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117篇 |
免费 | 481篇 |
国内免费 | 36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322篇 |
废物处理 | 76篇 |
环保管理 | 330篇 |
综合类 | 1067篇 |
基础理论 | 266篇 |
环境理论 | 1篇 |
污染及防治 | 199篇 |
评价与监测 | 84篇 |
社会与环境 | 268篇 |
灾害及防治 | 21篇 |
出版年
2025年 | 22篇 |
2024年 | 72篇 |
2023年 | 82篇 |
2022年 | 100篇 |
2021年 | 99篇 |
2020年 | 101篇 |
2019年 | 94篇 |
2018年 | 65篇 |
2017年 | 90篇 |
2016年 | 92篇 |
2015年 | 98篇 |
2014年 | 107篇 |
2013年 | 166篇 |
2012年 | 171篇 |
2011年 | 193篇 |
2010年 | 117篇 |
2009年 | 126篇 |
2008年 | 95篇 |
2007年 | 116篇 |
2006年 | 95篇 |
2005年 | 91篇 |
2004年 | 57篇 |
2003年 | 62篇 |
2002年 | 55篇 |
2001年 | 45篇 |
2000年 | 31篇 |
1999年 | 33篇 |
1998年 | 22篇 |
1997年 | 24篇 |
1996年 | 24篇 |
1995年 | 15篇 |
1994年 | 23篇 |
1993年 | 14篇 |
1992年 | 8篇 |
1991年 | 3篇 |
1990年 | 6篇 |
1989年 | 2篇 |
1988年 | 2篇 |
1987年 | 2篇 |
1986年 | 1篇 |
1985年 | 1篇 |
1984年 | 2篇 |
1983年 | 1篇 |
1981年 | 2篇 |
1979年 | 3篇 |
1978年 | 1篇 |
1973年 | 2篇 |
1970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6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41.
依据鞍山市工业固体废物包括普通工业固体废物和危险废物的产生及处置现状,分析其目前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及潜在危害,并根据鞍山市实际情况,提出了工业固体废物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主要途径及污染防治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942.
根据济南市1994~2003年环境污染监测结果分析得出:近10年来济南市工业废气排放量呈上升趋势,工业烟尘、粉尘去除率呈上升趋势;工业废水排放量减少,排放达标率呈上升趋势;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增加,综合利用率呈上升趋势.产生工业污染的原因主要有:产业结构不合理,公众环保意识差,环境管理松懈.得出相应的治理对策:调整产业结构;加强三废处理设施的建设;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环境管理,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环保意识. 相似文献
943.
The experimental test of co-incinerating Chinese raw municipal solid waste (MSW) and coal in a laboratory-scale tubular reactor was first reported in present study, and the emission of normal gas components and the effects of the S/Cl molar ratio or coal mixing percentages on polychlorinated dibenzo-p-dioxins and dibenzofurans (PCDDs/Fs) emission were investigated and discussed.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OCDD was the only PCDD homologues since others like TCDD-HpCDD was hardly detected, while as the categories of PCDF homologues were comparatively much more general. The amount of PCDD was much larger than that of PCDF in all operating conditions. Since ZPCDF/∑PCDD〈〈1, the dominant role of the precursor formation was proven in our experimental conductions. With increasing the coal addition to MSW (from 0 to 16%), PCDD and PCDF were reduced considerably. Coal and MSW may suppress the PCDD/F emissions efficiently (over 95%) during the MSW incineration process. The PCDD/F suppression results of the present study could be helpful guidance to the industrial application of Chinese MSW and auxiliary coal co-incineration processes. The PCDD/F stack emission data of two industrial incinerators using co-incineration technology in China seem to have a great positive reduction of PCDDs/Fs. 相似文献
944.
