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083篇
  免费   722篇
  国内免费   733篇
安全科学   1737篇
废物处理   150篇
环保管理   3994篇
综合类   3946篇
基础理论   1451篇
环境理论   12篇
污染及防治   306篇
评价与监测   470篇
社会与环境   1121篇
灾害及防治   351篇
  2024年   33篇
  2023年   131篇
  2022年   216篇
  2021年   289篇
  2020年   366篇
  2019年   307篇
  2018年   282篇
  2017年   408篇
  2016年   480篇
  2015年   411篇
  2014年   449篇
  2013年   681篇
  2012年   663篇
  2011年   874篇
  2010年   600篇
  2009年   685篇
  2008年   570篇
  2007年   775篇
  2006年   711篇
  2005年   556篇
  2004年   561篇
  2003年   471篇
  2002年   408篇
  2001年   358篇
  2000年   354篇
  1999年   295篇
  1998年   187篇
  1997年   180篇
  1996年   166篇
  1995年   140篇
  1994年   82篇
  1993年   95篇
  1992年   79篇
  1991年   73篇
  1990年   56篇
  1989年   42篇
  1988年   49篇
  1987年   41篇
  1986年   33篇
  1985年   30篇
  1984年   34篇
  1983年   28篇
  1982年   28篇
  1981年   33篇
  1980年   40篇
  1979年   42篇
  1978年   27篇
  1977年   20篇
  1975年   21篇
  1972年   20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62 毫秒
781.
Kapucu N 《Disasters》2008,32(2):239-262
Community coordination requires communication and planning of precautions to take when faced with a severe threat of disaster. The unique case of the four Florida hurricanes of 2004--Charley, Frances, Ivan, and Jeanne--is used here to assess community responses to repeated threats of hurricanes. The paper examines how effectiveness in coordinating community disaster response efforts affects future public preparedness. The findings suggest that pre-season planning, open communication between emergency managers and elected officials, and the use of technology all had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community responses. The repeated threat scenario indicates that emergency managers must work vigilantly to keep residents informed of the seriousness of a situation. The study describes how emergency managers in Florida countered public complacency during four hurricanes in six weeks. The strategies identified as useful by public managers in the context of hurricanes are applicable to other natural and man-made disasters.  相似文献   
782.
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城市灾害应急管理系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城市灾害应急管理系统是一项复杂的大系统工程。本文着重从应急管理过程中的应急资源调配、应急预案制定等方面阐述了现代信息技术在城市灾害应急管理中的应用与优势。认为应急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目的不是为了预测和估算,而应是当灾害发生时,对已造成的灾情局面做出快速的辅助决策支持。基于此,利用SuperMapObject5.0,Visual Basic6.0,SQL Server2000等现代信息技术软件,以辅助决策、资源快速查询以及生命线管网易损处调查为目的,本文建立了一个局部地区灾害应急管理信息系统。系统的数据库建立更突出了为应急管理服务所需的基础信息、空间数据、应急预案和应急资源等信息划分方式;结合已有的震害预测理论和方法,开发了供水系统和交通系统的震害预测模块,事先为灾害应急决策提供可能的震害信息。系统的开发过程进一步证明了GIS在城市灾害应急管理中有着直观显示、容易操作、辅助准确决策等优势。  相似文献   
783.
根据《江苏统计年鉴 (1 999)》等相关资料 ,对江苏耕地资源利用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分析与总结 ,在此基础上 ,对实现江苏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相关对策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84.
近年来,世界各地自然保护区迅速发展,如何有效持续地管理这些自然保护区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文章分析了我国自然保护区现有管理模式的特点与存在的问题,简要介绍了伦敦自然保护区的管理模式现状,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笔者认为中国的自然保护区应采用强制式和完全参与合作式相结合的管理模式,并提出了几点管理模式的改革建议。  相似文献   
785.
结合鼓浪屿区实施ISO14001标准,探讨了其意义,实施步骤和特点,可为其它风景名胜区建立环境管理体系所借鉴。  相似文献   
786.
