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1篇
  免费   42篇
  国内免费   60篇
安全科学   72篇
废物处理   10篇
环保管理   144篇
综合类   211篇
基础理论   44篇
环境理论   2篇
污染及防治   21篇
评价与监测   9篇
社会与环境   117篇
灾害及防治   13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46篇
  2012年   42篇
  2011年   49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71.
薛璐 《环境与发展》2020,(1):153-153,155
随着新时代的全面到来,我国对于生态环境的重视程度也在不断提高,社会民众的环保意识也变得越来越高。在这种大背景下,环境监测科技得到了全面的发展,同时在我国各个地区也开始广泛的应用。本文先阐述了新形势下环境监测科技的发展现状,从信息化技术的深层次应用、形成多元化与多层次的监测技术格局、构成创新化的环境监测技术体系、逐步实现监测人员专业素质水平的提升四个方面,综合全面探讨了新形势下环境监测科技的发展与展望。  相似文献   
572.
张思明 《环境与发展》2020,(1):251-251,253
人类社会不断发展,离不开矿山地质资源开发和利用,本文对加强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模式创新的意义进行了简要分析,着重探讨了加强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模式创新的具体做法,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573.
针对道路交通事故死亡者家属的精神损失具有外延明确而内涵不明确的特点,将其作为一个灰色系统来研究,应用投入产出理论、人力资本投资理论和灰色理论,在已有计算模型的基础上,以时间投入、健康投入和教育投入为指标,建立了计算道路交通事故死亡者家属精神损失的改进模型。在确定灰色局势白化值、不同年龄段有效余生、投入产出比例系数与精神损失分配系数的基础上,给出了家属精神损失与道路交通事故死亡者健康等级、受教育程度、年龄分布的量化关系。由于该模型考虑了道路交通事故死亡者的教育投入因素,因此,与已有模型相比,笔者所提出的计算模型更能真实全面地反映道路交通事故给死亡者家属带来的精神损失。  相似文献   
574.
随着区域经济的发展,创新是时代的最显著特征,因此强化对区域创新环境的研究显得非常重要。只有建立良好的区域创新环境,才能形成更大规模的经济增长效应。对比了中部6省,分析了河南省的技术创新环境在中部6省中的地位以及其优势和劣势,指出了影响技术创新环境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培育良好的技术创新环境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575.
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技术根源与创新抉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资源与环境退化产生的根源主要是由于经济活动中技术手段不合理的运用造成的,而可持续发展问题的解决又必须依靠技术创新来实现,所以,我们在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过程中必须要对技术创新的作用进行重新反思,要充分认识技术创新的两面性,并通过寻求新的思路对传统技术创新体系加以调整和转换,使之能够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和自然复合系统协调、持续发展的结合点。  相似文献   
576.
生态产业是模拟生态系统而建立的生产工艺体系,具有较强的外部性。从经济学角度来看,企业实现外部性成本内部化的原因在于生态产业的潜在利益。社会对“生态”的需求隐藏着广阔的市场利益,构成了企业“生态化制度”的激励约束制度。这诱导企业实现了污染治理与原先独立生产方式的“一体化”,其方式是在企业组织外部性环节上增加一些“成本收益核算”的组织,从而完成了外部性内部化的组织制度创新。所以,生态产业是一系列组织制度创新,改变了企业选择空间,从而引导企业进入生态技术和生态化经营的方向上。  相似文献   
577.
为了准确评价林木生物质粉碎机现有产品的技术水平,预测其研发方向以适应规模化生产的需要,将TRIZ进化理论应用于林木生物质粉碎机创新安全设计中,通过TRIZ理论的S曲线分析明确当前产品的技术水平处于初始期,应加大研发力度,提高系统的有用功能,降低成本和有害功能;改进产品可能的结构状态,在此基础上,提出新产品概念方案。在新产品的开发中,应用TRIZ进化理论有助于企业准确定位现有产品的技术成熟度,预测产品未来的发展趋势,作出科学的研发决策,减少研发周期,提高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578.
作为实现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政策工具,碳排放权交易为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提供了重要契机。尽管现有研究基于多种宏观政策探讨了环境规制的政策效应,但对碳排放权交易提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研究关注不足。文章基于2007—2020年中国制造业上市企业数据,将碳排放权交易试点看作准自然实验,采用空间双重差分模型考察了碳排放权交易政策对制造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及溢出效应。研究表明:(1)碳排放权交易政策的实施对制造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具有促进作用,且对周边企业产生了正向溢出效应;(2)碳排放权交易政策对轻污染型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具有正向影响及溢出效应;(3)碳排放权交易政策主要通过政府的减税、市场融资约束的缓解和企业技术创新作用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本文丰富了碳排放权交易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为提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579.
随着“双碳”战略持续推进,碳排放权交易机制作为一种市场型环境规制工具,通过不同主体根据自身需求对碳排放限额进行交易,从而实现碳配额资源的有效配置。碳排放权交易机制基于外部组织合法性的压力机制与内部社会情感财富的动力机制两方面对家族企业绿色创新效率产生重要影响。本文选取2010—2019年我国2417家家族企业,建立多期DID面板模型,从家族控制视角探讨了碳排放权交易机制对家族企业绿色创新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碳排放权交易机制促进了家族企业绿色创新效率,家族控制弱化了两者间的正向关系。当家族企业处于低CO2排放额度地区且实际控制人代数为一代时,两者关系及家族控制对两者关系的调节效应更显著。机制分析发现,碳排放权交易机制宏观层面通过降低规制强度与碳排强度、微观层面通过提高战略差异度与信息透明度来促进家族企业绿色创新效率。因此,本文从低碳资产的“提质增效”、风险管理和低碳技术推广三个方面改善家族企业绿色创新效率,以最终实现家族企业的基业长青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80.
城市可持续发展及其在我国的现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磊 《四川环境》2000,19(4):43-45
城市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它是指城市的发展必须满足目前的需要又满足未来的需要。城市可持续发展包括经济、社会、环境、资源和技术的可持续发展。中国的城市在可持续发展方面存在着许多问题,如环境污染严重。所以我们必须立即采取措施来改变这种局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