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91篇
  免费   341篇
  国内免费   760篇
安全科学   522篇
废物处理   125篇
环保管理   887篇
综合类   2750篇
基础理论   521篇
环境理论   2篇
污染及防治   210篇
评价与监测   266篇
社会与环境   527篇
灾害及防治   182篇
  2024年   26篇
  2023年   110篇
  2022年   163篇
  2021年   188篇
  2020年   178篇
  2019年   165篇
  2018年   147篇
  2017年   169篇
  2016年   229篇
  2015年   214篇
  2014年   263篇
  2013年   285篇
  2012年   405篇
  2011年   435篇
  2010年   297篇
  2009年   304篇
  2008年   244篇
  2007年   324篇
  2006年   265篇
  2005年   207篇
  2004年   197篇
  2003年   166篇
  2002年   157篇
  2001年   143篇
  2000年   154篇
  1999年   106篇
  1998年   88篇
  1997年   67篇
  1996年   60篇
  1995年   61篇
  1994年   34篇
  1993年   34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3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2篇
  197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以太湖15个入湖河流之一的社渎港为研究对象,利用社渎港流域的水环境质量监测数据、工业企业污染排放调查数据、环境统计数据及社会经济统计数据,对社渎港流域产业结构的合理性进行了诊断,并采用典型相关分析方法探讨了产业结构演变对水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研究区的工业污染总体上得到了较好控制,其中屺亭街道的工业污染排放最为严重;城乡生活污染和农业面源污染是研究区水环境质量恶化的主要原因,城乡生活污染对COD和氨氮入河量的贡献率较高,分别为46.59%和60.55%,农业面源污染对TN和TP入河量的贡献率突出,分别为64.05%和76.50%;研究区产业结构与钱纳里三次产业结构模式(产业结构合理程度的参照标准)的Hamming贴近度从2001年的0.83下降到2007年的0.77,产业结构不尽合理,且不合理程度逐渐加剧;研究区第一产业对TN和TP入河量的影响最为显著,第三产业对氨氮和COD入河量的影响最为明显;可通过优化产业结构来减轻研究区的水环境污染状况,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目标应为降低第二产业产值比例及增加第三产业产值比例。  相似文献   
32.
造纸工业总排水及漂白废水中AOX监测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运用TOX测定仪对造纸工业废水及漂白废水中AOX(可吸附有机卤素)测定;水样用硝酸调pH<2后,以双根活性炭玻璃填充柱连续吸附;将吸附有机物的活性炭在氧气流中燃烧热解、用微库仑法测定其卤化氢.样品前处理比现行活性炭振荡吸附法样品及试剂用量少、快速、重现性好.方法测定浓度下限为3.73μg/L.  相似文献   
33.
城乡交错带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长沙市南郊山地丘陵区为研究对象,选择7种不同土地利用方式(次生林地、经济林地、杉木人工林、采伐迹地、撂荒地、苗圃地、坡耕地)研究了城乡交错带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7种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颗粒组成主要集中在1~0.05 mm和<0.001 mm两个粒级范围内,土壤质地以重壤土和轻粘土为主。随着人为干扰程度的减弱,土壤砂粒(1.0~0.05 mm)、土壤粉粒(0.05~0.01 mm)百分率逐渐下降,<0.01 mm的土壤物理性粘粒百分率增加。自然、半自然状态利用方式的林地(次生林地、经济林地、杉木人工林地)土壤总孔隙度、含水量普遍较高,土壤密度低于坡耕地、苗圃地、撂荒地、采伐迹地,而土壤pH值、有机质含量及氮、磷、钾含量普遍高于坡耕地、苗圃地、撂荒地、采伐迹地  相似文献   
34.
浙江省火电行业主要污染物减排环境效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美国环保局开发的新一代空气质量模式系统Models-3,对2010 年浙江省大气污染物进行数值模拟研究,并对SO2、NO2 和PM10 等大气污染物浓度的模拟结果与监测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Models-3 系统能较好地反映浙江省的大气污染情况,模拟值与观测值的变化趋势具有较好的一致性,说明该模式能较好地进行大气污染物的分布特征和变化规律的研究。为定量分析电力行业多污染物协同控制与区域复合型大气污染之间的定量关系,评估不同控制情景下的环境质量效益,应用CMAQ 空气质量模型分别对2010 年基准排放情景和火电行业主要污染物(SO2、NOx 和烟尘)的三套减排控制情景,评价环境空气污染物SO2、NOx、PM2.5 和PM10 状况进行模拟,评价污染物减排的环境效益。三套方案下PM2.5 浓度下降比例分别为0.53%、0.55% 和0.57%,其中重点区域浓度下降比例分别为4.36%、4.38%和5.9%;PM10 浓度下降比例分别为0.40%、0.42% 和0.65%,重点区域下降比例分别为3.42%、5.82% 和8.16%;NOx 浓度下降比例分别为12.4% 和13.3%,重点区域下降比例分别为13.8% 和16.9%;SO2 下降比例平均为11.24%,其中重点区域下降比例为14.4%。SO2、NOx 和烟(粉)尘协同减排对于浙江地区特别是重点区域的环境空气质量改善有着显著意义。  相似文献   
35.
