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459篇 |
免费 | 334篇 |
国内免费 | 752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398篇 |
废物处理 | 45篇 |
环保管理 | 346篇 |
综合类 | 1559篇 |
基础理论 | 545篇 |
环境理论 | 4篇 |
污染及防治 | 299篇 |
评价与监测 | 89篇 |
社会与环境 | 171篇 |
灾害及防治 | 8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4篇 |
2023年 | 86篇 |
2022年 | 138篇 |
2021年 | 145篇 |
2020年 | 140篇 |
2019年 | 129篇 |
2018年 | 108篇 |
2017年 | 153篇 |
2016年 | 174篇 |
2015年 | 163篇 |
2014年 | 145篇 |
2013年 | 192篇 |
2012年 | 206篇 |
2011年 | 195篇 |
2010年 | 161篇 |
2009年 | 154篇 |
2008年 | 120篇 |
2007年 | 147篇 |
2006年 | 150篇 |
2005年 | 118篇 |
2004年 | 87篇 |
2003年 | 101篇 |
2002年 | 76篇 |
2001年 | 53篇 |
2000年 | 66篇 |
1999年 | 42篇 |
1998年 | 49篇 |
1997年 | 51篇 |
1996年 | 31篇 |
1995年 | 41篇 |
1994年 | 27篇 |
1993年 | 26篇 |
1992年 | 14篇 |
1991年 | 13篇 |
1990年 | 8篇 |
1989年 | 2篇 |
1988年 | 3篇 |
1987年 | 3篇 |
1986年 | 1篇 |
1985年 | 2篇 |
1984年 | 1篇 |
1980年 | 1篇 |
1979年 | 2篇 |
1978年 | 2篇 |
1977年 | 3篇 |
1973年 | 1篇 |
1972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5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81.
实现经济平稳健康增长是当前资源枯竭城市转型的重要目标之一,以服务业为驱动的发展模式对于提高经济增长、促进就业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01—2018年中国23座资源枯竭城市面板数据,运用固定效应模型、门槛模型等探究服务业对资源枯竭城市转型的经济增长效应。结果表明:(1)服务业在不同时期对城市转型的经济效应存在差异,随发展水平提升呈现“促进—抑制—促进”变化趋势;(2)生产性服务业在不同时期对城市转型的经济效应存在“负向—正向—负向”演变趋势,生活性服务业随发展水平提升呈现“抑制—促进—抑制”的效应变动;(3)交通运输等传统服务业部门对城市转型的经济效应为负向,信息传输等高端服务业部门的效应为正向;(4)服务业对煤炭型和森工型城市转型的经济效应显著为正。 相似文献
982.
自然保护区旅游开发的生态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自然保护区开发旅游余对其生态景观造成影响,旅游者行为也会对生态系统及其动,植物造成破坏,对大气,水质造成干扰。 云南的自然保护区具有完整的森林自然景观,各具特色的生物生态景观和人文旅游资源。应立足生态旅游,制订发展规划,加强建设和管理,实现自然保护区一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83.
以高暴露{001}晶面的TiO2纳米片为载体,利用共还原法负载0.5%的Pt和一定量的Cu得到Pt-Cu/TiO2{001}催化剂,并在P=3.0 MPa,T=200~300℃,V(N2):V(H2):V(CO2)=8:69:23,空速(WHSV)=3600 mL·g-1·h-1反应条件下评价了催化剂催化CO2加氢制甲醇的反应性能.XRD、XPS、EPR和CO2-TPD等的表征表明,与催化剂Cu/TiO2相比,引入Pt后,催化剂由于金属Pt的电子促进作用使负载的金属与载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更强,进而有利于稳定Cu颗粒尺寸且载体形成了更多缺陷(如氧空位、Ti3+).因此,Pt-Cu/TiO2{001}催化剂的金属与载体界面上的活性位点更多,从而表现出更好的CO2活化能力和甲醇生成性能. 相似文献
984.
