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15篇
  免费   338篇
  国内免费   674篇
安全科学   398篇
废物处理   45篇
环保管理   346篇
综合类   1519篇
基础理论   545篇
环境理论   4篇
污染及防治   221篇
评价与监测   89篇
社会与环境   171篇
灾害及防治   89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65篇
  2022年   116篇
  2021年   137篇
  2020年   133篇
  2019年   125篇
  2018年   102篇
  2017年   141篇
  2016年   161篇
  2015年   149篇
  2014年   141篇
  2013年   191篇
  2012年   205篇
  2011年   193篇
  2010年   161篇
  2009年   154篇
  2008年   119篇
  2007年   147篇
  2006年   150篇
  2005年   118篇
  2004年   87篇
  2003年   101篇
  2002年   76篇
  2001年   53篇
  2000年   66篇
  1999年   42篇
  1998年   49篇
  1997年   51篇
  1996年   31篇
  1995年   41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26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3篇
  1973年   1篇
  197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911.
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大气气溶胶中痕量金属元素的研究进展,介绍了痕量金属元素的地球化学行为,以及大气气溶胶中痕量金属的源解析方法、在环境中的循环与污染、生物有效性及对人体的健康效应。建议研发更可靠的分析方法或在线检测仪器,避免采样和样品前处理过程中痕量金属的污染和损失;建立监测网络,形成区域性的大气监测模式,更全面地分析污染来源;与监测超级站建设、空气污染流行病学设计和毒性机制研究相结合,建立更加完善的研究体系。  相似文献   
912.
青岛市环境空气中VOCs的污染特征及化学反应活性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利用2012年青岛市挥发性有机物(VOCs)监测数据,系统分析了VOCs的污染特征、来源和化学反应活性。结果表明,青岛市VOCs浓度处于较低水平,且烷烃是VOCs的主要组分,占60%以上。夏、秋季的VOCs浓度高于春、冬季,且9月的浓度高于其他月份,日变化呈现"两峰一谷"趋势,与交通早晚高峰对应。VOCs各组分均表现出周末效应,说明机动车源和工业源的重要影响,优势物种的相关性分析进一步证明了这一点。对比各组分的OH消耗速率,得出烯烃的臭氧生成贡献高于烷烃和芳香烃,控制机动车尾气、溶剂挥发、化石工业等VOCs排放源将有利于降低大气中的臭氧浓度。  相似文献   
913.
简述了目前社会环境监测机构在监管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以及地方法规在政府监管层面的立法探索。从有无行业主管部门、是否取得计量认证等角度,探讨了不同类别监测机构出具的监测数据在社会各领域的应用情况。剖析了监测数据弄虚作假的原因,提出针对社会环境监测机构弄虚作假的现状,应该在加大执法力度的同时,多部门联合惩戒,对其进行有效打击。  相似文献   
914.
环境空气中VOCs的自动监测数据是研究重污染天气成因的一个重要依据。低温空管冷冻浓缩技术-GC-MSFID法,可用于环境空气中多组分VOCs复杂样品的自动监测,性能优于吸附管浓缩法。低温空管冷冻浓缩技术的采样流量、采样时间、冷冻温度等条件对环境空气中VOCs的测定有很大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高采样流量低采样时间条件下,低沸点卤代烃捕集效率偏低;低采样流量长采样时间,-120℃捕集温度可满足各类VOCs的测试。降低采样流量增加采样时间,沸点较高的各类VOCs的捕集效率比较高。相同捕集温度下,降低采样体积,各类VOCs的响应同步降低,可用于高浓度C_5~C_(12)碳氢化合物、卤代烃和醛酮含氧化合物样品的测定。  相似文献   
915.
随着天然气勘探开发速度的加快,鄂尔多斯气田井场废泥浆产生量越来越大,固化处理后将其填埋于有防渗层的泥浆池中是目前该区域最常用的方法,但国内外就气田井场泥浆池防渗层对池内污染物实际阻滞效果的研究报道较少。为研究上述处理方法的实际环境效应,以2010年盆地内正在开发气井井场泥浆池内预固化处理沉淀物的分析结果为参照,选择其中污染程度较为严重的石油类、COD、硫化物和砷、钡、镍、铅、铜4种为重点污染物,选择2005—2009年分别投入使用的5个气田井场废弃泥浆池为考察对象,分析研究了防渗层投运时间对不同污染物阻滞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投运1年的防渗层可阻留污染物90%以上,投运2年以上的防渗层对污染物的阻滞作用有不同程度下降,投运5年的防渗层对所监测污染物的阻滞作用最好的是钡(40.14%)、最差的为硫化物(10.89%),结合不同时间防渗层破损状况和其对污染物的阻滞效率的变化情况,说明机械刺穿和不均匀降是导致防渗层在研究区域的环境下阻滞功能退化较快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16.
