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6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11篇
安全科学   11篇
废物处理   2篇
环保管理   79篇
综合类   50篇
基础理论   19篇
环境理论   1篇
污染及防治   7篇
评价与监测   3篇
社会与环境   29篇
灾害及防治   1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在大气污染领域的监测、科研和环境管理工作中,采取国际合作的方式有利于促进技术进步和提高研究能力。中意环保部门在上海探索开展了空气污染排放合作监测,针对重点污染源建筑施工、燃煤锅炉和机动车的空气污染排放。通过总结双方在方法研究、方案设计和实施、仪器配置和应用、人员培训等方面的合作经验,分析存在问题,以期为今后继续开展中外合作提供借鉴和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82.
通过对中国和韩国的海洋环境行政管理的特征、海洋环境管理法律的特征以及海洋环境政策的特征的分析和比对,认为较之韩国的海洋综合管理而言中国的海洋环境管理过于分散,而与中国的海洋环境管理政策的协调性相比韩国的海洋环境政策过于独立.尽管中韩海洋环境管理都存在着一定的缺陷,但两国都意识到世界发展趋势和新的秩序变革,并为建立先进的海洋环境管理体制积极地进行相关调整和改革.  相似文献   
83.
跨区域突发事件应急协调机制实现途径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突发事件日益呈现出跨区域的特点,研究省内跨区域突发事件应急合作机制已经势在必行。在合作机制中协调性是应对跨区域突发事件的关键因素之一。本文以广东省为例,在分析跨区域突发事件应急机制的基础上,从组织机构、法律规章、跨区域应急文化、资源保障及技术支撑5个方面探讨跨区域应急协调机制的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84.
Yung‐Nane Yang 《Disasters》2016,40(3):534-553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nuclear disaster management system in Taiwan via a review of the third (Maanshan) nuclear power plant. In doing so, the Fukushima Daiichi nuclear disaster in Japan on 11 March 2011 is reviewed and compared with the situation in Taiwan. The latter's nuclear disaster management system is examined with respect to three key variables: information; mobilisation; and inter‐organisational cooperation. In‐depth interviews with 10 policy stakeholders with different backgrounds serve as the research method. The results point up the need for improvement in all dimensions. In addition, they highlight three principal problems with the nuclear disaster management system: (i) it might not be possible to provide first‐hand nuclear disaster information immediately to the communities surrounding the Maanshan facility in Pingtung County, southern Taiwan; (ii) the availability of medical resources for treating radiation in Hengchun Township is limited; and (iii) the inter‐organisational relationships for addressing nuclear disasters need to be strengthened. Hence, cooperation among related organisations is necessary.  相似文献   
85.
本文从央地纵向关系、部门间横向关系、环保督察斜线关系等视角出发,探讨畜禽养殖废弃物治理政策背后的府际关系博弈逻辑和利益融合路径,实证探讨治理案例。结果表明,政府府际间存在利益博弈,但可以实现利益融合和治理有效。其中,经济、社会和生态利益的排序差异、治理事务权与财权不匹配、地方考核指标偏向经济等因素造成央地间利益诉求差异,可从增加融资渠道、优化考核方式、扩大监管渠道和多元共治等方面促进利益融合;双重管理体制、全局和局部利益并存等因素造成同一层级的不同政府部门间存在利益诉求差异,但环保督察等“运动式”治理、约束性生态指标被纳入官员考核体系等措施有助于其组成政绩共荣体;结合案例实证检验,提出中央政府需要通过严格制度安排和多重监管督察治理动态、整合地方政策资源帮助政府各部门间形成政绩共荣体、疏堵并举精准施策构建紧密利益联结机制、搭建“政府—市场—公众”多元共治治理格局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6.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的最新修改增加了检察机关提起行政公益诉讼的规定。从此前试点情况看,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案件在行政公益诉讼案件中占比最大,加之"生态文明"入宪,此类案件在今后一段时间依然会是行政公益诉讼的重点。制度虽已建立但落实千头万绪,检察机关面临诸多困境。在党的十九大提出的构建"全民共治"的环境治理体系框架下,基于此类诉讼的公益性,寻找公众与检察机关之间的合作空间,可以实现多赢。  相似文献   
87.
