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60篇
  免费   200篇
  国内免费   226篇
安全科学   254篇
废物处理   96篇
环保管理   1910篇
综合类   2050篇
基础理论   659篇
环境理论   2篇
污染及防治   137篇
评价与监测   132篇
社会与环境   1395篇
灾害及防治   151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35篇
  2022年   93篇
  2021年   115篇
  2020年   104篇
  2019年   83篇
  2018年   76篇
  2017年   133篇
  2016年   137篇
  2015年   101篇
  2014年   175篇
  2013年   406篇
  2012年   342篇
  2011年   403篇
  2010年   278篇
  2009年   273篇
  2008年   261篇
  2007年   402篇
  2006年   403篇
  2005年   335篇
  2004年   338篇
  2003年   322篇
  2002年   318篇
  2001年   266篇
  2000年   293篇
  1999年   227篇
  1998年   166篇
  1997年   140篇
  1996年   101篇
  1995年   90篇
  1994年   74篇
  1993年   70篇
  1992年   41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24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15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5篇
  1982年   12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10篇
  1979年   12篇
  1978年   9篇
  1977年   5篇
  1975年   4篇
  1973年   4篇
  1971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361.
自然保护区的建立与持续发展的关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自然保护区的建立已被世界公认是一种保护自然资源最有效的方法之一。但是长期以来,人们把对维持生物种类的持续发展以及生态系统的完整性都归功于较为传统的封闭式保护。事实证明这已导致保护与持续发展长期处于矛盾状态而得不到解决。自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计划提出“生物圈保护区”的概念以来,打破了长期以来对自然保护区的封闭式管理。强调通过保护自然资源而发展和利用资源,并使这些资源能够持续发展。注重把自然保护与科学研究,环境监测、示范、环境教育与当地人民的参与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362.
长江经济带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区域,人口城镇化和土地城镇化的协调发展是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战略重点之一。本文以2006-2013年长江经济带126个地级市的人口、土地数据为基础,从长江经济带、区域和市域视角,采用熵值法、发展水平评价模型和均衡发展模型测度人口城镇化和土地城镇化协调发展度,结合空间分析方法对协调发展度进行分析,并使用ArcGIS10.2得出二者协调发展度的空间分布图。研究发现,从整体来看长江经济带2006-2013年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协调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并呈现相对平稳增长,2013年总体上达到较高协调发展水平。从区域视角来看,协调发展度呈现阶梯特征即下游地区中游地区上游地区的状态,且自2009年起3大区域协调发展度差距呈扩大趋势。从市域视角分析,长江经济带126个地级市2006-2008年协调发展度的发展速度慢,2009年后发展速度显著提升;在空间上呈现"东北-西南"的空间非均衡性和空间异质性,东北高、西南低,并表现明显的"城市群集聚"发展特征。长江经济带在人口城镇化和土地城镇化进程中应不断推进区域经济发展,加快中上游城市的城镇化进程,充分发挥"城市群"的经济辐射带动作用,同时转变土地财政思想,真正实现地区发展水平的提高,最终实现人口城镇化和土地城镇化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363.