液上空间-气相色谱法测定工业废水中1,1,1-三氯乙烷等卤代烃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方法研究了液上空间气相色谱法测定工业废水1,1,1-三氯乙烷、四氯化碳、三氯甲烷三种挥发性卤代烃,采用填充气相色谱法以角鲨烷为固定液,用ChromosorbGAW-DMCS作为担体,在选定的条件下,1,1,1-三氯乙烷、四氯化碳、三氯甲烷能完全分离.同时也能与经常共存的二氯甲烷、三氯乙烯、四氯乙烯、一氯二溴甲烷、三溴甲烷完全分离而互不干扰。本方法的定性检出限是按全程序空白值标准偏差的3倍值计算。1,1,1-三氯乙烷、四氯化碳、三氯甲烷的定性检出限分别为2.4×10-2ng、2.10×10-4ng、0.13ng,当进样量为20ul时,1,1,1-三氯乙烷、四氯化碳、三氯甲烷的最低检出浓度分别为1.2×10-3mg/1、1.08×10-5mg/1、6.48×10-3mg/l。 相似文献
945.
946.
考察太原城区10个国控点O3日浓度变化,并分析了其与相关气象因子(能见度、大气压、空气温度、空气湿度、风速和风向)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夏季平均O3浓度变化最大;春季O3平均浓度变化次之,冬季变化最小;全年O3平均浓度均低于国家环境空气质量的最高标准.对各国控点日O3浓度的相关性进行聚类分析,结果显示, 城市新兴繁荣区和传统重工业区等人类活动频繁的区域(Group Ⅰ)的O3浓度变化的持续时间要明显高于过渡区域(Group Ⅱ).城区全年时间尺度上,O3均与能见度、空气温度、空气湿度和风速存在极显著的相关性(n=365,P 0.001).小波分析结果显示城区O3时间序列的变化周期为以 4 d的短周期为主(P 0.05),且在67月与空气温度和空气湿度存在严格的线性同步变化特征,在11月则与可见度存在近似严格的线性同步变化特征.西西北风对O3浓度影响最大,全年影响频率达50%;而夏季受此影响频率高达60%,秋季西西北风和西北北风对O3浓度的影响频率相近(约40%). 相似文献
947.
948.
工业废水污染日趋严重,水体中重金属钴污染因难处理、高危害等问题成为废水净化的关键.传统治理重金属工业废水的方法难以应用.为寻求处理工业废水\"绿色生态\"可行性路径,本文以葡萄藻Botryococcus braunii SAG 807-1为研究对象,应用贴壁培养技术对含钴工业废水进行处理研究.结果表明,葡萄藻贴壁培养可处理工业废水,4.5 mg·L~(-1)Co~(2+)对葡萄藻生长影响不大,却可以促进长链烃类的合成,提高烃产量.葡萄藻贴壁培养去除Co2+的能力为1 473.9μmol·g~(-1),远高于报道的微藻P.littoralis.本研究为绿色高能燃料烃类的生产与工业废水处理耦合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49.
本文梳理了我国工业园区生态化过程中,包括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循环经济园、低碳园区、绿色园区建设的政策变迁,总结出工业园区生态化的轨迹和特点,并分析了工业园区生态化过程中的不足和未来面临的挑战。我国工业园区生态化特点包括:试点-示范-推广的一般模式、学习型的政策、逐步多样的政策工具、参与政府部门的逐步多样化与最终整合的趋势、产业共生与多种环境管理措施并行的状态。未来的工业园区生态化工作需要注重理清产业共生的内涵,确定相应的政策目标、政策工具和评价体系,同时需要注重园区的能力建设。 相似文献
950.
建立了水、沉积物及土壤中13种全氟化合物(PFCs)的富集、净化、浓缩的前处理方法及快速液相色谱三重四级杆串联质谱的分析方法。9种全氟羧酸、2种典型全氟磺酸、2种磺酰铵衍生前体物的响应因子与质量浓度的线性关系良好。添加回收实验表明,13种全氟化合物在水、土壤和沉积物中的回收率为52.3%~119.3%,变异系数为2.3%~19.4%,方法检出限分别为0.015~0.472 ng/L、0.012~0.875 ng/g、0.004~0.743 ng/g。该法成功应用于实际样品的测定,沉积物和土壤中分别检测到3种和10种全氟化合物。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