推进能源合作是“丝绸之路经济带”(下称“经济带”)建设的核心和战略突破口。鉴于现有研究对经济带内的石油资源储、产、消、贸情况少有系统分析,文章采用箱线图分析法,探讨经济带内主要产油国的相对供给位序及其在世界石油供给格局中的地位与演变,并结合各国石油供需平衡状况的变化,提出我国与带内主要国家开展石油合作的对策建议。结果表明:1)经济带无论是在石油储量、产量、储采比还是出口量上,均居世界前列,是世界石油供给增长的主源地;2)经济带内以大中型以上石油供给国居多,且呈高度集聚态势,形成波斯湾沿岸供给极核和环里海“俄罗斯-哈萨克斯坦-阿塞拜疆”供给金三角,特别是环里海地区增长势头强劲,与波斯湾地区的供给差距有所缩小;3)经济带内的石油生产和出口波动非常明显,主要是受地区局势变化、OPEC产量调控以及供给国内部需求波动的影响;4)未来我国仍应以波斯湾沿岸国家作为带内石油合作的主要对象,并在该地区进一步推进来源地多元化战略;环里海地区是我国另一大战略合作地区,近期应以石油运输基础设施合作为基石,并逐步构筑“俄罗斯-哈萨克斯坦-阿塞拜疆”合作金三角,对冲合作风险;5)中印两国应加强合作,共同增强地区石油议价话语权,提高地区石油运输安全性。  相似文献   
88.
This paper reflects on contemporary studies of and responses to disasters, highlighting the importance of historical, spatial, and intersectional modes of analysis, and draws on the author's ongoing research on Southern‐led and local community responses to displacement in the Middle East. Acknowledging the plurality of ‘international communities of response’, it begins by critiquing the depiction of selected responses to disasters as ‘positive’ ‘paradigm shifts’, including in reference to the ‘localisation of aid, and the United Nations’ Regional Refugee and Resilience Plan for Syria. Next it turns to three key themes that are central to disasters studies: migration; forced displacement; and Southern‐led responses to disasters. Among other things, the paper argues that exploring the principles and modalities of South–South cooperation, rather than promoting the incorporation of Southern actors into the ‘international humanitarian system’ via the localisation agenda, presents a critical opportunity for studies of and responses to disasters.  相似文献   
89.
Global warming can be curbed by pricing carbon emissions and thus substituting fossil fuel with renewable energy consumption. Breakthrough technologies (e.g., fusion energy) can reduce the cost of such policies. However, the chance of such a technology coming to market depends on investment. We model breakthroughs as an irreversible tipping point in a multi-country world, with different degrees of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We show that international spill-over effects of R&D in carbon-free technologies lead to double free-riding, strategic over-pollution and underinvestment in green R&D, thus making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more difficult. We also show how the demand structure determines whether carbon pricing and R&D policies are substitutes or complements.  相似文献   
90.
通过间歇实验和连续流试验 ,探讨了利用产酸相处理硫酸盐有机废水时产酸菌 (AB)的主要发酵类型、硫酸盐还原菌(SRB)对底物的利用规律以及系统中这两大菌群间的协同关系 .间歇实验结果表明 ,AB的液相末端产物中乙醇占 3 5 6 %、乙酸占 3 7 7% ,同时有氢气产生 ,属于乙醇型发酵类型 .SRB容易利用的底物为氢气、乙醇和乳酸 ,不易利用乙酸、丙酸和丁酸 .SRB将乙醇转化为乙酸 ,而乙酸极少被继续转化 ,导致反应器内出现乙酸积累现象 .连续流试验结果表明 ,系统中硫酸根还原效果与产酸菌和硫酸盐还原菌的协同作用状态密切相关 :当产酸菌和硫酸盐还原菌处于较好的协同作用状态时 ,系统对硫酸根的转化率较高 ;反之则使硫酸根的转化率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