中国西部绿色发展概念框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综合绿色发展的国际经验,以自然资本、经济资本、社会资本与人力资本四大资本为核心,提出了中国西部地区绿色发展概念框架.中国西部地区绿色发展概念框架是以“发展中促转变,转变中谋发展”的良性循环发展原则为指导原则,分析西部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及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保护两个方面在发展过程中相互促进和制约的关系,并根据西部地区当前经济资本、环境资本、社会资本以及人力资本数量,通过政府适当干预,如区域规划、区内调整,最终实现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相协调的绿色发展.该框架综合考虑了中国西部在绿色发展道路上特有挑战与机遇,阐明了社会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承载力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明确了中国西部地区“生态友好、社会包容和内生增长”的绿色发展目标.最后,本文针对该绿色发展框架提出了中国西部地区绿色发展的政策建议:提出“西部地区绿色发展战略”是当前西部地区绿色发展进程中最为迫切的需求,中央政府应当尽快制定和实施“西部地区绿色发展战略”,同时西部地区政府在省级和地方层面将保护中国西部生态环境与区域扶贫开发相结合,加大对以提升西部地区人力资本为目的的各类工程的投入,强化区域绿色基础建设和生态服务供给,缓解西部地区贫困,提升区域绿色发展进程的速度和质量;开展财政体制机制改革,以提高各级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结合各省发展需求与条件实施以生态城市为发展目标的可持续城镇化发展模式,制定差异化的城镇化发展战略;在西部地区重点和限制开发区尤其是贫困集中和区域发展潜力较大地区,鼓励具有区域特色的新型绿色产业的发展.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加强制度创新以引导长期绿色发展.  相似文献   
364.
关于中国可持续发展综合区划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区域可持续发展需要有一个适当的区域划分。本文结合地理学、经济学、生态学等对中国自然地理与杜会经济发展空间差异分析的研究成果.借鉴黄秉维先生所提倡的“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研究思路和方法.以自然区划、经济区划、生态区划.人口区划等四种全国性区划为基础,构建了中国可持续发展综合区划系统。采用叠置与专家评判法首先将全国划分成三大地带.再在三大地带内部划分出N个大区:然后对全国县域(或公里格网)的可持续发展状况进行定量评价.并按类型归并.将归并结果嵌入到N个大区中,用大区的可持续发展等级及地区编号对其命名。  相似文献   
365.
Due to the favorable weather, abundant water resources and fertile soil, the area has been known as the homeland for crops and fish. However, being one of the most developed regions in China, the environmental quality of the Pearl River delta has deteriorated due to recent socio-economic changes during the past two decades. The drivers are industrialization and economic growth, population growth and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and the pressures are water pollution which include nutrients and suspended solids, pesticides, other persistent toxic substances (PAHs and PCBs) and oil. These have imposed various impacts such as eutrophication, formation of red tides and biomagnification of organic contaminants through food chains. In response to these, regulatory measures have been established by th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Bureau of Guangdong Province, joining forces with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uthorities in all urban cities and most counties, in addition to the Hong Ko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Department, to control pollution in order to prevent further environmental deterioration and economic loss. The present paper is an attempt by following the DPSIR approach promoted by the OECD in the early 1990s and further developed by IGBP LOICZ to review the environmental quality of Pearl River with emphasis on water quality and the impact of rapid socio-economic changes.  相似文献   
366.
中国企业社会责任财务绩效评价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3年,英国政府出台了<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能源白皮书,其中首次引入了"低碳经济"的概念,随后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探讨这种经济发展模式及其技术和政策的可行性,并展开了一系列实证研究.而在这种新的经济发展趋势下,作为经济主体的企业所要承担的社会责任也就被赋予了新的内窖.那么在向低碳经济转型的过程中,如何对企业的社会责任进行客观、有效的评价将对于企业更好履行其社会责任起到重要作用.基于我国国情,本文通过对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下中国企业社会责任财务绩效进行模型研究,提出了在传统指标分析模型基础上进行数据包络分析(DEA)和可持续计量的双重模型修正,以期弥补传统财务绩效模型在企业有效投入分析和动态性评价方面的缺陷和不足.  相似文献   
367.