钢铁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支柱性产业和高碳排放行业,其绿色低碳转型对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梳理国内外钢铁产业绿色低碳技术进展的基础上,阐述了江苏省钢铁产业绿色低碳技术发展的特点及实现“双碳”目标面临的挑战,提出了由能源结构优化、能效提升、钢化联产协同处置和低碳突破性创新等技术综合集成的绿色低碳技术创新体系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36.
为了揭示城市热岛(UHI)形成机制,以TM卫星遥感资料为主要数据源,结合地面自动气象站(AWS)实测的气象资料,利用地表能量平衡参数化(SEBAL)的方法估算了净辐射通量和土壤热通量,分析了上海区域热环境特征.结果表明,TM地表温度与AWS实测地表温度具有较好的一致性;不同类型地表其地表温度差异明显,城市道路是城市中重要热量来源,绿地和水体面积的增加能有效地减轻城市热岛强度,同时也表明了卫星遥感资料在城市气候环境研究中的潜在价值.  相似文献   
37.
以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域环境监测质量评价为目标,综合应用德尔菲法、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构建了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域环境监测质量评价方法,并确定了评价因子、权重系数、计算方法。该方法评价指标共分为三层:第一层为目标层,即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域环境监测质量;第二层为准则层,包括人员及资质、现场监测、实验室管理、报告编制及数据上报;第三层为方案层,包括人员操作、持证上岗、资质认定、人员培训、水质布点采样流转情况、空气自动站运维情况、现场质控实施情况、实验室环境条件、样品试剂的保存与管理、仪器检定与校准、实验室质量控制实施情况、数据填报软件运行情况、监测报告规范性等13个评价要素。经矩阵一致性检验确定了各评价要素的权重,将该权重与各要素得分运算后得到县域环境监测质量评价结果。在此基础上,选取广东、山西、陕西、四川和青海等5个省份的15个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域作为典型区开展了实地调研,并应用评价体系对其进行了监测质量等级评价。结果表明,15个典型县域中,环境监测质量等级为优的县域占13.3%,一般、较差的县域分别占66.7%、20%。县域环境监测承担单位在资质、报告编制及数据上报方面表现较好,在现场监测、人员操作方面问题突出,在实验室管理方面有待提升。  相似文献   
38.
This paper reviews the role and importance of small-scale industries together with the issue of occupational health problems and their causes in Iranian hand-woven carpet industry as a typical informal small-scale industry in an industrially developing country. The objective ofthis paper is to review health risk factors and related occupational health and ergonomic problems in the carpet industry. Since the overwhelming majority of weavers’ health problems originate from ergonomic risk factors, it is concluded that any improvement program in this industry should focus on ergonomic aspects. To assess ergonomic conditions in weaving workshops, a checklist has been developed and an ergonomics index indicating the ergonomic conditions of the workshop has been proposed. To test and verify the checklist, 50 weaving workshops were visited and their ergonomic conditions were assessed. Based on the results some modifications were made and the checklist was shown to be an effective tool.  相似文献   
39.
Case-study research was carried out with a view to find the attributes of occupational injury among workers in the chemical industry and to enhance safety issues. Injury data were collected and processed in terms of different variables, such as age, gender, skills, type of hazard, etc. Pareto analysis was then applied to find a pattern of occupational injury among the workers. The study revealed that 79.52% of the injured workers were in the 40–59 age group; 57.14% of accidents occurred during the 1st shift; 73.26% of accidents caused injury to hands, feet, chest to thigh, arms and eyes; and 70.93% of injuries were caused by pumps, carrying and lifting, vehicles, pipelines, valves, and grinding. Surprisingly, no one was injured in the group of temporary workers. The paper also provides specific suggestions followed by some action plans.  相似文献   
40.
Thai food industry employs a massive number of skilled and unskilled workers. This may result in an industry with high incidences and accident rates. To improve safety and reduce the accident figures,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factors influencing safety implementation in small, medium, and large food companies in Thailand. Five factors, i.e., management commitment, stakeholders’ role, safety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supportive environment, and risk, are found important in helping to improve safety implementation. The statistical analyses also reveal that small, medium, and large food companies hold similar opinions on the risk factor, but bear different perceptions on the other 4 factors. It is also found that to improve safety implementation, the perceptions of safety goals, communication, feedback, safety resources, and supervision should be aligned in small, medium, and large compani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