顾及尺度效应的多源遥感数据“源”“汇”景观的大气霾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武汉市为例,利用多源遥感数据研究城市"源""汇"景观格局与大气霾污染的相关关系.首先,基于武汉市Landsat8数据的地表覆盖分类结果,计算不同尺度下地表覆盖的整体异质性景观指数,选择异质性最大的尺度作为"源""汇"景观分析的最优尺度;在此基础上,用MODIS数据的气溶胶光学厚度(AOD)产品作为大气霾污染程度的度量,基于自相关性较小的"类别层"景观指数,使用地理加权回归分析模型对"源""汇"景观与AOD进行局部回归分析,并在工业区、商业区和居民区3种功能区内分析建筑物对大气霾污染影响的差异.结果表明:6 km是本文分析的最优尺度;大气霾污染的"源"景观为建筑物,"汇"景观为灌木和林地;减小"源"景观面积所占比例、增大其破碎化程度、"源""汇"穿插均匀分布,可以有效减小气溶胶光学厚度,降低大气霾污染;对于武汉市来说,其大气霾污染的主要来源为中心城区的商业区和居民区,即来自于市民生活.针对中心城区要发挥其经济、交通等功能,已有的建设用地不宜大面积改动这一现状,可以采取小幅度优化措施,而对于非建成区可采取建前合理规划"源""汇"景观空间分布的措施. 相似文献
985.
分别用虎耳草和麦冬2种陆生植物进行构建小型污水净化系统,与无植物对照组进行对比,研究其在冬季气温条件下,对生活污水的净化效果.实验结果表明,经过27 d的试验,虎耳草和麦冬长势良好,生活污水水质得到明显改善.虎耳草组和麦冬组对试验水体COD的去除率为86.00%和81.91%,TN的去除率为87.38%和82.99%,TP的去除率为88.22%和87.43%,分别较无植物对照组去除率高出3~7、11~15和11~12个百分点.总体来看,虎耳草和麦冬均适用于冬季条件下生活污水的净化,虎耳草净化效果优于麦冬. 相似文献
986.
987.
988.
湖北省土地整治项目碳效应核算及其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论文通过构建土地整治项目碳效应分析框架,将土地整治碳效应分为短期碳效应及长期碳效应,其中短期碳效应分为工程施工碳效应及地类转换碳效应,长期碳效应分为农田生态系统固碳效应和农业耕作活动碳效应。以湖北省14个土地整治项目为例,采用碳排放系数法、生态系统类型法等进行整治项目碳效应核算,并计算土地整治项目实施后达到碳平衡所需的时间,对比分析处于不同地貌类型及工程类型区的土地整治项目碳效应及其构成的差异性。研究结果表明:工程施工是土地整治项目碳排放的主要来源,各项目碳排放总量为4 602.00~22 760.81 t,单位面积碳排放为5.18~19.62 t/hm2;地类转换既有碳汇效应,又有碳排放效应;土地整治后,各项目农田生态系统固碳能力增加了412.27~2 794.91 t/a;耕作活动碳排放也较整治前有所增加,增加强度从8.11 t/a至463.76 t/a不等。整治工作后各项目达到碳平衡的时间最少需要2.68 a,最多需要36.66 a。对比分析表明,地形地貌、工程类型虽不是土地整治各类碳效应产生的决定性因素,但却间接地在工程施工难易程度、排灌条件、耕地产能等多方面对土地整治项目区碳效应产生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989.
利用典型的地下水修复药剂KMnO4,通过一系列二维模拟槽实验,探究了密度效应作用下KMnO4在模拟含水层的迁移分布规律,并分析了溶液浓度和介质粒径对密度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KMnO4溶液在中砂和粗砂的模拟含水层中产生了明显的下沉现象,且迁移锋面的下沉程度会随着迁移进程不断加重,这导致KMnO4的运移逐渐由推流向分层流转变,致使部分浅层模拟含水层无法接触KMnO4;介质粒径越大、药剂浓度越高,密度效应造成的初期锋面下沉现象越明显,但后期下沉的变化幅度却和粒径与浓度成反比;对于锋面后的药剂迁移主体区域,KMnO4会随着迁移时间延长逐渐分布均匀,并达到与原浓度基本一致的水平. 相似文献
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