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其家庭消费支出模式也会发生变化,由此将引发与家庭部门相关的能源消耗及碳排放等变化.选取上海为案例区,开展基于居民家庭消费支出变化对区域低碳发展影响的预测研究,采用可计算的一般均衡模型(CGE)预测分析了2020年上海的居民消费支出,并量化了由此引发的工业产出、贸易以及就业形势的变化,并着重分析了与之相应的能源消耗和碳排放的变化,旨在厘清收入增加与居民消费模式变化的关系,居民消费模式变化与能源消耗和碳排放变化的关系.同时,设置了高、低碳情景,进一步剖析了居民消费支出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此外,还进一步模拟了上海市居民消费支出变化对中国其它地区的消费支出的变化的影响,并进一步剖析了在这种变化影响下的其它地区的工业产出、贸易、就业形势、能源消耗以及碳排放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收入水平的提升及消费模式的转变,2020年上海的总消费支出比2007年拟增长1.81倍,其中增长最快的消费支出项目是交通运输及通信业;由于消费支出模式的转变,工业产出、就业、贸易量、能源消耗以及碳排放也呈增长的态势,分别较2007年增长1.83倍、0.17倍、2.03倍、2.63倍以及2.71倍.在有碳约束的情况下,低碳情景较之高碳情景会减少0 14%的GDP损失.同时低碳情景下将节省7.5×107t标准煤,减少38%的碳排放量.中国其它地区由于居民家庭消费模式的转变所引起的各类指标的变化趋势与上海趋同.通过研究结果可以得出,为了实现上海市未来区域的低碳发展,引导居民向低碳生活模式发展十分必要,政府应着重从居民绿色出行和绿色消费两方面进行倡导.  相似文献   
368.
资源的有效保护和永续利用在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本文分析了我国资源法制建设中存在的问题,阐述了综合资源立法在资源法制建设体系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369.
基于对西北地区大开发的关键性难题与一些违背自然规律的不良倾向的讨论 ,认为大开发的实施需要在系统科学思维的基础上综合考虑资源—环境—经济的协调发展。近年来 ,许多科学家从各种角度揭示了我国西北乃至北半球中纬度地区持续干旱的发展规律 ,对干旱化趋势与水盐失衡的分析表明 ,西北地区气候干旱化将长期存在 ,生态将继续退化 ,这种趋势是人力不可抗拒的。人为活动尤其是水资源的开发利用 ,对土壤生态的影响是非常明显的 ,应该在严格控制水资源利用总量的前提下 ,调整用水格局 ,发展节水经济 ,科学确定社会经济用水和生态用水的比例 ,保证必须的生态用水 ,大力发展生态植被。指出在分析西北生态环境问题时过于强调人为活动而忽视自然因素作用的倾向 ,讨论了水库兴修、灌溉、土地利用与改良、深层水利用、水环境脆弱性等水资源—生态建设与可持续发展中的若干关键性问题  相似文献   
370.
针对页岩气特殊的开发方式及环评难度比常规气大的特点,运用"压力-状态-响应"框架模型,建立了页岩气开发对生态环境影响的评价指标体系。引入曲线投影的方式,并将投影寻踪方法和动态聚类方法相结合,提出了曲线投影寻踪动态聚类的定量评价方法;基于样本各指标的曲线投影和动态聚类方法寻找最佳投影方向,并建立相应的生态环境影响评价优化模型。结合全局最优经验指导和信息素交流,采用改进的蚁群算法对优化模型进行求解。该算法维持蚁群的多样性,且收敛性较好,同时也避免出现局部最优。对四川省威远页岩气区块进行了实例分析,结果表明:2010年、2011年和2014年的环评属于差类(4级),2012年和2013年的环评属于中类(3级),其中植被覆盖率、空气质量优良率、地表水质达标率、废水排放量、公众对环境的满意度、二氧化硫排放量和废水排放量达标率等指标对生态环境评价的影响较大。在页岩气开发初期,由于开发技术落后,再加上环保投资不高,环保意识不强,造成生态环境问题较为严重。随着学习借鉴美国的经验,及页岩气的开发技术进一步提高,加上国家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视,威远页岩气区块生态环境恶化得到有效的遏制。但开发时间越长,开采难度越大,将会产生更多更大的生态环境问题。分析结果与威远页岩气开发区域的实际情况相符,为页岩气气田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奠定了科学基础。投影寻踪动态聚类方法具有无需设定参数、操作简单、客观等优点,是页岩气开发对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