采用水生植物滤床系统深度处理养猪废水,开展了不同收割频率条件下系统对污水净化效果的对比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当水力负荷为5cm/d时,植物收割频率的增加会降低系统对TN和TP的去除效果,而对COD的去除效果则无明显影响。当不进行植物收割时,系统对养猪废水的净化效果最好,对COD、TN和TP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71.26%、34.32%和29.52%。因此,合适的植物收割频率是强化APFB系统处理效果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917.
微波诱导鳞片石墨-H2O2催化氧化处理甲基紫废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微波诱导鳞片石墨-H2O2催化氧化处理甲基紫废水工艺,探讨各种因素的协同作用及对废水脱色效果的影响,并采用SEM、EDX、XRD和FTIR对新鲜及使用6次后的鳞片石墨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微波诱导鳞片石墨-H2O2能高效快速降解废水中的甲基紫;在50mL初始pH为3,质量浓度为10mg/L的甲基紫废水中,H2O2用量1mL/L,鳞片石墨3g/L,微波输出功率259W,微波辐射时间9min的最佳处理工艺条件下,甲基紫脱色率达到了98.80%;微波、鳞片石墨、H2O2体系对甲基紫废水降解效果明显,产生协同效应。紫外-可见光谱分析表明,废水中甲基紫结构被破坏,但仍含有少量苯环等小分子。动力学研究表明,脱色反应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规律,反应速率常数^为0.42613min^-1,反应半衰期t。为1.626min。  相似文献   
918.
以苯胺和过硫酸铵为主要原料合成了盐酸聚苯胺(HClPANI)催化剂,并通过FTIR、XRD、SEM和EDS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研究了在紫外光照下、HClPANI催化H2O2氧化处理罗丹明B染料废水工艺参数,探讨了各种因素对废水脱色效果的影响,并对催化氧化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催化剂HClPANI对催化H2O2氧化处理罗丹明B具有较好的催化活性、稳定性和重复使用性能。UV-H2O2-HClPANI体系产生了明显的协同效应,在pH=3、200 mg/L的罗丹明B废水中,30%H2O2用量为1.2 mL/L、HClPANI用量1 g/L、反应温度25℃、紫外灯功率500 W、光照70 min,罗丹明B脱色率达到了98.2%。  相似文献   
919.
实验研究了蔗糖为碳源,硝酸钠、脲、蛋白胨、硫酸铵和氯化铵等氮源对NⅢ2发酵产絮凝剂的影响。结果表明,发酵液起始pH值为7.50,以硝酸钠为氮源,发酵液pH会上升,升至7.60~8.34时,NⅢ2菌株开始大量分泌微生物絮凝剂,发酵72 h,产量可达7.5 g/L,该产量是目前报道的克雷伯氏菌产絮凝剂的最高值。脲为氮源,pH则下降,降至5.04~6.49时,大量分泌絮凝剂,发酵72 h产量达5.2 g/L。蛋白胨、氯化铵和硫酸铵等为氮源时,pH下降十分明显,pH小于3.71时有絮凝剂分泌,发酵72 h产量约2.0 g/L或更小。以硝酸钠和脲为氮源时,发酵液中有黄色物质分泌,该黄色物质出现或黄色逐渐加深,是NⅢ2菌高产絮凝剂的标志。除硫酸铵外,其他氮源发酵所产絮凝剂为O-糖蛋白。当以硝酸钠、脲、蛋白胨、硫酸铵和氯化铵为氮源时,絮凝剂中蛋白的含量分别为9.55%、33.28%、19.39%、13.81%和15.51%,且蛋白含量越高,絮凝剂活性越大。  相似文献   
920.
采用SBR处理模拟废水,考察了不同浓度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烷基苯磺酸钠(LAS)对反应器活性污泥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低浓度表面活性剂LAS的投加,有利于提高SBR中活性污泥对COD和氨氮处理效率,并且活性污泥的沉降性以及微生物活性也随着LAS投加浓度的升高而升高。但是,当LAS的投加浓度过高时(1 mg/L),污泥表面产生起泡、乳化和微粒悬浮等现象,使大量固体陷入漂浮泡沫层,降低曝气池的充氧效率,最终导致污泥解体,沉降性变差,活性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