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篇
安全科学   20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6篇
综合类   19篇
基础理论   5篇
污染及防治   3篇
社会与环境   12篇
灾害及防治   1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电液压脉冲水处理装置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简要介绍了电液压脉冲水处理装置的工作原理和杀菌效果。在实验数据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电液压脉冲净化水处理装置参数的选择方法。  相似文献   
62.
目的实现颤振试飞操纵面脉冲激励响应仿真,预测操纵面脉冲激励结构响应。方法提出一种飞机颤振试飞操纵面脉冲激励响应仿真方法。该方法以飞机结构动力学有限元模型为基础,建立颤振试飞气动力模型和操纵面脉冲激励力模型。结果以上述模型为基础建立的飞机颤振试飞操纵面脉冲激励响应仿真模型,实现了颤振试飞操纵面脉冲激励响应仿真。首先建立了带副翼单机翼模型操纵面脉冲激励响应仿真模型,并实现了激励响应仿真分析,得到了结构响应幅值。结论开展了全机模型操纵面脉冲激励响应仿真分析,并将仿真结果与飞行试验结果进行对比,两者结果基本一致,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3.
江苏省城市化与工业污染排放相关性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江苏省1990-2005年5类污染物排放指标,运用Granger因果检验和脉冲响应函数分析江苏省城市化与工业污染物排放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人均工业废水、废气、二氧化硫、烟尘排放量与城市化水平具有Granger因果关系,且因果关系的存在受滞后期影响;各类排放指标对城市化水平提高冲击的响应不同,人均工业废水、废气、二氧化硫排放呈增加趋势,人均工业烟尘排放呈下降趋势;工业废水和废气排放控制将成为江苏省快速城市化时期污染控制的主要工作;江苏省正大力推进源控制到多方位全过程控制的转变,保证持续有效性是下一步工作的关键。  相似文献   
64.
    
The technique of organic exhaust gas decomposition with impulse corono-dischrge plasma has been investigated in this study. It has been discovered that the impulse electric fieldaffected the decomposition efficiency with the secondary electron emission coefficient (δ of the corona electrode as an intermediate: when W was fixed the corona electrode material with higher δcould induce higher decomposition efficiency. In these experiments,wolfram electrode which has the highest δhas really induced the highest decomposition efficiency.  相似文献   
65.
该文对张家界云朝山雷达站的雷电活动规律、雷害事故和原有防雷措施进行了认真探讨.结合雷电活动选择性原理深入分析该雷达站雷害事故,指出沿10kv线路来的雷电侵入波是造成雷害的主因.针对原防雷措施在对线路入侵波保护、配电变压器防雷、低压电源保护、接地及等电位联接方面存在的薄弱环节,重点阐述高海拔地区10kv线路的防雷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66.
王兵  王波  任宏洋  罗东宁 《环境化学》2015,34(5):983-988
研究了三维电极在不同电压波形下处理苯酚废水的电能消耗、降解历程以及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其他处理条件相同时,方波脉冲电压的降解效率比直流电压平均高出10%.随着苯酚去除率从30%增加到90%,方波脉冲电压节省的电能从0.09 kW·h·kg苯酚-1升高到1.54 kW·h·kg苯酚-1.与常规直流电压相比,脉冲电压对粒子电极复极化程度更高,粒子端电压和工作电流都随粒子间距的增大而增大.采用气质联用仪分析,方波脉冲电压能将苯酚降解为丙二酸、丁烯酸等分子量更小的有机物,降解更为彻底.电解处理苯酚废水最佳条件为:方波槽电压15 V、占空比30%、频率2 kHz、处理时间50 min,此时苯酚最大去除率为89%.  相似文献   
67.
在离心脉冲静电除尘器研究的基础上 ,进行了离心脉冲静电除尘器内的浓度场的测试分析 ,并得出了在一定入口风速、工作电压、入口粉尘浓度下其颗粒浓度场分布规律及实测回归方程。  相似文献   
68.
中国能源经济效率动态分析及预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能源经济效率的影响因素作用复杂,系统各要素之间存在复杂的动态关系.本文利用中国1978-2007年的实际数据,应用向量自回归模型(Vector Auto-regression,VAR)、脉冲响应分析、协整理论等计量理论与方法对中国能源经济效率的变动进行动态实证分析,并预测中国能源经济效率的发展趋势.结果表明,中国的能源经济效率、第三产业比重和能源价格指数之间存在协整关系,从长期来看,1%的第三产业结构或者能源价格变化可以分别给能源经济效率带来0.3477%和0.4.785%的同方向变化;除了产业结构对能源价格短期响应之外,变量之间都是正向的冲击响应,滞后6-10期响应达到最大值,之后逐渐趋于稳定:依据VAR模型动态预测结果,未来10年中国能源经济效率发展趋势不容乐观,由于系统较长的滞后响应期,近几年能源经济效率、能源价格和产业结构的变动会在未来较长时间内对能源经济效率的提升产生不利影响,应当及时调整能源经济策略.  相似文献   
69.
In recent years, China's economy has been growing rapidly and caused a dramatic increase to energy demand. To investigate the dynamic relationship between economic growth and China energy, a cointegration analysis and an error-correction model are used in this study to examine the long-term equilibrium relationship between gross domestic product (GDP) and energy production (EP) and energy consumption over the period 1980 to 2005.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two variables are cointegrated, but specifically, the growth of GDP forcefully drives energy to increase while energy has a little effect on GDP. Furthermore, the impulse response function is used to trace the dynamic response paths of shocks to the system. As a result of recent energy-saving policy, EP and consumption present a sinusoidal growth with a lag length of 2-3 years. The policy implication of this finding is that through the measures of controlling economic growing speed and conducting energy-saving policy continuously, the target of reducing energy intensity for 20% is not difficult to achieve.  相似文献   
70.
城镇化是发展中国家21世纪的主要发展趋势,在很大程度上主导着人口、经济和产业结构等各方面的转变,成为拉动用水量增长的关键因素。城镇化进程中城镇居民收入、人口结构、人口密度和人力资本等因素的变化,使得城镇化并非表现为线性发展规律,最终导致用水量也存在相应的门槛效应并呈现阶段性增长特征。本文首先对我国各地区城镇化水平和用水量进行统计分析,从地区层面直观描述我国城镇化水平和用水量的变化特征,然后采用面板门槛模型研究城镇化、城镇居民人均收入、人力资本、城市人口密度和人口年龄结构对于用水量的门槛效应,搜寻在城镇化进程中各人口因素对用水量影响的门槛点并分析阶段性变化特征,最后结合PVAR模型研究城镇化进程中各人口因素对用水量的动态影响和作用机制。门槛回归结果发现:城镇化对用水量的影响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分别以城镇化和人均收入为门槛变量,超越门槛点后城镇化对用水量的弹性系数分别呈现先升后降的倒"U"型和先降后升的正"U"型变化趋势;以人力资本为门槛变化量,城镇化对用水量的拉动作用则不断减弱。脉冲响应结果显示:城镇化对用水量具有长期且稳定的正向冲击,而居民收入和人口年龄结构对用水量的正向冲击则逐渐收敛于零,人口密度和人力资本对用水量均具有负向冲击,且人口密度的负效应不断增强,而人力资本的负效应不断减弱。方差分解的结果表明,目前我国用水量的增长受自身的影响较大,除年龄结构外,人口密度、居民收入、人力资本和城镇化也具有小规模的贡献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