产生量急剧增加。大中城市人均日垃圾产生量约1Kg,井以每年8%.10%的速度增长。至2005年底,生活垃圾清运量1.52亿t,垃圾的集中处理率约为51%。因此城市生活垃圾的处理问题.已成为城市环境保护一个需要迫切解决问题。解决中国城市生活垃圾问题的根本办法。一是建立有效的、环境友好型的城市生活垃圾管理体系,二是实现生活垃圾的资源化。建立有效的环境友好型的生活垃圾管理体系是解决城市生活垃圾问题的基础;生活垃圾的资源化是降低生活垃圾无害化成本,节约资源的根本出路。  相似文献   
33.
塑料和橡胶类废物的热物理与焚烧特性研究的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社会和科技的发展,塑料和橡胶废弃量与日俱增,已成为城市垃圾的重要组成,由于这类废弃的聚合物给环境带来了污染问题,怎样合理地处理和利用已经成为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本文对塑料和橡胶类的废物的理化性质,热值,焚烧特性,污染特性进行了论述,并根据它们的热物理及焚烧特性提出了进一步优化废物焚烧炉,完善低污染,低腐蚀,低粘结的废弃物的焚烧工艺的一些设想。  相似文献   
34.
己二胺有机废液在流化床中焚烧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实验室规模的热态流化床试验台上,进行了含5%己二胺有机废液的焚烧 实验研究,在700-900℃范围内,研究温度及空气过剩系数对NOx沿床高的变化规律,以及它们对NOx排放浓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沿高度方向上NOx浓度 逐渐降低,并且存在NO2浓度大于NO浓度这一有趣现象,在900℃下氧量增加有利于密相区NO、NO2浓度的降低,说明在 有氧条件下NH2促进NOx的还原,在不同空气 过剩系数下和然相区出口NOx几乎为零 ,表明900℃是己二胺有机废液焚烧 的合适温度。  相似文献   
35.
污水处理厂自动控制系统综述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针对我国污水处理厂自动控制系统的现状 ,简述了污水处理控制系统的控制原理、特点、构成和功能分析了系统的故障原因、干扰因素、智能性及提高系统智能性的方法 ,介绍了模糊控制等新方法在污水处理控制系统中的应用以及系统的功能扩展 ,为建立我国自己完善的污水处理厂集散控制系统提供了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36.
凤眼莲在净化废水方面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初步探讨了凤眼莲在净化废水方面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凤眼莲对生活废水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和净化效果。同时,其经特殊的处理后钻井废水中也能较正常生长、繁殖,并起一定的净化作用。文中就废水pH对凤眼莲的影响作了初步实验探讨,对凤眼莲净化废水机理也作了简述。  相似文献   
37.
The printed circuit board (PCB) manufacturers face several problems regarding the waste they generate. In Austria, a detailed study for waste minimization was carried out with three PCB manufacturers and one electroplating company. In this project a lot of ecologically and economically effective options were found and implemented. The ecological evaluation of processes is still an unsolved problem. Several evaluation models are tested on selected processes of the project.  相似文献   
38.
微孔膜生物反应器在港口含油洗涤废水处理工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微孔膜生物反应器在港口含油洗涤废水处理工程中的应用,进行了设计参数的选取、工程设计和运行效果分析,设计污水处理量为30.0m^3/d。运行结果表明,微孔膜生物反应器具有运行效果稳定、抗冲击负荷能力强、硝化能力强、操作运行简便等优点。  相似文献   
39.
危险废物安全填埋场应探讨企业化经营模式。在单一处理模式、一体化经营模式和依托于大型企业模式中选择适宜的模式。填埋场建设资金筹集渠道中,由废物产生单位集资建设是可行办法。探讨了填埋场收费标准的计算方法,并给出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40.
It is the key to control bio-derived dissolved organic matters (DOM) in order to reduce the effluent concentration of wastewater treatment, especially for waste leachate with high organic contaminants. In the present study, the anaerobic degradation of aerobically stabilized DOM was investigated with DOM substrate isolated through electrodialysis. The degradation of bio-derived DOM was confirmed by reduction of 15% of total organic carbon in 100 days. We characterized the molecular behavior of bio-derived DOM by coupling molecular and biological information analysis. Venn based Sankey diagram of mass features showed the transformation of bio-derived DOM mass features. Occurrence frequency analysis divided mass features into six categories so as to distinguish the fates of intermediate metabolites and persistent compounds. Reactivity continuum model and machine learning technologies realized the semi-quantitative determination on the kinetics of DOM mass features in the form of pseudo-first order, and confirmed the reduction of inert mass features. Furthermore, network analysis statistically establish relationship between DOM mass features and microbes to identify the active microbes that are able to utilize bio-derived DOM. This work confirmed the biological technology is still effective in controlling recalcitrant bio-derived DOM during wastewater treatmen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