为探究城市建设用地集聚对城市建设用地利用效率的作用机理,文章基于2003—2017年中国27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通过构建多产出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测度城市建设用地利用效率,采用时间-空间双固定的空间杜宾模型探讨了不同程度的城市建设用地集聚对利用效率的影响机理与差异。结果表明:(1)从时空特征上来看,样本考察期内中国城市建设用地利用效率总体上呈稳步提升趋势,东部城市建设用地效率最高,西部次之,中部最低。(2)从全国维度的空间计量模型回归结果来看,城市建设用地集聚所带来的规模效应和外溢效应对城市建设用地利用效率具有改进作用,有利于利用效率进一步提升。(3)从不同城市建设用地集聚度分群回归结果来看,高集聚城市(东部发达地区)的直接效应显示随着城市建设用地集聚度的提高,利用效率也不断提高;间接效应中,建设用地集聚度的提高对周边城市的利用效率产生先带动后抑制的"倒U"形作用。低集聚城市(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的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均显示,随着城市建设用地集聚的提高,其利用效率存在"先降后升"的"U"形曲线特征。可见,在城市发展的不同阶段,城市建设用地集聚对城市土地利用效率存在差异化影响。因此,中国城市发展应立足当前发展阶段特征,制定差别化的供地政策,促进城市建设用地集聚,针对性地提升区域要素利用效率,支撑经济社会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787.
张杨  杨洋  江平  邓红蒂  祁帆  李强  常献伟  程鹏 《自然资源学报》2022,37(11):3005-3018
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是对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关系的新认知,是生态文明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建立一个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的研究范式为目的,系统剖析了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理论与应用在基础探索、快速发展和多元繁荣三个阶段的研究重点与特征;再次审视了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的内涵、阐明了概念新认知、基本特征、人与生命共同体关系;最后提出面向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的“问题—目标—时空策略—目的”的实施路径,及构建以自然资源监测监管体系、自然资源资产产权体系、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国土空间用途管制体系、国土空间生态修复体系、法律法规体系等为主的制度体系,进而提升其科学性和实用性,为构建国土空间治理体系及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决策支撑。  相似文献   
788.
阐述了我国及其他国家环境监测市场管理的经验,以及我国在推进环境监测市场化管理方面的探索;指出了目前环境监测市场化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应加快建立适合国情的监测总体格局;建立完善环境监测社会化监管制度体系;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在监管中的作用;强化对社会监测机构监管力度;提高社会环境监测机构能力。  相似文献   
789.
简述了美国地表水监测管理体系,指出其健全的环境监测体系、完善的标准体系以及充分的信息公开和数据共享是保障水环境质量的基石、关键和枢纽。结合我国水环境监测管理的现状,提出,应加强水环境质量监测的立法工作,进一步完善水污染物排污许可证制度,建立以水环境质量为目标的水环境管理制度体系,进一步加大监测信息公开和数据共享力度,修订更适合我国的水环境质量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790.
我国流域水生态完整性评价方法构建   总被引:16,自引:11,他引:5  
流域水生态完整性评价是指通过对水生态系统中不同水生态指标(生物和非生物)的监测以及由数学方法综合形成的综合评价指数,来反映水生态系统完整性状况。近年来,世界各国水环境管理政策发生了变化,开始强调生态保护,重视水体的生态质量。中国现行的常规理化监测指标(如COD、氨氮、BOD5)很难满足水环境管理的需求,难以全面准确地反映水环境质量变化的趋势。因此,在借鉴欧美发达国家流域水生态完整性评价方法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目前监测现状以及流域水环境管理需求,构建了包括物理生境指标、理化指标、水生生物指标在内的流域水生态完整性监测与评价方法,以期为中国流域水质目标管理技术体系的业务化运行提供可资借鉴的技术支撑,实现从单一的化学指标监测转向综合的水生态系统监测,实现流域水生态完整性的监测与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